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多宝寺已是片瓦不存,恢宏的殿宇连同那晨钟暮鼓一并湮没在历史的风尘里,唯留下“多宝寺”三个字在公园的门匾上供后人怀想。然而,据专家考证,巅峰时期的多宝寺却是一座庙产雄厚、规模宏大的佛家禅院。2004年元月,成都大慈寺管道沟槽施工时,在地下两米处出土一块石经幢。发掘清理后,发现石经幢的三面刻有清雍正十一年(1733)的《重修多宝寺碑记》及《多宝寺水旱田地四至边界》。
一座庙宇,四至何处?石经幢上说得非常明白:“东至□聂二家山顶为界,南至柳宅山顶为界,西至黄宅山顶为界,北至本寺沟边为界。水田地界:东至本寺河边为界,南至蔡霞大路为界,西至胡全义田为界,北至陈先皆田为界。权惟汉施舍山田一亩以作香灯之供。”
二百余载时光流逝,我们已无法将彼时的地界与此时的地名一一对应,因而很难确定清代多宝寺的具体面积。不过,从民国二十三年(1934)《华阳县志·艺文》所载的一篇《多宝寺石幢记》中,或可略知一二:“见兹解院殿堂倾圮,舍己资重建,周植松柏竹树万计。建塔一,以藏幻相,又将大安门(成都北门)外常住碾磨与蜀府典宝所易白土沟山田一百二十坵,共计百三十七坵。至官草山,南至本寺左沙河,西至白土沟,北至象鼻嘴叶氏居址,俱在界内。”该“石幢记”为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多宝寺方丈释子量所作,记述了其重修多宝寺的情况。
两座石经幢直到抗战时期犹存,立于寺中昔日的佛龛前。清嘉庆《华阳县志·艺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龛前石幢二,圆盖方稜,高三尺许,围经二尺有余。”“其一前端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后有明代释□量所撰《多宝寺石幢记》。另一经幢前端刻《妙法莲花经》,有后记。”
明正统九年(1444),多宝寺经方丈释子量主持整修,旧貌换新颜,朝廷为此颁赐大藏经典一部。释子量喜悦之际,请命特建藏经阁予以安放。皇恩浩荡,自当叩谢。释子量遂带弟子德裕专程赴京朝觐皇上。释子量的诚意,打动了明英宗,便特在偏殿召见,以示嘉奖。且念蜀道艰难,归途遥远,还特赐宝钞三千缗作为路费。(www.xing528.com)
不过,已出门在外的释子量并未即刻返乡,却是借机云游四方,直到天顺五年(1461)方才回到成都。然而,离开时刚焕然一新的多宝寺,归来时却是“殿堂倾圮”。释子量慨叹之余,只得如其在“石幢记”中所言,自己出资再次修建。而且,此番重修不但植树建塔,还广置田产达“百三十七坵”。天顺七年(1463),朱友垓袭封蜀定王,大赏蜀地僧俗,多宝寺亦得到了六十坵水田的赏赐。到此时,多宝寺已有庙产近二百坵了。
坵,乃是中国古代水田的单位,如今已不再使用。一坵的面积究竟有多大呢?由于一坵是指用田埂隔开的水田,水田并不规则。据记载,一坵田的大小约在一到十亩之间。多宝寺的庙产近二百坵,则大约在二百至一千亩之间。另据《汉书·刑法》记载:“方一里为井”,“一坵等于十六井”,如此算来,二百坵的面积是很惊人的了。[2]
至此,释子量完成了多宝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张,迎来了多宝寺在历史上的巅峰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