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外东上空缭绕了一千三百余载的佛家梵音,随着多宝寺的倾颓消亡而不再响起。但这片土地却没有沉睡,1930年,出生于华阳的川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副军长孙震利用多宝寺旧址,创办了树德第二小学,并提供全额教育经费。从此,曾经梵音袅袅的寺庙里响起了莘莘学子的琅琅读书声。
1939年,多宝寺又接纳了为躲避日机空袭搬迁而来的成都高工校,并培养出大批抗战急需的军工人才。抗战胜利后,成都高工校迁移,寺院又改作多宝寺小学。该小学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其间名称虽有变更,但校址基本未改。笔者曾采访过的曾元发、郭素芳等当地居民,儿时都曾就读于多宝寺小学。20世纪60年代,保和公社迁至多宝寺附近,多宝寺小学遂更名为“保和公社联合小学”,继续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学校为公办性质,设有一至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平均两个班,每班平均学生五十名,主要是保和公社联合大队(辖七个生产队)的适龄儿童。“文化大革命”期间,还增设了“戴帽子”的初中班。
据曾元发回忆,从他1964年上小学一年级至1993年学校搬迁,多宝寺小学基本保留了寺庙尚存的建筑。学校采用四合院形式,门前的空坝就是操场,礼堂则由正殿改成,两旁的偏殿即是教室。校园的绿化也不错,天井中,最初栽有芭蕉树,后改栽葡萄。而协助本书写作的万年场街办文化活动中心工作人员戢如雪,也曾于1988年至1991年在多宝寺小学就读。由于时间距今尚不久远,印象十分清晰。她说,学校有两道门,最外面的大门是普通的铁门,铁门后有一片空地,只要不下雨,学校的升旗仪式就在空地上举行。这也算是学生课间休息与活动的操场。二门是门槛很高的老式木门。二门里面左右两侧都是教室,中间是小天井,一条小径直通用作礼堂的大殿,小径两旁栽种着树木和花草。大殿的面积大约可容纳一百人活动,不单是学校师生开会的地方,也是学生们雨天课间活动的场所。而大殿两旁各有一道半弧形的侧门,分别通向老师的办公室和宿舍。戢如雪还记得,曾有一位没有成家的单身老师就住在大殿背后的一间宿舍里。学校的课程除了英语,其他都有。1993年小学搬迁后这块土地就被私营的盛川汽车修配厂占用。
“50后”的曾元发与“80后”的戢如雪,当属两代人,作为相隔二十余年的多宝寺小学校友,他们对于该校建筑格局的叙述,大体相同,佐证了多宝寺由庙宇改作学校,其基本形制多年未变的史实。
2003年,沙河整治工程拉开大幕,多宝寺旧址残存的建筑被拆除殆尽,其空出的地面纳入成华区川西客家文化广场(又名多宝寺公园)。千年古刹几经变迁,终于谢幕,彻底告别城东这片土地。
【注释】
(www.xing528.com)
[1][清]吴巩、董淳修:《华阳县志》卷三十九,清嘉庆二十一年刻本,第214—216页。
[2]刘小葵:《成华旧事》,成都时代出版社。
[3]刘小葵:《成华旧事》,成都时代出版社,2016年版。
[4]冯荣光:《保和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一版。
[5]冯荣光:《保和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一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