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阳汉画像乐舞艺术:形态特征与研究成果

南阳汉画像乐舞艺术:形态特征与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女乐舞蹈代表了汉代歌舞艺术的最高水平,从汉画反映的大量歌舞活动场面看,汉代女乐舞蹈的形态具有四个方面特征,即舞袖、舞腰、手足并重和使用道具。这四种形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汉代独特的舞蹈艺术,为我国传统舞蹈民族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使得袖子动势的幅度较小,使体态的舒展有所限制。女乐舞袖的形态特征除上述几点外,从舞者的步法来分析,《袖舞》又有两种风格的舞姿。

南阳汉画像乐舞艺术:形态特征与研究成果

汉代女乐舞蹈代表了汉代歌舞艺术的最高水平,从汉画反映的大量歌舞活动场面看,汉代女乐舞蹈的形态具有四个方面特征,即舞袖、舞腰、手足并重和使用道具。这四种形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汉代独特的舞蹈艺术,为我国传统舞蹈民族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舞袖

古人说:“长袖善舞”,可见其对长袖的欣赏与喜爱。汉代女舞蹈家充分发挥了长袖那种善于抒发人的情感的特点,使长袖的韵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除《袖舞》之外,还有《巾舞》《拂舞》(但较少)。巾、拂属袖的延长,犹如长袖,笔者将其统称为“袖”来说明。从能参考的乐舞画像来看,几乎每一个女舞者都有不同姿态的舞袖动作。可见,舞袖是汉代女乐舞蹈的主要形态特征,而且袖技的动态丰富多彩,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扬

从汉代画像上看舞蹈的基本姿态是“举臂扬袖”。舞者屈右臂举过头顶,同时扬袖,动势不大但使长袖如飞虹,给人以飘洒的美感。左臂顺势留在体旁,垂袖拖地。舞者体态圆润,如“轻云之蔽月”,婀娜多姿。“扬袖”是袖技的主要技巧。

2.甩

女舞者挥动双袖向体旁甩出,大臂一挥,使两袖如飞燕,既扩大了人体的伸展度,又增强了舞蹈的动感。

3.撩

其形态与甩袖的最大区别在于大臂没有参加运动。女舞者挥袖时,小臂垂直于大臂,说明在舞动时,动力的来源是小臂与手掌。这使得袖子动势的幅度较小,使体态的舒展有所限制。

4.抖

其最大的特点是舞者动作幅度大,且袖子的形态在空中曲折迂回。女舞者“奋长袖之飒丽”,刻画了长袖拂动的一刹那,使两条特长的袖帛有游龙登云之神韵,超乎动作本身的极限。抖袖在袖技中有一定难度,而且有上抖袖和下抖袖两种。

5.绞

其形态最具有特色,女舞者左臂向外翻,使长袖在空中打成一个结,右臂甩袖而舞。其姿态就象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舞态绝伦,体轻如风。

6.拖

拖袖在袖技中不占重要地位,多是“甩、扬”等主要技巧的衬托。舞者右臂甩袖,左臂垂在体旁,长巾曳地,体态优雅闲静。

女乐舞袖的形态特征除上述几点外,从舞者的步法来分析,《袖舞》又有两种风格的舞姿。

1.注重腿部的跨越腾跳动作

舞者注重步法,一般表演节奏热烈奔放的动作,难度较大。

2.舞姿婉约娴静

女舞者以腰和手袖为主,表现抒情委婉的舞蹈动作。

从以上《袖舞》的各种形态和技巧来看,我国传统舞蹈中的袖舞和戏曲中舞水袖无疑是来自源远流长的汉代《袖舞》。戏曲中大段的水袖舞蹈充分发展创新了袖舞,舞出了那种歌唱说白均无法表达的激情。

汉代女舞者在做两袖舞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随合。中国古典舞讲究“三节六合”,以臂来说,要求肩(梢节)、肘(中节)、手(根节)在完成每一组动作中要协调配合,其动律应是:肩起肘随、手追。女舞者舞袖时,肩膀、大臂、小臂、手掌依次甩起,动作幅度大,有向外的扩张性和延伸感,线条流畅,这更需要胳膊各个关节相互联系、配合,如果有一个“节”单独活动,动作的“势”就断了,如此才有“长袖交横”“袖如素霓”“袖如回雪”的精彩描写。

画像中舞者多是“扬袖屈臂”的动作,体态风貌是向心的。双臂多做圆形的翻臂,由外向内收,这符合中国古典舞动作多取圆的规范,舞姿圆润、丰满,形成“圆、曲”的人体动态美。

(二)舞腰

舞腰是乐舞画像中最突出的精彩镜头,爱好细腰是古代人相当普遍的审美习惯,这种习惯渗入到舞蹈艺术的美学中来,人们以之与长袖并重。细腰是造成轻、柔美的最佳手段,它直接影响到舞蹈的艺术效果,如此才会有“楚舞细腰掌中轻”“纤腰舞飞春杨柳”的一代舞风。在汉画中表现出来的腰肢动态丰富多变,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拧腰出胯(www.xing528.com)

女舞者抬左腿成弓步,由腰带动上身向左拧腰出胯,重心前倾,体态袅娜,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美。这种腰部多扭转,胯部外挺出,重心大倾移的姿态在舞蹈中比比皆是,是“腰舞”的主要特征。

2.左折右倾

腰肢的动态有的向左折,有的向右折,并伴有甩袖,呈现“翘袖”之态,舞姿优美舞者向右侧折腰,又向右侧甩袖,女舞者向右侧折腰成90度,向左侧甩袖,像两只展翅欲飞的燕子,娴婉轻盈。

3.冲向斜前

女舞者塌腰蹶臀,“足不在体下”,以张开的双臂维持身体平衡,舞姿若弱柳临风,飘拂不定。

4.前俯后仰

“前俯”是指舞者俯身向下,挥长巾而舞。“后仰”是舞腰中技巧最高的动作,舞者向后弯腰,这需要腰部有很好的控制能力。由此推断,在汉代的舞蹈训练中,已经强调了身体的柔韧性和腰部训练。

汉代诗赋中对腰肢的动作也有描述,傅毅《舞赋》说,“其始兴也,若俯若仰”;张衡《舞赋》说,“搦纤胺而互折,嬛倾倚兮低昂”,这些描写与图像资料可相互印证。由此可以看出,汉代舞蹈已经讲究“以腰为轴”,形成以腰为操纵上下身的总枢纽,这同中国古典舞的形态要求“心想而归腰”是相似的。腰是上下体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重心的稳定以及推动劲力到达肢体各部分,都起到主要作用。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形态除“直立”外,还有“拧”和“倾”。汉代舞蹈对腰的动作的发展提高,正是使动作符合“圆、拧、倾、曲”的要求。可见汉代舞蹈已形成了古代舞蹈独特的民族风格,并完成了体态上的曲线美和其动律来源。

(三)手足并重

手舞长袖,足蹈盘鼓,是汉代女乐舞蹈又一显著特征。舞者在盘与鼓之间纵跃腾踏,不仅要蹈出有节奏的鼓声,还要完成各种复杂的舞袖舞腰动作。根据其足“蹈”舞具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

1.盘鼓舞

盘鼓舞是汉代最著名的舞蹈,舞蹈使用的盘、鼓数量并不固定。舞者撩起双袖,正纵身从一鼓跳向一盘,右足尖看似刚“蹈”到盘上,左足随后将离开鼓面,卞下兰《许昌宫赋》说,“鼓振动而不乱,足相续而不并”,重心前倾,这更需要保持身体平衡。

2.鼓(拊)舞

鼓舞在汉画腾跃中蹋鼓,“纵轻躯以迅赴”,动作矫健,同时做出各种舞袖姿态,“似飞鸟之迅疾”。左边舞者双足蹈鼓,向后下腰,同时甩袖,技艺高超,令人赞叹不已。右边舞者双足蹈鼓,腰肢冲向斜前,作“折腰步”。

汉代的舞蹈由于受“百戏”的影响,已开始向高难度发展,舞蹈注重技艺结合,这也是汉代舞蹈的又一特点。技艺性越高,舞甜美的感受就越强烈。而“手足并重”充分开掘了舞者的形体能力。从画像上看,舞者不仅要轻舒长袖,还要腾跃闪挪,在盘(鼓)上潇洒自如地起舞,除了表现舞蹈轻盈、圆润之外,还要在小小的盘子上保持体态平衡,给人以奇险之美。并且女乐舞蹈极富节奏变化,据傅毅《舞赋》说,时而“绰约闲靡”,时而“纷飚若绝”,时而“翼尔悠往”,时而“回翔竦峙”。这更需要舞者“机迅体轻”,更加注意身体平衡能力。可见,汉代已注重重心平衡在舞蹈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它虽不同于中国古典舞中的“对称平衡”和“轴心运动”,但在小小的盘子上翩翩起舞,重心稍有偏移即有闪失,这使其不对称之美体现得更动人心弦。

(四)手持道具

汉代已出现了手持道具的舞蹈,反映在汉画中的有棍棒、刀、剑、戈、矛等,大多是古代武舞的遗风,但这些多为男子所用。女乐舞蹈中手持道具的图像资料很少,共有两大类:

1.巾舞

女舞者手持短柄而舞,长巾飘拂,细腰袅袅,极绰约多姿。

2.扇舞

女舞者左手举扇,右臂向下抖袖,举足蹁跹作舞。

中国传统民间舞蹈较少有徒手而舞的,大都使用道具,而且多是拿在手中。舞具作为手臂的自然延伸,使舞者形体有机延展,更增添了艺术表现力。由于这方面的图像资料较少,在此不再作详细说明。

汉代女乐舞蹈的各种形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可考的图像资料中可以看出,各种技巧共同组成了汉代独特的舞蹈艺术。汉代舞蹈注重技艺结合,同时对手和腰部动作的发展,都为今天我国传统舞蹈讲究“手”的传情达意;注重手、眼、身、法、步的密切配合;及“圆、曲、拧、倾”美的体态等民族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