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在弹琴中获得内心的静定

如何在弹琴中获得内心的静定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独难于运指之静。弹琴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有什么困难呢?因为“静”是内心的一种感受,而声也是从内心产生的,如果心里充满杂念纷扰,手上就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阻挠一样,如果用这样的状态来弹琴,又怎么能够获得“静”呢?

如何在弹琴中获得内心的静定

抚琴卜静处亦何难?独难于运指之静。然指动而求声,恶乎得静?余则曰:政在声中求静耳。声厉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声希则知指静:此审音之道也。盖静繇中出,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指物挠,以之抚琴,安能得静?惟涵养之士,澹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而游神于羲皇之上者也

约其下指功夫,一在调气,一在练指。调气则神自静,练指则音自静。如爇妙香者,含其烟而吐雾;涤岕茗者,荡其浊而泻清。取静音者亦然: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渊深在中,清光发外,有道之士,当自得之

【注释】

①卜(bǔ):占卜。这里指的是选择。

②恶(wū)乎:于何,在哪里。

③政:通“正”。

④声厉:声音猛烈。

⑤声希:从下面用到“希声”一词而言,这里的“希”应当指“大音希声”之“希”,即《老子》所谓“听之不闻名曰希”,意在表达一种“通乎杳渺”的境界。或以为“希”指稀疏,然“声希”与前面“声厉”“声粗”相对,粗厉之声亦不妨稀疏;且后文又以“急而不乱,多而不繁”作为“静”的表现,所以这里的“希”仍当解为“听之不闻”。

⑥繇(yáo):通“由”,经。《汉书·董仲书传》:所繇适于治之路也。

⑦手指物挠:手上戴的首饰过多、指甲很长,琴弦不洁都可以称为挠手之物,对于走弦的灵活都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如果和前面“心有杂扰”连起来看,这句话或许也可以理解为“手似有物挠”,也就是说当人心里不够安定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这样就会影响到正常水平的发挥。

⑧翳(yì):原指用羽毛做的华盖,后引申为起障蔽作用的东西,也指病症名,另指一种鸟。也作动词,意为遮蔽,隐藏。作形容词时意为晦暗不明。

⑨指有余闲:“闲”的反义词是“忙”。“忙”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因为技法不够熟练而手忙脚乱,二是因为技法太过熟练而一味求快。前者的弊端在于太生,后者的弊端在于太熟,都不能称之为指下之闲。

⑩杳渺:悠远,渺茫。《镜花缘》:“悠远,渺茫貌岂可因事杳渺,人有妍媸,一并使之泯灭?”(www.xing528.com)

⑪羲皇之上: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古人想象羲皇之世其民皆恬静闲适,故隐逸之士自称羲皇上人。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

⑫约:归纳,概括。

⑬爇(ruò):焚烧。

⑭涤:本意是指洗净、清除。这里指的是冲泡名茶。岕(jiè)茗:即岕茶,产于浙江长兴,是茶中非常名贵的一种产品。明袁宏道《龙井》:“岕茶叶粗大,真者每斤至二千馀钱。”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厚予之金,使往山中贩岕茶,得息颇厚。”

⑮炎嚣:指的是红尘的喧扰。

⑯贞洁:中正纯净。

⑰渊深:水潭一般的深沉,指内心的沉静。

⑱当自得之:自然能够得到琴音的寂静。

【译文】

弹琴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有什么困难呢?难的是在运指时的“静”。但是手指的运动就是为了出声,怎么能“静”下来呢?但是我要说的是:正是在声音中求“静”。声音暴躁则能够让人感觉到运指时是非常浮躁的,声音希微则会让人觉得运指时是非常安静的,这就是鉴别声音的方法。因为“静”是内心的一种感受,而声也是从内心产生的,如果心里充满杂念纷扰,手上就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阻挠一样,如果用这样的状态来弹琴,又怎么能够获得“静”呢?只有涵养非常深的人,内心淡泊宁静,完全没有杂念遮蔽,运指时能够从容不迫,和这样的人谈论大音希声的道理,他们才能够参悟其中的道理。所谓的“系”,就是静达到了极点,通向非常遥远的地方,进而达到出入有无之间,神游在悠然自得的理想境界之中。

概括弹琴的指下功夫,一方面在于气息的调节,另一方面在于指法的练习。气息调节自如,精神自然就能够静下来;指法练习纯熟,就能够让琴音静下来。就好像是焚烧妙香一样,能够将烟含在炉内,而将清雾吐出来;冲泡茶的时候,洗涤掉污浊杂质,倒出来的是干净的茶水。想要获得静音也是同样的道理:去除浮躁之气,摒弃竞争的心理,将指下的喧闹之气扫净,弦上就会留下中正纯净之气,因此即使是弹得很快也不会纷乱,即使声音非常多也不会繁杂;内心沉静,就会散发出清妙的光泽,有修养的人自然就能够得到琴音的寂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