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阳汉画像乐舞研究-审视乐舞题材

南阳汉画像乐舞研究-审视乐舞题材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乐舞是汉画像石中的一个重要题材,乐舞纹样随着汉画像石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其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器乐题材主要有汉画像石中最具特色的打击乐器——建鼓,是一种被赋予了神奇功能的乐器。秦汉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喜好,俗乐兴盛,雅乐衰微,汉画像石中的钟和磬已经不再作为雅乐乐器使用,而是融于乐舞百戏中充当低音伴奏乐器,导致了一钟双音技术的失传。丝竹乐队被用在祭祀、百戏等各种场合,可见它在汉代流行的情况。

南阳汉画像乐舞研究-审视乐舞题材

乐舞是汉画像石中的一个重要题材,乐舞纹样随着汉画像石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其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它的刻画既囊括了文献中的记载,又弥补了文献记载中的不足,可以说是研究汉代乐舞的第一手资料,其主要表演形式有器乐、大傩、舞蹈等类型。

器乐题材主要有汉画像石中最具特色的打击乐器——建鼓,是一种被赋予了神奇功能的乐器。它被频频刻画于各个地区的画像石中,通过不同的背景、鼓座、羽葆的装饰物、鼓员的击鼓动作,展现给观众这一乐器的使用情况及特殊含义。其他敲击乐器还有钟、磐、铙、钮等。秦汉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喜好,俗乐兴盛,雅乐衰微,汉画像石中的钟和磬已经不再作为雅乐乐器使用,而是融于乐舞百戏中充当低音伴奏乐器,导致了一钟双音技术的失传。玉磬作为有特殊含义的礼器和吉祥物,经常和玉璧一起出现,刻画有鼗鼓纹样的画像石出现频率较高,各地均有出土,多用以配合丝竹乐队。在四川和河南的个别地方,鼗鼓还是伏羲、女蜗手中的乐器。此时的丝竹乐器蓬勃发展,并被运用到各种场合中,主要乐器有排箫、琴、竽、埙、筑、笙、笳、竖笛等等,乐队编制比较自由,并无一定格局。丝竹乐队被用在祭祀、百戏等各种场合,可见它在汉代流行的情况。

在汉墓特定的环境中,大傩驱鬼题材最为常见,这和汉代流行的升仙思想是分不开的,此类题材的刻画多以熊、虎、撅张、神荼、郁垒等形象出现。其中,方相氏披熊皮所跳的大傩舞,是傩头方相氏带领各神兽驱除鬼魅的仪式,是为保证墓主人升仙道路的畅通无阻、顺利进入仙界而举行的一种驱鬼仪式。(www.xing528.com)

舞蹈题材主要分为祭祀、升仙和纯表演性质的,它作为取悦神灵的工具往往被刻画于仙界的下方。主要舞蹈类别有建鼓舞、长袖舞、翘袖折腰舞、七盘舞、盘鼓舞、巾舞等诸多舞蹈形象。广场形式的舞蹈表演,大多是观赏价值较高、表演性强、结合有大型百戏场面的舞蹈形式。这类舞蹈场面宏大,表演项目繁多,祭祀舞蹈中的舞蹈种类也包含其中。广场表演除了演员、乐队、道具,通常没有祭祀乐舞场面的祥瑞图和仙人画面,比较写实地再现了汉代乐舞表演的真实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