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尽管得名很早,但相较于东大路北支线上通往金堂五凤溪沿线的得胜、保和、西河与甑子等诸场镇,万年场却是有“名”无“声”,叫得并不太响,甚至清代及后很长一段时期,被当地一座名曰“五显庙”的寺庙所代称,且在民间口口相传。
1914年5月23日,民国北京政府在承袭清朝旧制的基础上,宣布废除“府”这一行政区划,同时将所有不辖县的厅、州均改为县。全国原二十二个省区及蒙古、西藏地方区划不变,并在各省以下设道(行政监察区),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专区或地区,分管省属各县。成都、华阳两县则隶属西川道。由于成都为四川省省会,城区分属成、华两县,并分别管辖周边场镇。其中,成都县辖十二个场镇,华阳县辖三十八个场镇,共五十个场镇。现成华区范围内的驷马桥、青龙场、保和场均在其中,却没有万年场。[2]而且,虽有资料称,早在1915年官方即正式将“五显庙”改称“万年场”,可在1934年的《华阳县志》对华阳东山五场的户籍统计中,东大路北支线上的得胜、保和、西河等一干场镇赫然在列,仍旧缺了夹在得胜场和保和场之间的万年场!
2017年7月24日,为帮助我了解万年场的历史,万年场街道办事处专门邀请了当地老居民进行座谈。参加座谈的曾元发、宋明全、郭素芳、巫德书和吴国强等人,均已年过半百,他们或是当年保和公社联合大队的社员,或是附近成都第一机制砖厂的工人。座谈中,我注意到,尽管他们大多长年生活与劳作在万年场周边,可言谈中仍习惯称该地为“五显庙”,“万年场”的概念相当淡薄。在他们的记忆里,直到20世纪70年代此地开通了219路公交车,站名定为“万年场”后,“万年场”才逐渐取代了“五显庙”,为更多的居民所知晓。
县志里被忽略不计,百姓口中被别称所代,这对于拥有近三百年历史的万年场来说,多少有些尴尬与无奈。
何故如此?四川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平中博士认为,在清代,万年场只不过是成都人东去经过的一条道路。当时这里有一座五显庙,便用来做了地名。而民俗专家袁庭栋在其编著的《成都街巷志》中则提到,后来此处逐渐形成了一个道路从中穿过的场镇,也就是俗话说的“过街场镇”。成都时代出版社2014年版《成都掌故》所载《成都街道数字掌故》一文中亦称,万年场上、下街,原是一条名曰“五显路”的乡村土路,因路旁一座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供奉金木水火土“五行神灵”的五显庙而得名。1938年躲避日机轰炸的城内居民疏散至此,庙改学校,道路两侧建房成街。1956年此路定名万年场上、下街。
综览上述说法,除万年场上、下街的得名时间与其他资料有所出入外,对于清末民初万年场状况的叙述,基本一致,无不说明其时的万年场仅仅是人丁稀少、房舍疏落的“幺店子”,并非居民众多、建筑密集的乡郊场镇。以至于民国时期虽有白家大院“扎起”,但毕竟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很难与那1000余户、5000余人的得胜场,500余户、2000余人的保和场和415户、1400余人的西河场相比。入不了华阳县府的“法眼”,也因而上不了县志户籍统计的台面。
万年场何以成“名”三百年,却总是名不符实,难以登“场”,久在“幺店子”里走不出呢?我们从《明清成都东大路示意图》中,便可看出端倪——位置,位置“摆”得差矣!按交通沿线“五里一店,十里一场,三十里一镇”的布局要求,万年场在通往沱江水陆商贸重镇金堂五凤的东大路北支线上。向南,它与得胜场(牛市口)相距太近;朝北,又与西河场隔得太远。而位于得胜、西河二场之间,不远不近的恰好有个赖家店,其近乎居中的位置,优势凸显,理所当然地抢了万年场的“风头”,为绅粮、富户、商贾乃至贩夫走卒所青睐,于是修客房,开商铺,办市场,设货栈,开茶馆,建饭店……昔日的幺店子模样大变。“马卧槽人歇脚,挑夫到此乐呵呵;早啖茶晚饮酒,四方客商满街走”的繁盛景象亦随之出现。赖家店的兴起,填补了“搬不完的甑子场(洛带镇)”与“填不满的牛市口(得胜场)”之间物流一线的节点空白。由于基本符合交通沿线场镇布局要求,赖家店因此不“赖”,官府自当看“好”——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赖家店悄然“关店”,保和场闪亮“登场”,成为清朝末年华阳县署最后一个正式命名的建制场镇。万年场则终因“地位”不济,未能赶上这趟升级“末班车”,只好继续待在“幺店子”里度着寂寞的时光。而对于当年笃信神灵的百姓来说,哪怕是一座香火不盛或是菩萨不见的古庙子,也比人气惨淡的“幺店子”更让人惦记。(www.xing528.com)
万年场尴尬的境况,不但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来甚至更“糟”,亦如当时管辖此地的金牛区政府在其编制的《成都市金牛区地名册》中所注:“现场废,万年大队驻地。”也就是说,在地名册出台的1983年,万年“场”即已废之不存,仅仅是一个同名的农业生产大队的驻地而已!
不过,或许是因了“万年”这名号的响亮,以及在中国人传统思维中的吉祥寓意,万年场倒也有过短暂的“显赫”。1951年8月,成都市将八个区调整为六个区,第七区全部和成都县的西城乡全部、青苏乡、城区乡的各一部合并为第六区。[3]而两年后的1953年5月,成都市按城区、郊区分治的原则,又将六个区调整合并为五个区,第六区改名为万年区。由场名而成区名,不啻为万年场三百年历史添抹了一笔“亮色”。《成都市龙潭区、万年区行政区划示意图(1953年)》显示,其时的万年区从东到西,统辖万年、东城、交通、保和、得胜、杨柳、永兴、新桂、新丰、万寿、永丰、翻身、四胜、青苏、光华、西城、茶店和城区十八个乡镇。不过,这万年区的得名虽源自城东万年场的“万年”,区政府却并未驻在万年场,而是远驻城西青羊宫,其间相距近十公里。同年7月,成都市公安局随之依区划调整,设立五个公安分局,除东城、西城、望江和龙潭四个分局外,万年亦为其一。[4]直到又一个两年后,1955年2月,万年区与龙潭区均被撤销,合并改设为郊区;1960年7月,郊区更名为金牛区,跻身成都诸县区之列半个多世纪,迄今未改。1990年,成都市再次调整区域规划,设立成华区,原金牛区中的万年乡、杨柳乡、东城乡、青龙场、保和镇和龙潭寺镇均划入成华区。从这个角度上讲,金牛区和成华区的确都有着万年区的“基因”呢。
不过,即便万年场因“万年区”的设立而“闪亮”了一盘,也只有转瞬即逝的短短两年。其真正意义上的重生与“闪亮”当是在1990年设立成华区之后。如今的“万年”已成为管辖5.2平方公里地域,下辖7个社区,常住人口6万人的街道辖区。昔日难上“台面”的“幺店子”,现在不但是为“街道办事处”一级的行政建制单位,更以其东至三环路,西邻二环路,南界迎晖东路,北接成华大道,这一独特通达的交通优势和地理区位,已然成为成渝经济带和成绵经济带的交汇点,同时亦是成都市增创服务业新优势的重要承载空间。
近一段时间,由于《万年场》一书写作需要,我多次来到万年场街道办。那幢朴实无华的三层小楼里,人们忙碌有序的工作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撸起袖子加油干,万年场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成都市龙潭区、万年区行政区划示意图(195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