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胡居仁儒学思想研究:存养省察的重要性解析

胡居仁儒学思想研究:存养省察的重要性解析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穷理致知”之后,亦应有个存养省察工夫,方为圆满。关于“存养”和“省察”的关系,胡居仁认为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至于如何“存养省察”,他认为应该持守心志。“存养省察”,就是要养得一身刚大之气。那种认为“未发”之“静”时不必“存养省察”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胡居仁儒学思想研究:存养省察的重要性解析

“穷理致知”之后,亦应有个存养省察工夫,方为圆满。胡居仁说:“穷得此理于心,又须存养省察工夫到方无罅漏。”(126) “存养即所以立本,穷理即所以达道。存养后方能穷理,穷理后又须存养。不先存养则心体昏放,大本不立,何能穷理?穷理后若不存养,则理无归着,随得而随失矣。何能为我有?”(127) “存养”在作用上既可以立大本,又可以使“理”有归着处。

关于“存养”和“省察”的关系,胡居仁认为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他说:“存养工夫不至,则省察工夫甚难;省察工夫不至,则存养工夫甚难。盖动静体用,本非两事,当随处致力。”(128) 至于如何“存养省察”,他认为应该持守心志。“人若日用间持守此志,省察此理,学便长进。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时放。立得志定,操得心定,不至移易,则学自进。志不可放倒,身不可放弱。程子曰:‘懈意一生,便是自暴自弃。’朱子曰:‘才悠悠,便是志不立。’立志已定,用功不差,潜心积虑之久,义理自当融会。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舍道德外亦无功名。”(129) 胡氏主张人应当持守其心志而不懈怠,心中时刻向往道德上的提高和人格上的完善。唯有如此,人才能捍卫“穷理致知”之成果,以保修养工夫的顺利进行。人应时刻保持内心守志,即“有诸己”的状态。“程子言:‘横渠门人守礼节,没滋味,如吃木札相似。’言其少穷理致知工夫,于理不深造,非以守礼为不善也。苟能于礼节中深体密察而谨守之,则知行两尽,此理实有诸己矣。”(130) “见善不能勇为,见恶不能勇去,虽终身从事于学,无以有诸己。”(131) 在胡居仁看来,只有终身勇于为善去恶,才是“有诸己”,才能迁善改过。

“存养省察”,就是要养得一身刚大之气。胡居仁继续讲道:“气质之偏皆可克治。要克治气质之偏,须涵养得大本完固,则原气壮,病易除。人之大病有三:一曰粗恶,二曰轻浮,三曰昏弱。人之气贵乎刚,却怕粗。气刚则才大,气粗则才疎,才大而疎,成少败多。故君子养其气以至刚大完密,则才德全矣。人存养久,则气质自变。涵养之道,须深潜笃实,方能制其飞扬之心,消其粗厉之气。主一工夫易施,心易纯也。”(132) 人苟能做到主一涵养工夫既到且久,则能克制那飞扬粗吝之偏气,从而“存养”得刚大细密之气来。他接着说:“今所以不能如圣人之从容中道者,是气质有偏,物欲有蔽,故必克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使所行无过不及之差,然后可以尽此身之理以成乎己也。苟或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无以为己有,岂不重可惜乎?”(133) 在胡氏看来,圣人不勉强为人处事,不刻意思索言语行动是否得当,只是做到内心始终诚实,所以一切无不合理,也无不恰当。时人因为气质之偏、物欲之蔽的缘故,而不能做到从容中道。所以努力克制那粗偏之气,不被物欲所蒙蔽,才是学做圣贤之根本。只有这样,所穷之“理”才能自然安顿,也才能成就为己之道了。

胡居仁特别重视“未发”状态下的“存养”工夫,批驳了黄幹的“未发气虽偏而理自正”的观点。他说:“黄勉斋言,‘性虽为气质所杂,然其未发也,此心湛然,物欲不生,气虽偏而理自正’,以释子思‘未发之中’。又引朱子‘未发之前,气不用事’为证,窃恐误也。夫偏浊之人,未发之前已失其中,故已发不能和,故子思教人致中和。先儒以存养为致中,省察为致和,不善之人亦有静时。然那时物欲固未动,然气已昏,心已偏倚,理已塞,本体已亏。故做未发以前工夫,须是主敬。子思言‘戒谨恐惧’,程子言‘庄整齐肃’,朱子言‘端庄静一’。”(134) 之前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在工夫修养上,胡居仁提出“敬贯动静”的观点,认为无论“未发”还是“已发”,都要“主敬”,都须“存养”。他尤其特别注重“未发”状态下的“主敬”工夫。这里,胡居仁接续此路线,对先儒提出的“以存养为致中,省察为致和,不善之人亦有静时”之观点进行了评判。胡氏认为,气质偏浊之人,在“未发”时就已失“中”了,“已发”时怎能致“和”呢?究其原因,即在于“未发”时虽然物欲没有显现,但此时禀受之气已昏,人心已偏,事理已被阻塞而不通畅条达。那种认为“未发”之“静”时不必“存养省察”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一句话,“未发”“已发”,都须“主敬”,也都要“存养省察”。

胡居仁不仅注重“未发”状态下的“主敬存养”,还非常认同周敦颐“几微故幽”的观点,主张“审察几微以为应事之要”。在他看来,“未发”“已发”之“动静”间,有个“几”的状态,即“未发”向“已发”转变的初兆状态。“圣人因为深究宇宙之奥秘、穷研事物变化之先兆,所以能够开通天下之心志,成就天下之事业。”(135) 胡居仁接着说:“天理人欲,几微之间。天理人欲之分只争些子,故周子只管说几字。几微之间,善者便是天理,恶者便是人欲。才觉如此,便存其善,去其恶,可也。”(136) 人苟能于“几微”之间审察何者是善,精辨何者为恶,并切实做为善去恶工夫的话,“存养省察”既久,则“天理”尽存,“人欲”尽去。

本章着重探讨了胡居仁的修持涵养工夫——主敬哲学。“敬”乃圣贤千古为学之要法,胡居仁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前儒先贤“主敬”思想进行了一番梳理,并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造,使其成为他理学学说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其有别于其他明初儒者的显著特征。胡居仁“主敬哲学”是在吸收前人“主敬”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他对“主敬”有着自己更深切和独特之体会,并且将“主敬”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他强调“主敬”开千载圣学之门庭,是人们进入圣学堂奥的入门要法,也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在肯定“主敬”宗旨及作用的同时,努力致力于吸收与改造先贤的“主敬”学说,并有一系列闪光的论断问世。在肯定“敬”即“操持著意”的同时,更加注重“静”中的“涵养主敬”工夫。“未发之前要操得密,已发之后要察得精”(137) ,注重“未发”“已发”状态下的接续涵养。在借鉴其师吴与弼“敬义夹持”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敬以义为体”,更为重视“敬”学工夫。进一步发掘“主一无适”之理论内涵,主张以“诚敬存心”。“敬兼内外,敬贯动静”,无疑也是其“主敬哲学”的一大亮点。“对于如何主敬,提出了主敬的方法有三:一是‘主一’;二是在容貌辞气上做工夫,此为实学;三是要慎独,收敛警醒。在主敬的工夫上,他强调诚敬、慎独、力行。”(138)  “心与理一”“主敬存心”工夫做得好,就能“立大本”,就能“穷理”“达道”。“穷理非一端,所得非一处。”(139) “明而礼乐,幽而鬼神,日月之更迭,寒暑之往来,岁月之交运,古今风气盛衰,国家治乱兴亡,民之安危,兵之胜败,无不穷究,方为穷理致知之学。”(140) 胡居仁“穷理”范围很广且注重实践经验,其中不乏合理性因素。他还认为“穷理”要从“事物上穷究”,这样才“实”,并讲求“穷理致知”之功。以上构成胡居仁“主敬哲学”全部的思想内容和理论特色。

本人不揣冒昧,力将胡居仁“主敬哲学”之思想进行了一番总结,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胡居仁的“主敬哲学”不仅受到往圣先贤之论“敬”说的影响,而且还是宋明思想界谈“敬”论“敬”风气下的直接产物。中国哲学史上“敬”学思想源远流长,从先秦典籍到宋明理学,都有对“敬”之相关规定,形成了丰富的“敬”学思想。其中尤被胡居仁关注和重视的,乃是二程(尤其伊川)对“敬”的创新和发挥。其“主一无适之谓敬”和“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思想直接被朱熹和胡居仁所继承和吸收,对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明之际,学者大多以“敬”论其字号,对“敬”极为重视和崇拜,这种风气直接影响了胡居仁的为学修养进路,他以“敬”名其斋,就是这种风气流延所致。其师吴与弼的“敬义夹持,明诚两进”的主张也被胡居仁改造吸收,并以“敬为义之体”的面貌呈现出来,这体现了胡居仁尤为重视“敬”学工夫的思想倾向。“敬”是修持活动中须要把握的首要工夫。只有这样,圣学才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心”“理”才有其安顿和挂搭处。

第二,具体来讲,胡居仁在“操持著意”“主一无适”“内外动静”几个方面对“敬”之内涵详加规定,在继承吸收前人的基础上又不乏自己的特色创新。首先,在以“操持著意”释“敬”上,胡氏吸收了程朱相关主张,更为重视心的“整齐严肃”和“庄敬存养”状态,并且与佛教“执著”进行了区别,指出儒家“操持著意之敬”主要偏向于“理得心安”状态,其基点在“循理”上,而佛教之“执著”基点在“心”上,二者是不同的。其次,在“主一无适即敬”上,全面而系统地继承了伊川以“主一无适”释“敬”的思想,指出其精髓是“使心专主于一处而不它适”“收敛一个身心不至放逸”。再次,其“主敬哲学”最有特色和精研处在其“敬兼内外,敬贯动静”的思想。我们知道,朱熹提出了“敬贯动静”的思想,胡居仁承继朱子言“敬”之理路,指出不仅要在外在容貌和辞气上做到庄敬,而且心里也时刻要有敬畏之心;不仅“已发”状态要涵养持敬,而且“未发”状态也应始终有持敬涵养工夫在,并鲜明指出此点更为根本和紧要。胡居仁注重“静中涵养”,并对其详加论述,这些都是胡居仁改造朱熹“敬”论处。从思想背景上看,我们认为,胡居仁提出此方式,是对明初思想界倾陆现象的纠偏。众所周知,明初社会,受陆学思想影响,人们喜爱谈静,注重洗心和静坐体验,胡居仁担心此种情况如继续发展下去,难免会偏离程朱论“敬”之要旨,使人们难以看清“未发”和“静坐”中亦应坚持的持养工夫,以至偏向异端中去。

第三,以“诚敬存其心”。胡居仁在二程“由敬入诚”的基础上,认为“诚敬”二者实为一体,把二程的以“诚敬存理”说发展为“以诚存其心”,并全面吸收了程朱理学之“真实无妄之谓诚,主一无适之谓敬”的思想。其中,胡居仁以“静时存养,动时省察,持敬不间断”来释“诚”,颇有新意。胡居仁的“敬”论学说,是对程朱学派论“敬”之总结。他把谢上蔡的“惺惺不昧之敬”,伊川的“肃然整顿、卓然精明、湛然纯一之敬”,程朱的“自畏慎底之敬”说都加以吸收,力图融进其学说体系之中。在“主敬”方法上,胡氏全面贯彻了以上主张。把“端庄整肃”作为“敬”的“入头处”,把“提撕唤醒”作为“敬”的“接续处”,把“主一无适”作为“敬”的“无间断处”,把“惺惺不昧”作为“敬”的“效验处”。无疑,胡居仁在“主敬”方法上为后人指明了方向和进入门径。但也应当指出,这一思想也有不够完善处。正如陈来所指出的那样,“端庄整肃”作为“敬”之“入头处”,也未尝不是“效验处”;“惺惺不昧”作为“敬”之“效验处”,也未尝不是工夫。

第四,从胡居仁理气心性之“理也,气也,心也,一也”观点出发,自然得出在修持涵养工夫上,应做到“穷理”“克除偏邪之气”和“持守心志”,下面简单讲述。在“穷理”方面,胡居仁继承了二程尤其是朱熹“穷理”对象广博的特点,从宇宙万化之理,到人生之理,到性情之理,无不要穷究。胡居仁还尤其注重性情之理的穷究,把它作为“穷理”的首要工夫,指出要让仁义礼智善端充实于我们心中。关于“穷理”方式,与程朱所论差别不大,主张在读书、讲论、思虑和行事上皆可“穷理”,并指出读书得理最多,讲论得理最快,思虑得理最深,行事得理最实,一处下大力气穷究至贯通处,则它处也就自然贯通了。胡居仁还指出,“穷理”要顺理而为,要在正理上穷究,这些都是胡居仁“穷理”说的新颖之处。在“格物致知”方面,胡居仁特别崇拜二程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主张,指出“穷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道德伦理的修养和提升上来,在“穷理”后还应有个“操持存养”工夫在,要“存养”那“刚大完密之气”来,克除去“粗吝偏邪之气”,保持心志的专一,并精谨审察,于“几微”之中努力做到存善去恶,如此才是正确的“格物、致知、存养”之法。关于胡居仁的“穷理致知”理论,杨柱才也有论及:“敬斋的穷理致知论,包括了穷理方法、穷理途径、穷理态度等内容,其主旨是以性情为入手处,以心专一为工夫,以万事万物之理为对象,以‘心与理一’‘万物一体’为目标。这不失为一个自圆其说的理论。”(141)

(1) 冯会明:《胡居仁与余干之学研究》,第79页。

(2) (明)胡居仁:《居业录》提要,第1页。

(3) (清)黄宗羲:《崇仁学案二》,《明儒学案》卷二,第29页。

(4) 方勇译注:《孟子·离娄上》,中华书局,2010年,第128页。

(5)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第17页。

(6) 陈荣捷:《宋明理学之概念与历史》,第73页

(7) (宋)程颢程颐:《入关语录》,《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二程集》,第149页。

(8) (宋)程颢、程颐:《入关语录》,《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二程集》,第170页。

(9) (宋)程颢、程颐:《刘元承手编》,《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85页。

(10) (宋)程颢、程颐:《刘元承手编》,《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84页。

(11) (宋)程颢、程颐:《朱公掞录拾遗》,《河南程氏外书》卷第一,《二程集》,第351页。

(12) (宋)程颢、程颐:《传闻杂记》,《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十二,《二程集》,第432页。

(13) (宋)程颢、程颐:《入关语录》,《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二程集》,第157页。

(14) 杨柱才:《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1页。

(15) (宋)程颢、程颐:《刘元承手编》,《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89页。

(16) (宋)程颢、程颐:《入关语录》,《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二程集》,第169页。

(17) 陈荣捷:《宋明理学之概念与历史》,第73—74页。

(18) (宋)程颢、程颐:《刘元承手编》,《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88页。

(19) 钱穆:《朱子学提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95页。

(20) 钱穆:《朱子学提纲》,第99页。

(21) 钱穆:《朱子学提纲》,第100页。

(22)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0页。

(23) (明)胡居仁:《经传第八》,《居业录》卷八,第74页。

(24) 冯会明:《胡居仁与余干之学研究》,第82页。

(25)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0页。

(26)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0页。

(27)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0页。

(28)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0页。

(29)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0—11页

(30)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2页。

(31) (明)胡居仁:《进学铭》,《胡文敬集》,第44页。

(32) 冯会明:《胡居仁与余干之学研究》,第80页。

(33) 冯会明:《胡居仁与余干之学研究》,第80页。

(34) (清)黄宗羲:《河东学案上》,《明儒学案》卷七,第117页。

(35) (清)黄宗羲:《河东学案上》,《明儒学案》卷七,第118页。

(36) (清)黄宗羲:《河东学案上》,《明儒学案》卷七,第119页。

(37) (清)黄宗羲:《河东学案上》,《明儒学案》卷七,第119页。

(38) (清)黄宗羲:《诸儒学案上二》,《明儒学案》卷四十四,第1062页。

(39) (清)黄宗羲:《诸儒学案上二》,《明儒学案》卷四十四,第1062页。

(40) 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1页。

(41) (清)黄宗羲:《崇仁学案一》,《明儒学案》卷一,第14页。

(42) 潘富恩等主编:《中国理学》第四卷,第135—136页。

(43) (清)黄宗羲:《崇仁学案一》,《明儒学案》卷一,第21页。

(44) (明)胡居仁:《游西湖记》,《胡文敬集》,第41页。

(45) 冯会明:《胡居仁与余干之学研究》,第81—82页。

(46)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0页。

(47)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0—11页。

(48)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0页。

(49)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1页。

(50)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1页。

(51)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2页。

(52) 钱穆:《朱子学提纲》,第98页。

(53) 陈来:《宋明理学》,第189页。

(54) (清)黄宗羲:《崇仁学案二》,《明儒学案》卷二,第36页。

(55) 陈来:《宋明理学》,第189—190页。

(56) 陈来:《宋明理学》,第190页。

(57)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1—12页。

(58)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5页。

(59)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5页。

(60) 杨柱才:《胡敬斋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3期,第98—99页。

(61) (明)胡居仁:《圣贤第三》,《居业录》卷三,第29—30页。

(62) 钱穆:《朱子学提纲》,第95—96页。

(63)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2页。

(64)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3页。

(65)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3页。

(66) (明)胡居仁:《经传第八》,《居业录》卷八,第84页。(www.xing528.com)

(67)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4页。

(68)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3页。

(69)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3页。

(70)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3页。

(71)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3—14页。

(72) 杨柱才:《胡敬斋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3期,第98页。

(73) (明)胡居仁:《经传第八》,《居业录》卷八,第76页。

(74) (明)胡居仁:《经传第八》,《居业录》卷八,第76页。

(75) (明)胡居仁:《经传第八》,《居业录》卷八,第76页。

(76) 《论语》中君子有“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77)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3页。

(78) (明)胡居仁:《圣贤第三》,《居业录》卷三,第27页。

(79) 杨柱才:《胡敬斋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3期,第98页。

(80) (明)胡居仁:《经传第八》,《居业录》卷八,第76页。

(81) (宋)周敦颐:《通书》,《周敦颐集》,第15—18页。

(82) 杨柱才:《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第374—375页。

(83) (宋)周敦颐:《通书》,《周敦颐集》,第51—52页。

(84)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六,《二程集》,第92页。

(85)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一下,《二程集》,第274页。

(86)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二程集》,第127页。

(87)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六,《二程集》,第92页。

(88)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二程集》,第1169—1170页。

(89) (明)胡居仁:《游西湖记》,《胡文敬集》卷二,第41页。

(90)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4页。

(91)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书院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4—56页。

(92)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书院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6页。

(93)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2页。

(94) 陈来:《宋明理学》,第188页。

(95) 杨柱才:《胡敬斋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3期,第97页。

(96) 冯会明:《胡居仁与余干之学研究》,第90页。

(97) 陈晓芬等译注:《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11年,第264页。

(98) 陈晓芬等译注:《论语·大学·中庸》,第288页。

(99) 陈荣捷:《宋明理学之概念与历史》,第77页。

(100) 陈荣捷:《宋明理学之概念与历史》,第77页。

(101)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8页。

(102) 冯会明:《胡居仁与余干之学研究》,第91页。

(103) 冯会明:《胡居仁与余干之学研究》,第91页。

(104) (清)黄宗羲:《崇仁学案二》,《明儒学案》卷二,第29页。

(105) 陈来:《宋明理学》,第139页。

(106) (明)胡居仁:《白鹿洞讲义》,《胡文敬集》,第60页。

(107)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6页。

(108)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7—58页。

(109) 朱杰人等主编:《大学或问》卷下,《朱子全书》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27—528页。

(110) 杨柱才:《胡敬斋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3期,第99页。

(111)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6页。

(112)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6页。

(113)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6页。

(114)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5—17页。

(115)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7页。

(116)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20页。

(117) (明)胡居仁:《经传第八》,《居业录》卷八,第84页。

(118) (宋)朱熹:《大学章句》经一章,《四书章句集注》,第4页。

(119) (宋)朱熹:《大学章句》公圣一章,《四书章句集注》,第4页。

(120) 陈来:《宋明理学》,第140—141页。

(121)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7页。

(122)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7页。

(123) (明)胡居仁:《经传第八》,《居业录》卷八,第74页。

(124)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8页。

(125)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7页。

(126)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6页。

(127)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20页。

(128)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20页。

(129)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8页。

(130) (明)胡居仁:《圣贤第三》,《居业录》卷三,第30页。

(131)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8页。

(132)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8—19页。

(133)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9页。

(134) (明)胡居仁:《经传第八》,《居业录》卷八,第77页。

(135) 杨柱才:《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第279页。

(136) (明)胡居仁:《续白鹿洞学规》,《胡文敬集》卷二,第58页。

(137)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3页。

(138) 冯会明:《胡居仁与余干之学研究》,第79页。

(139)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6页。

(140) (明)胡居仁:《学问第二》,《居业录》卷二,第16页。

(141) 杨柱才:《胡敬斋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3期,第10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