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场在民间不但多年被“五显庙”所代称,就是“万年”这一地名之来历亦有多种版本,目前尚无权威性的专家定论。
黄明全先生主编的《四川地名故事》一书中,关于万年场的得名,详细记述了这样一个传说——
明末清初,成都老东门外有一座供奉观音菩萨的无名小庙。庙虽不大,可菩萨却很灵验。因此,远近乡民或生疮害病,或求子求孙,都会前来磕头作揖,烧香朝拜。龙泉驿有一屠夫,性格暴烈,蛮横起来竟对老母厉声呵斥。屠夫差了孝道,便缺了姻缘,因此二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个。那观音庙灵验之事传到了他耳里,便想着前去朝拜,以求娶妻成家。
主意打定,某日天尚未亮,屠夫便起身赶路,急急来到小庙。
可进得庙里,四处寻觅,终不见观音菩萨身影。住持和尚告诉屠夫,观音菩萨见他心诚,早到他家去了。还透露说,反穿衣服,倒穿鞋子的那个人就是观音菩萨。并催促屠夫:“你赶快回家,定能见到!”屠夫闻知,急忙返家。可由于中午喝了酒,醉醺醺地迈不开步,待屠夫踉踉跄跄赶到家时,已是夜深人静。他紧拍家门,连声叫喊:“娘啊!赶快开门,我回来拜见观音菩萨!”睡梦中被惊醒的老母亲急急起身,忙乱中却反穿衣服,倒拖着鞋子赶来开门。屠夫进门就看见一个反穿衣服倒拖鞋子的老妇人,也顾不得辨别,捣头便拜,口中连连呼道:“拜见观音菩萨!拜见观音菩萨!”
事后,屠夫幡然醒悟:观音菩萨,实为生我之母啊!从此痛改前非,成为孝子,且在数年后富甲当地,娶妻生子。
某日,成都老东门外那座无名小庙失火焚毁。屠夫得知,立马慷慨解囊,出资重建,并以火神菩萨命名,取名“五显庙”。建庙的余钱,屠夫又请人修了一条路。然而路取何名呢?屠夫文化低,想不出。于是请教媳妇,媳妇亦乃乡下女子,也想不出文雅之名。但感念嫁给屠夫后,夫贤子孝,家庭和睦,生活美满,便随口一说:“夫妻恩爱万年长。”屠夫一听,大感吉利,深以为然,遂改“长”为“场”,用作路名——万年场。
网名“蜀界云和石”的文史爱好者吴先生在其博客《成都古镇万年场》一文中,亦讲述了有关万年场名称来历的民间故事。
相传,民国初年的一个夏天,暴雨肆虐成涝,洪水冲毁了此地那座名为“五仙庙”的小庙堂。四方村民为之心急如焚:咱烧香化纸、磕头许愿、祈拜神灵可没了去处呀!于是有人出面,牵头募捐,号召大家凑钱修庙。众皆响应,有钱者出钱,无钱者出力,很快将庙重新建起。事后结算,资金尚有剩余。众人再行商议,一致决定将余款用来修补庙前那条坑洼不平的田坎路。
说来也巧,就在土路修筑完毕的那天,一支迎亲队伍吹吹打打,喜气洋洋地走了过来。众人一见,无不拍手称快:“新路才起,又逢喜事,好兆头啊!”于是蜂拥而上,从花轿上请出新娘,要她为这无名无称的地方取个名字。羞涩的新娘抵不住众人的热情,便想了想,红着脸蛋脱口而出:“就叫万年长吧。”新娘想的是“恩爱夫妻结同心,白头偕老万年长”,可在众人听来,“长”“场”谐音,自是吉利,连声喝彩:好!好!好!从此,这庙是新庙,路是新路的地方就叫作“万年场”了。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个中虚构成分太多,而相较“夫妻恩爱万年长”抑或“白头偕老万年长”,客家富商白昭懿命名“万年场”的经历,其可信度更高一些。
笔名“岁月沉香”的作者在其《场镇:移民入川的鲜活记忆》一文中,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经客家研究中心介绍,于2007年3月采访白昭懿之孙白声昆的情况,并将采访获得的资料以“万年场:因白昭懿而兴”为小标题写入《场镇:移民入川的鲜活记忆》一文。(www.xing528.com)
据该文记叙,1917年,时居成都的东山客家富商白昭懿,看中了距家不远处的东郊五显庙一带,认为这里旁近东大路,不但交通便利,且有自家的二百余亩田产在此,遂决定在今万年场正对国美电器的位置,修街道,筑庭院,以聚人气,并将铺面全部临街而建,经营粮食买卖和客栈业务。
经过三年的操劳忙碌,气派的白家大院连同沿街十八间铺面一并落成。从一道圆形石门进入大院,正中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堂屋;两厢则是客栈;后院拓有果园和菜园,既可用作景观,亦可供作餐食,生态与生活兼顾;院子里还有十八间库房,用于存货。整座大院乃典型的客家院落结构:青砖砌墙,黑瓦覆顶;木梁矗立,门窗雕花。院落面积宽阔,人逛一圈需燃香一炷;屋舍功用多样,经商、储运、居家兼具,凸显大户人家气质,生动体现了客家人精明能干和客家建筑紧凑合理完美融合之特性。踱步于宽阔的阶沿,目睹着崭新的房舍,白昭懿踌躇满志,遂将“五显庙”更名为“万年场”,以寓“生意红火万年长”。
白家大院的示范效应很快显现,背靠大树好乘凉,一些富裕的农民在大院建成后也陆续落脚万年场,建房开店,人气渐旺。
然而,福兮祸所伏。没想到,这万年场炫富之举,竟使白昭懿遭遇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劫难。1921年,正值白昭懿庆六十一岁寿辰,亲戚朋友齐聚祝贺,流水席连开三天。就在送走客人那夜,数十个绑匪竟明火执仗,破门而入,闯进白家大院实施抢劫。随同而来的几十个挑夫,一拥而入,无论贵贱,见物便搬,连蚊帐、香炉、被褥都不放过。更要命的是,他们临走还将白昭懿扣作人质,蒙住眼睛,押上早已备好的滑竿,呼啸而去,消失在茫茫黑夜里。
遭此大劫,无疑不幸;然不幸中的万幸是,绑匪中有人曾受过白昭懿的恩惠,便私下放了他一条生路。可尽管如此,心有余悸的白家抱着“蚀财免灾”的想法,还是给绑匪送去了一大笔赎金,以避报复而再遭劫难。
此番遭遇在白昭懿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此后直到1933年逝世之前,他再也没有回到郊外的白家大院居住,而是一直寓居在租用的成都庆云南街李家大院。即便偶尔回乡,也是当天返城,绝不留宿过夜。
当年成都东山一带富如白家的殷实户不少,可绑匪为何偏偏找上了白昭懿?白声昆认为,这自然与万年场显赫的白家大院有关。正可谓:显富遭人妒,露财被匪宰。白家的教训惨痛而深刻。
1925年出生在庆云南街李家大院的白声昆认为,祖辈的经历和家族的故事都生动地说明了,万年场的历史就是白家的历史。
白声昆还说,直到20世纪80年代,万年场仍有白家大院部分街房和仓库遗存,但已是破败不堪。后来修建二环路,恰好挡在路中央的白家大院旧址因此被完全拆除。老宅变通途,见证了万年场沧桑岁月的白家大院最终消失在城市建设的大潮中。
白家大院在万年场的存在毋庸置疑;万年场因之得名亦似乎可信。但对照《明清成都东大路示意图》中,万年场早在明清时期即已得名的事实,以及《成都市金牛区地名册》的相关记载,又不无矛盾。看来,万年场名称的确切由来还有待相关学者进一步考证与澄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