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行社行前课程准备指南

旅行社行前课程准备指南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承办方在确定承办课程后,需要对研学旅行线路的课程资源进行全面的实地勘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承办方必须依法为参与课程实施的所有人员投保,并按时签订保险合同,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全程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内。但承办方必须将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提示。安全防范措施是活动承办方应该采取的措施,制订和采取措施的行为主体是承办方。

旅行社行前课程准备指南

承办方在确定承办课程后,需要对研学旅行线路的课程资源进行全面的实地勘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同时,要为学校准备相关的行前课程,包括线路资源介绍、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等。还要与各供应方、保障方进行合作谈判,签署相关协议。为了应对突发性事件,承办方还必须要结合勘察情况、工作规范和从业经验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1.线路资源勘察与设计

细致的线路资源勘察是科学制订研学旅行课程的前提,也是安全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保证。线路资源勘察的主要内容有:

(1)景区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资源属性。准确界定景区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资源属性,是科学制订课程具体目标的主要依据,也是确定课程实施方式的主要参考标准。在资源勘察时要尽可能发掘资源的多重属性,尽可能为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学习资源提供条件。

(2)课程资源的安全性。要对景区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及交通线路、交通工具安全性做认真细致的考察,向供应方提出发现的问题的整改要求,对于无法避免的安全性问题,要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时采取规避措施,对于有重大安全隐患的供应方要坚决予以更换并及时与主办方沟通交流。在安全性勘察的基础上,制订有效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防范措施。

(3)课程实施的时间长度。了解每个单元的课程学习需要的时间长度,合理分配各课程单元之间的课程时间,做好时间衔接设计。

(4)课程实施的物质条件。了解课程资源的气候特征、地理特征,确定课程实施必备的物质条件,还要了解课程资源的特殊要求,特别是必须携带的证件以及禁止携带或禁止使用的物品。

(5)各学习单元之间的交通保障。实地勘测各学习单元之间的交通路况,结合各学习单元课程地点之间的距离及时间安排,合理选择出行方式,确保交通安全

(6)课程实施的最佳路线。对多种可能的线路进行实地勘测、分析比较,根据安全第一、效率第二、舒适第三的原则,规划出最适合的课程线路。

(7)课程实施的方式。了解课程资源的特点,确定最佳的课程实施组织方式。或全程集中学习,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或以参观为主,或以动手体验为主;或小组合作,或独立探究,要在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选择。

(8)对拟入住酒店的勘察。对酒店房间设施以及安全疏散设施进行细致勘察,对酒店设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做全面了解。

(9)旅行饮食规划。对各课程资源所在地的饮食文化进行考察,对学生行程中的饮食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既要保证饮食的安全性和营养合理搭配,也要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各地的特色美食,了解各地的饮食文化。

(10)地接导游及景点讲解员的课程实施交流。地接导游和景点(基地)的讲解员是课程实施有效性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实地勘察时,应与地接导游和景点(基地)讲解员进行充分沟通,就有关课程要求进行充分交流,使之对课程资源的教育性有充分的认知。后期课程设计完成之后,要让地接导游和景点(基地)讲解员对课程目标、过程性学习任务以及课后作业做充分了解,以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

(11)进行各种资源的图文信息的收集,为课程设计和研学手册的研制准备材料。

2.课程设计与研学手册的研制

在综合整理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按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加上安全知识、安全应急预案、研学课程资源简介、目的地法律法规社会风俗等行前应知的知识,以及物品备忘检查表,包括学生电话、家长电话、研学导师与带队教师电话等信息的通讯录,课程实施地点最近派出所的相关信息,课程实施地点最近医院的相关信息等内容,制作规范的研学旅行手册。研学旅行手册的研制要求见本书第七章“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产品——研学旅行手册”。

3.与供应方、保障方的协议

经过实地勘察,课程资源和线路确定之后,承办方要与各类供应方签订合作协议。这些供应方包括被确定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户外教育营地、入住酒店、提供旅行车辆的交通保障单位、承担地接任务的当地旅行社等。在协议中应重点约定相关的教学和服务质量标准、课程实施时间、双方的权利与责任、意外状况下的约定项目调整办法、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

课程确定后承办方还要与保障方签订保障协议。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保障方包括保险公司、驻地公安机关、驻地医疗机构等。其中公安机关和驻地医疗机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依据所承担的社会公共责任履行职责,需要签订保障协议的主要是保险公司。承办方必须依法为参与课程实施的所有人员投保,并按时签订保险合同,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全程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内。

4.为学校提供的行前课程

承办方必须为学校提供必要的行前课程,供学校在安排行前课程时选择使用。其具体内容包括:

(1)课程资源详述。承办方要把确定的课程资源详述提供给学校,供学校进行行前动员时使用,也可以作为学生选课的参考依据。(www.xing528.com)

(2)相关专题报告。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资源的特点、价值和意义,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课动机,可以根据学校要求或主动提供必要的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可以请有关领域的专家提供,也可以由承办方自己的专业人士提供。

(3)提供建立联系、交流信息的渠道。承办方和主办方以及供应方要分别建立即时联系渠道,随时交流相关信息。除电话联系渠道之外,要建立微信群或QQ群。这类工作群包括研学导师工作群、各线路的学生交流群、家长群等,不同的信息在不同的群里交流处理。

5.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承办方在行前必须制定保障旅行安全的详细细则,这些细则的内容包括安全注意事项、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安全注意事项是提供给学生的,行为的主体是学生,是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自己应承担的安全责任。但承办方必须将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提示。

安全防范措施是活动承办方应该采取的措施,制订和采取措施的行为主体是承办方。这些措施必须能够起到规避和防范事故发生的效果。

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防范措施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为目的的,而应急预案是为了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为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一般应急预案方案应包括:

(1)地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2)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3)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4)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5)意外伤害应急预案。

(6)暴恐袭击应急预案。

(7)机动车火险应急预案。

(8)财物失窃及证件丢失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包括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及职责分工。

(2)应急预案的响应启动条件。

(3)应急处理的程序与步骤。

(4)责任人员的操作流程。

安全是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因此,承办方在参与研学旅行招标时,就必须在投标材料中提交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是否科学、规范、细致、有效、可操作,是承办方能否中标的重要审核要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