首页 理论教育 老兵张朗轩的抗战经历及其影响

老兵张朗轩的抗战经历及其影响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10月10日,一个秋雨初歇的下午,成都西门一家名曰“三友缘”的茶坊里,我采访了张朗轩的女儿、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采访一开始,张光秀便流畅地报出了父亲张朗轩所在部队的番号和北上抗日的路线。战事日紧,部队亟待补充,张朗轩便奉令随相关部门回川招募新兵。由于诸多原因,张朗轩对于自己曾是川军“无名英雄像”原型模特一事守口如瓶,从未向子女吐露。

老兵张朗轩的抗战经历及其影响

2017年10月10日,一个秋雨初歇的下午,成都西门一家名曰“三友缘”的茶坊里,我采访了张朗轩的女儿、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我的妻子与张光秀的弟弟张光雄是同校同级同学,有了这层关系,我与张光秀之间的谈话更像是一次朋友聚会茶叙,气氛融洽而随和。

“1937年,我爹张朗轩随川军邓锡侯部第二十二集团军四十五军一二五师三七三旅七四五团三营,从成都北门驷马北上,沿川陕路,途经新都、广元、宝鸡,过风陵渡,开赴山西,投身太原保卫战……”采访一开始,张光秀便流畅地报出了父亲张朗轩所在部队的番号和北上抗日的路线

父亲的经历早已铭记在张光秀的心中。面对我的采访,她端起手中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眼睛望着茶舍窗外的绿树,缓缓地讲述着——

张朗轩时任传令班班长,也如同一线士兵那样,操持着老套筒步枪,在娘子关与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后又随部队东渡黄河,参加山东台儿庄战役;驻守滕县两下店抗击日军。“军令如山”,在鏖战激烈的前线,哪怕耳旁子弹呼啸,脚下尸横遍野,作为传令兵,张朗轩也必须不顾生死,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再前进,奔跑跳跃在各阵地之间,快速送达命令。

张光秀说,她忘不了父亲眼含老泪,声音哽咽地讲述一名炊事兵牺牲时的情景。那一次,日军发射的燃烧弹,烧红了大半座山。一名为前沿阵地送饭的炊事兵身着烈火,竟被活活烧死在阵地前。“他还那么年轻,送饭都到了阵地,可自己连饭都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啊……”(www.xing528.com)

令张光秀感慨的是,尽管战事极为惨烈,甚至在阵地上枕着战友遗体休息,可父亲与同他一样年轻的川军士兵们心中早已没有了对死亡的恐惧,只有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倭寇一日不除,决不回家信念

徐州会战后,部队伤亡惨重,人员损失大半,无数川军弟兄埋骨异乡。战事日紧,部队亟待补充,张朗轩便奉令随相关部门回川招募新兵。后因母亲生病留守成都,经批准脱离原部队,以中士衔转入川康绥靖公署特务连继续服役。

1949年12月,川军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部在成都彭县(今彭州市)起义,张朗轩时为邓锡侯部属杨家桢的卫士,亦随起义部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退役到地方企业工作。家中至今还保存着当年那份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签发的《解放军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证明书》。证明书上写着:“1949年参加解放军,英勇奋斗三年。”由于诸多原因,张朗轩对于自己曾是川军“无名英雄像”原型模特一事守口如瓶,从未向子女吐露。而张光秀和兄弟们也从未想到矗立于成都老东门大桥以及万年场的“无名英雄像”与自己有什么关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