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人体及动物的重要营养物质,氨基酸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学、农业等领域。以前氨基酸主要是由酸水解蛋白质制得,现在氨基酸的生产方法有发酵法、提取法、合成法、酶法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发酵法生产,用发酵法生产的氨基酸已有20多种。
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我们吃的味精是以谷氨酸为原料生成的谷氨酸单钠的俗称,谷氨酸还可以制成对皮肤无刺激性的洗涤剂(十二烷基谷氨酸钠肥皂)、能保持皮肤湿润的润肤剂(焦谷氨酸钠)、质量接近天然皮革的聚谷氨酸人造革,以及人造纤维和涂料等。谷氨酸是目前氨基酸生产中产量最大的一种,同时,谷氨酸发酵生产工艺也是氨基酸发酵生产中最典型和最成熟的。我们就以谷氨酸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氨基酸的发酵生产。
(一)谷氨酸发酵生产的菌种
谷氨酸发酵生产菌种主要有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及节杆菌属的细菌。除节杆菌属外,其他3属中有许多菌种适用于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这些细菌都是需氧微生物,都需要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我国谷氨酸发酵生产所用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ASl 299,钝齿棒状杆菌ASl 542、HU7251及7338、B9等。这些菌株的斜面培养一般采用由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等组成,pH为7.0~7.2的琼脂培养基,32℃培养24 h,冰箱保存备用。
(二)谷氨酸发酵生产的原料制备
谷氨酸发酵生产以淀粉水解糖为原料。淀粉水解糖的制备一般有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两种。国内常用的是淀粉酸水解工艺。干淀粉加水调成一定浓度的淀粉乳,用盐酸调至pH为1.5左右;然后直接用蒸汽加热,水解约25 min;冷却糖化液至80℃,用NaOH调节pH至4.0~5.0,使糖化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胶体物质沉淀析出;最后用粉末状活性炭脱色,在45℃~60℃下过滤,即得到淀粉水解液。
(三)菌种扩大培养
(1)一级种子培养。(www.xing528.com)
采用液体培养基,由葡萄糖、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铁及硫酸锰等组成,pH为6.5~6.8,在三角瓶内32℃振荡培养12 h,贮于4℃冰箱备用。
(2)二级种子培养。
培养基除用水解糖代替葡萄糖外,其他与一级种子培养基相仿。在种子罐内32℃通气搅拌培养7~10 h,即可移种或冷却至10℃备用。
(四)谷氨酸发酵生产
发酵初期,菌体生长迟滞,2~4 h后即进入对数生长期,代谢旺盛,糖耗快,这时必须流加尿素以供给氮源并调节培养液的pH至7.5~8.0,同时保持温度为30℃~32℃。该阶段主要是菌体生长,几乎不产酸,菌体内生物素含量由丰富转为贫乏,时间约12 h。随后转入谷氨酸合成阶段,此时菌体浓度基本不变,糖与尿素分解后产生的α-酮戊二酸和氨主要用来合成谷氨酸。这一阶段应及时流加尿素以提供氨及维持谷氨酸合成的最适pH 7.2~7.4,需要大量通气,并将温度提高到谷氨酸合成的最适温度34℃~37℃。发酵后期,菌体衰老,糖耗慢,残糖低,需减少流加尿素量。当营养物质耗尽、谷氨酸浓度不再增加时,及时放罐。发酵周期约为30 h。
(五)谷氨酸提取
谷氨酸提取有等电点法、离子交换法、金属盐沉淀法、盐酸盐法和电渗析法,以及将上述方法结合使用的方法。国内多采用的是等电点-离子交换法。谷氨酸的等电点pH为3.22,这时它的溶解度最小,因此将发酵液用盐酸调节到pH为3.22,谷氨酸就可结晶析出。晶核形成的温度一般为25℃~30℃,为促进结晶,需加入a型晶种育晶2 h。等电点搅拌之后静置沉降,再用离心法分离即可得到谷氨酸结晶。等电点法提取了发酵液中的大部分谷氨酸,剩余的谷氨酸可用离子交换法进一步分离提纯和浓缩回收。谷氨酸是两性电解质,故与阳性或阴性树脂均能进行交换。当溶液pH低于3.2时,谷氨酸带正电.能与阳离子树脂进行交换。目前,国内多用国产732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来提取谷氨酸,然后在65℃左右,用NaOH溶液洗脱,pH为3~7的洗脱液返回等电点法提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