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不同于在学校教室内教学的课程,是一种真实场景中的教学,是实景教学。这样的教学环境下,知识的习得不是以阅读和讲授等间接方式为主,而是以观察、体验等直接的习得方式为主,以阅读、讲授等间接方式为辅。教学环境开放、多元,不同的教学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2.研学旅行课程的执教教师
研学旅行课程的执教教师与学校学科课程执教教师不同,教学不是由一个老师完成,而是由一个团队合作完成。所以,研学旅行课程的执教教师的第一个特点是团队化。研学旅行教师团队由学校带队教师、承办方的研学导师、景区或基地的讲解员以及安全员等人员组成,他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团队是一个跨界团队,成员来自教育界和旅游界两个专业领域,如何把双方各自的专业优势有机结合,是决定跨界合作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来自旅游界的研学导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教学指导的教育性,来自学校的带队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教育专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落实关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体现研学旅行不同于观光旅游的特征,这正是研学教师团队的专业性表现。
3.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流派有不同的阐释。其中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关于教学方法的主张,比较契合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特点。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是“促进者”,教学方法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他认为,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教的知识相对而言是没有用处的,对人的行为基本上不产生影响。所以,教学不是直接传授知识本身,而应该是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基于此,他提出,教学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好教学内容,目的在于方便学生的学习。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和特长。
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讲授知识。而有效的咨询和指导的艺术在于适当和启发。适当就是在学生需要时才去辅导和指导,帮其所需。启发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这与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关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主张是一致的。
第三,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学习。
不难理解,罗杰斯关于教学方法的主张非常适宜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首先,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需要相契合,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满足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长的要求。第二,研学旅行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授课方式不是讲授阅读等直接传授的方式,教师在学生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满足罗杰斯关于适当和启发的标准。第三,研学旅行课程提供给学生文本的和现实的学习条件,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观察、体验,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行为。
杜威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所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认为教学应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材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从“五步教学法”中,可以看出,杜威强调教学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正好契合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特点。
4.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成果
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成果不以考试为评价手段,不以分数为呈现形式。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成果包括外显的成果和内化的成果两个方面。(www.xing528.com)
(1)外显的成果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收获的外显的成果形式很多,主要有:
文本成果:包括研究性学习报告、随笔、散文、游记以及完成的模块作业等。
影像成果:包括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视频等资料。
制作成果:包括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参加手工活动制作的手工艺品,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采集的标本,采购及收集的有代表性的纪念品等。
(2)内化的成果
研学旅行课程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内化的成果。主要包括:
知识成果:学生在研学旅行中通过识记、观察、探究等自主学习活动所习得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边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能力成果:学生在观察、探究、分析、应用等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等。
态度成果:学生在研学旅行的真实情境中,经过体验感受所获得的态度、倾向和价值观的变化。
行为成果:文明行为的改善和提升,文明习惯的养成和自觉。
5.研学旅行课程中的即时评价
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的一般行为给予适时指导,依据研学手册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量表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评价。及时提醒和引导学生注意景区或基地的特殊要求,对这些特殊要求的执行情况做出即时性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最终成果认定时的参考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