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学旅行课程概论-学校行前课程实施

研学旅行课程概论-学校行前课程实施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课程招标工作结束后,承办方应根据学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完成课程设计的优化修改,并提交研学手册文本。向家长介绍学校根据相关政策所做的准备工作,研学旅行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实施方法,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学校和承办方开展研学旅行工作。因为学校的教师不了解研学旅行课程的特征和内涵,也就不能有效履行作为研学导师所承担的监督承办方规范实施课程的责任。

研学旅行课程概论-学校行前课程实施

1.学校行前课程的重要作用

学校有效开设行前课程,对于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有效开设行前课程,能够端正学生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学习态度,理解研学旅行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做好课程实施的思想准备。

(2)有效开设行前课程,可以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程资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相关知识和文化的内容和背景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做好课程实施的知识储备。

(3)有效开设行前课程,让学生初步学会课题研究的基本规范,学会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知道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规范结构,为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科学探究做好课程实施的能力准备。

(4)有效开设行前课程,让学生掌握各类安全旅行和户外活动知识,了解出行应该做好的准备工作,做好课程实施的行动准备。

2.研学旅行的组织与动员

(1)对学生的动员。对学生进行充分动员,让学生了解与研学旅行课程相关的国家政策,理解研学旅行课程的价值和意义,端正学生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学习态度,做好课程实施的思想准备。让学生了解学校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和此后将要进行的工作,学生可以在各项行前课程中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让学生了解研学课程的课程特点和实施方式,学生可以做好参加研学旅行的各种相关准备。

(2)课程(线路)选择与编组。学校课程招标工作结束后,承办方应根据学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完成课程设计优化修改,并提交研学手册文本。学校向学生发布各条线路的相关信息,组织学生选课。选课结束后根据各条线路选课的人数把学生编成几个小组,指定小组组长,组长负责相关信息的传达和活动的人员组织。

(3)通信与沟通渠道的建立。与承办方一起建立通信联络与信息沟通渠道,包括电话通信录、QQ群和微信群,重要信息在群里及时发布。

3.对家长的培训课程

对家长的培训课程内容和对学生进行动员的内容大致相同。要重点对家长讲清楚国家关于研学旅行课程的相关政策,以及开设研学旅行课程的相关背景,让学生家长理解研学旅行课程与一般的观光旅游的区别,理解研学旅行课程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研学旅行课程的价值与意义。

向家长介绍学校根据相关政策所做的准备工作,研学旅行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实施方法,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学校和承办方开展研学旅行工作。

学校还应该向家长介绍说明研学旅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各种应急预案,并解释有关安全责任的法律规定。

4.对研学导师的培训课程

(1)对学校教师的培训

学校带队教师应该具备实施研学旅行课程的知识和能力。当前学校的老师大多不了解研学旅行课程的内涵和特征,把研学旅行看作和观光旅游、夏令营活动一样的旅行或教育活动,学校的老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只能起到组织学生的作用,不能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使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因为学校的教师不了解研学旅行课程的特征和内涵,也就不能有效履行作为研学导师所承担的监督承办方规范实施课程的责任。也是因为不了解研学旅行课程的特征和内涵,不知道好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标准,学校所组建的课程招标和评标委员会很难正确履行课程评审的职责,不能选出合格的研学旅行课程,不能给承办方提出有价值的课程修改建议,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

所以,对学校带队教师进行研学旅行课程的知识培训非常重要。对学校带队教师进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展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研究规范;研究报告的结构和范式;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制订与陈述;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表达;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组织与方式;学生管理的技巧与规范;研学旅行课程的成果与评价;研学旅行的安全与防范等。此外学校带队教师还要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和合同知识。

对学校带队教师进行研学旅行课程培训,主要目的不是让学校带队教师学会开发课程,而是要让每一位带队教师都能够在研学导师的岗位上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使课程实施达成应有的教育效果。

(2)对承办方研学导师的培训

旅行社(专业研学机构)研学导师必须具备景点讲解和活动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对研学导师培训主要是让导师了解景点背景知识,具有景点的讲解能力,特别是要理解研学旅行和观光旅游活动的区别,要对研学旅行的教育性有深刻的认知,能对学生的研学活动进行专业指导。同时,导师必须及时掌握研学旅行的最新动态和技巧,以便在今后能够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研学活动。

(3)安全责任培训课程

由于研学旅行是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的学生集体外出活动,更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活动全过程中必须把师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研学导师作为带队研学的主要负责人,对研学导师进行安全责任培训必不可少。无论是学校的带队教师还是承办方的研学导师,都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安全责任培训课程主要向导师进行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详细了解安全防范的注意事项和安全保障措施,让每一位带队教师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岗位,防患于未然。

对研学导师的安全责任培训课程不同于对学生的安全培训课程,研学导师除了要掌握自身的安全防护知识,还要掌握研学活动组织方面的安全防范知识,要掌握紧急情况下学生的疏散、转移与紧急救助,要了解各种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知道应急预案的响应条件,一旦发生应该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中的操作流程紧急行动。

5.面向学生的行前课程(www.xing528.com)

(1)文明旅行行为规范专题讲座

对在不同场所的文明旅行行为规范结合具体的案例做专题讲座。例如乘坐火车与飞机的文明行为规范和相关法律规定;景区入口排队入场的秩序规范;分组跟随导师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博物馆、纪念馆等室内场馆中参观的行为规范;就餐的行为规范;酒店住宿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等等。在讲座中尽可能地安排具体生动的正反案例,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文明旅行的重要意义。

(2)安全专题讲座

学生平时接触户外运动的机会比较少,即便跟随家人有过不少旅行,但由于家长的呵护以及家长的专业知识有限,也不能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安全知识。所以在研学旅行出行之前,给学生系统地开设安全知识讲座非常必要。

安全知识讲座的内容应该包括:交通安全知识、饮食安全知识、住宿安全知识、户外活动安全知识、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措施、个人财物安全知识等。此外,还应该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安全知识,例如与当地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技巧和注意事项、与少数民族风俗相关的注意事项等。

(3)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研学旅行与一般的观光旅游以及夏令营活动的重要区别还在于一个“研”字。研学旅行是带着研究任务的旅行教育活动,学生在行前必须掌握关于科学研究的知识。不同学段的学生要求掌握的科学研究的能力程度可以有所不同,但是都必须在行前接受相关的指导培训。

以高中的行前科研知识培训为例,课题研究专题讲座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课题研究的选题。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重点教给学生“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学生可以详细研究学校提供的与研学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发现自己感兴趣且值得研究的问题,并把这一问题选作自己研究的课题。课题名称通常以“关于XXX的研究”的格式命名,课题名称不同于论文和作文,要准确、简练,尽量不要用带有主观色彩的修饰性语句。

第二,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根据中学生的能力特点,可以重点讲解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案例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常用研究方法。

第三,研究计划的制订。学生要学会统筹安排研究任务,会根据研究任务和时间节奏制订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步骤。

第四,研究过程的规范。研究过程要能够体现所选择的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要学会分析与提炼文献资料,要能够准确规范地观察和记录信息与数据,如果是研究小组合作研究的话,研究过程要能够体现小组成员的分工。要学会根据文献信息和观察记录的数据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第五,研究报告的撰写。对中学生研究报告撰写的要求不宜过高,学生学会最基本的研究报告的撰写就可以了。学生要知道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要能够在即将参加的研学旅行中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研究,记录信息,分析并得出结论,研学旅行结束后一周内写出规范的研究报告。

初中和小学应该适当降低讲座的知识难度,参照研学旅行课程学段目标中关于问题解决的相关要求安排讲座的内容。

(4)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相关专题讲座

为了激发学生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为了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初步了解,能够从相关信息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课题的选择,有必要安排一些与所学研学旅行课程主题以及课程内容有关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做好旅行攻略。这样学生可以知道课程实施时应该学习和观察的重点及关键内容,从而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率,取得更好的课程实施效果。

6.与承办方和保障方的协议

学校要与承办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益。特别是要和承办方签订研学旅行服务承诺书,明确承办方应对研学旅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安全伤害事故依法承担全部责任。

同时,学校还要向保险公司购买校方责任险,签订保险合同

7.与承办方的沟通与监理

学校要依据招标公告要求和合作协议,监督承办方与学生家长签订研学旅行协议。

学校要及时与承办方和学生家长就在筹备和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沟通、协调、处置的工作。

学校还要监督承办方购买相关保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