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阙上的图像还有另一幅画,里面刻的是伎人进行精彩地演奏,宾客盈门鱼贯而入,这是汉代豪门贵族奢侈生活的再现。《蜀都赋》云:“若其旧俗终冬始春,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宾。起西音于促柱,纡长袖而起舞。”又张衡《观舞赋》云:“于是饮者皆醉,日亦既昃,美人兴而将舞,乃修容而改服。”可见汉代时宫饮往往有舞乐助兴,尤其是舞蹈最为盛行。
舞蹈来源于劳动群众,劳动者迎得丰年,或猎取众多的禽兽,或取得战争的胜利等,往往群聚狂欢,手舞足蹈,快乐不已,舞蹈艺术应运而生。汉代的舞蹈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除了祭祀的灵星舞,宫廷中的武德舞、文始舞、五行舞等队舞之外,以技巧、造型为艺术特征的双人舞、独舞也盛行起来。把这些舞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舞蹈:
(一)建鼓舞
是一种双人舞,以建鼓为主要乐器,两个鼓员,两手各执一根鼓桴,在鼓的两侧,且鼓且舞,举臂跃足,矫健奋发,欢欣鼓舞。关于建鼓舞的来源,《仪礼·大射仪》中提到:“建鼓在阼阶西,南鼓。”说建鼓又叫南鼓。所谓“南鼓”,实际上是楚国的大鼓,在长沙和信阳楚墓中均出土有实物,而且从前面援引的材料看,刘邦灭楚存其舞乐,表明建鼓不仅是一种打击乐器,也是一种舞蹈,这种舞乐就叫建鼓舞。
(二)踏鼓舞
是以旋为特点的女子独舞,一女子广舒长袖,足下踏一个像鞞鼓似的东西作旋转作用。足下之物叫做鼓,实际是一种形状像鼓,外面围皮里面实糠的东西,这种道具叫做柎。“形如鼓,以韦为之,著文以糠。”关于踏鼓舞的艺术特点,卞兰《许昌宫赋》中描述了他观看踏鼓舞所见到的动作:“振华足以却踏,若将绝而复连;鼓震,而不乱,足相续而不并,婉转鼓侧,蜲蛇丹庭。”从此我们可以看出,踏鼓舞的演员两只足在鼓上“将绝复连”有节奏地舞蹈,向观众献出优美的舞姿,而且时而疾若旋风“婉转鼓侧”,时而缓如飞雪“蜲蛇丹庭”。李尤《平乐观舞赋》中描绘这种舞蹈是“踊跃旋舞”,这就表明踏鼓舞的主要特点在于旋。
(三)长袖舞
是一种伴歌的女人独舞,舞者高髻,大衣,腰细如束,两条特长的袖帛随着演员变换的动作飘绕缠绵,翩翩起舞,婀娜多姿。《西京杂记》记载了刘邦的爱妾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每当她起舞时,旁边有一支歌咏队为其伴唱,这就如张衡《观舞赋》中说的“抗修袖以翼面,展清声而长歌”。
(四)七盘舞
又叫盘舞,是汉魏时著名的宫廷舞蹈。跳舞用的盘子数量不等,有六个的,也有七个的,舞者为一女子,高髻,大衣,长袖,束腰,在覆盘上踏跃雀跳,姿势优美,这种舞蹈不仅向观众敬献优美的舞姿,而且有难度较大的盘上平衡造型的技巧。因此,古代文学家对七盘舞的描绘很多,如张衡说:“历七盘而屣蹑”、《七盘舞赋》王粲说:“七盘陈于广庭”、《七释》卞兰说:“与七盘其递奏”、《许昌宫赋》鲍照说:“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日出东南偶行》陆机说:“丹唇含九秋,妍迹陵七盘”等。
(五)傩舞(www.xing528.com)
傩舞是由原始社会图腾舞蹈发展变化而来驱鬼逐疫的面具舞。王建中先生在《南阳两汉画像石》一文提到,在汉代,除夕之日,要举行一种击鼓驱疫疠之鬼的仪式,谓之“逐疫”,亦曰“傩”。由此,傩舞也可以解释为举行大傩仪式时,特有的驱鬼逐疫的督导表现形式。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举行大傩仪式时,需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一百二十人为“长子”,手持腰鼓,身穿黑红色衣服。仪式的领队称傩头,又称为方相氏,头戴面具,面具上装饰有四只金黄色的眼睛。傩头手持刀、盾,身披熊皮,率领由人装扮的十二兽,边呼叫边逐鬼。又据《尚书·益稷》载:“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打石”“百兽率舞”。其中,“鸟兽”“凤凰”“百兽”皆指舞者在大傩仪式舞蹈中所用面具的造型。所以傩舞又被称之为“面具舞”,或称“象舞”(即象人之舞,假面之戏)。
(六)巴渝舞
巴渝舞是由被称为“板楯蛮夷”的族群所创造的,主要表现其征战场景,是汉代主要的舞蹈。因其天性勇猛,舞姿独具猛锐气概,被汉高祖刘邦所欣赏,赞叹“巴渝舞”是“武王伐封之歌也”,而派宫廷乐人学而习之,推广入宫廷,逐渐被雅化,雄风渐退,成为朝野上下广为流行的乐舞形式。
研究表明,巴渝舞起源的时间大致在秦汉时期,发源地点在巴郡渝水流域。如董其祥认为:“巴渝舞是秦汉时期在巴郡(今四川东部地区)境内渝水(即发源于阆中县境流入渠河的流江)两岸聚居的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所创造的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舞蹈艺术。”而段绪光依《华阳国志·巴志》,认为巴渝舞可上溯到殷代。他进一步指出,阆中賨人是巴人的主要成员,巴渝舞是古代人的歌舞,是因賨人生活于巴渝地区而得名。童恩正则认为賨族并非巴族,也没有参加武王伐纣的战争,但是他们所跳的舞蹈有可能从巴族学习而来。
巴渝舞演员在表演时身披盔甲、手持弩剑,口唱巴族的古老战歌起舞,气势威猛、动作雄健。随着时间的流变,巴渝舞成为一般贵族富商欣赏的对象,形式大有改观。后来,“巴渝舞”改名为“宣武舞”和“昭武舞”,并成为祭祀中的武舞而得以推行。
杨铭把巴渝舞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武王伐纣至汉初,活跃于民间;第二个时期为刘邦将巴渝舞引入宫廷,登上大雅之堂;第三个时期为曹魏至晋,巴渝舞的政治色彩较浓,成为宗庙祭祀舞蹈;第四个时期为南朝至唐,巴渝舞的转型及巴渝舞在宫廷文化中的终结。董其祥根据史料认为僚人铜鼓图案上的“羽人舞”、江南地区的“盾牌舞”、湘西土家族的“摆手舞”、川东巴人后裔的“踏蹄舞”等,与巴渝舞皆有渊源。当宫廷的巴渝舞日趋枯萎之际,民间的巴渝舞却经过蜕变形成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和流派。
以上是汉朝常见的舞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隋书·乐志》:“牛弘请存卑、铎、巾、拂等四舞,与新伎并存,因称四舞。按汉魏以来,并施于宴食。”可推测“巾”“拂”“兆”“铎”为当时四大乐舞。巾舞以上已有简述。“鞞舞”,又叫“鼗舞”,鼗,又作鞉、鞀,其演出特征是舞者持鼗导引。“如鼓而小,有柄,两耳,持其柄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可见,兆鼓的形状即现在俗称的拨浪鼓,在舞蹈中可能具有引领众舞的作用。所谓“拂”,即“拂尘”,亦即拂子,用鹿尾或马尾做成的拂除尘埃的器具,它的特点是有柄可执。萧亢达在《汉代乐舞百戏研究》中提到:“《拂舞》所执之舞具——‘拂’,其形制亦当与‘鹿尾’‘牦牛尾拂’‘绳拂’接近,且有柄可执。”虽与巾舞类似,但是质料不同,故称“拂舞”。对于“铎舞”的相关文献及资料甚少,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总之,汉代的这几种舞蹈,是汉室常见的舞蹈。从舞技看,这几种舞蹈显然是由民间进入宫廷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即进行了去粗求精、去野求雅的改造,从而把双人舞和独舞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汉代乐舞的发展在当时已达到了极致,可以说汉代的乐舞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对中华民族乐舞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