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的主张咄咄逼人,他认为适当地转换视角,合理地采用视差之见,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阻止暴力的努力实际上可能恰恰支持了暴力。暴力并非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转播出来的世界各地暴动行为的图像,相反地,齐泽克将暴力重新定义为媒体标准操作程序所固有的压迫性——尽管它声称不偏不倚,但它对语言和思想施加了强大而有害的限制。这是意识形态的独轮车,它组合了齐泽克和麦克卢汉的意象,其作用就是从我们大脑中的工厂保安的眼皮底下偷偷地把东西走私出去。对于齐泽克而言,我们始终未能看出的暴力,恰恰隐藏于它所依赖的文化环境中那些一目了然、司空见惯的形式中。近几十年来名人文化兴起,这有力地证明了,齐泽克那些看似抽象的概念能有效地应用于社会现实之中。相对而言,名人文化参照体系是新兴事物[20],却已经发展成为在媒体中讨论传统政治和经济问题的通用语言(lingua franca),而这类讨论又多得不合比例,这种情况反映了象征暴力和客观暴力的混合。象征暴力体现为对名人过分关注,却忽视了政治上更重要的问题,而且,随着这种形式的象征暴力成为媒体的主要背景材料,客观暴力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不受控制且受到质疑。
齐泽克的推理被应用于《现场八方》这样的媒介景观中,诸如宝诺(Bono)和鲍勃·格尔多夫(Bob Gelsof)[21]这样的名人所起的作用明显表明,媒体主观上关注的并不单纯地就是的对于名人的一种文化痴迷,这虽然不得人心,但本质上并无大碍;相反,它能造成巨大的国际性伤害。它使得我们无法清晰地认识客观暴力实际上要求的代价。可以预见的是,媒体的象征暴力是系统性的,齐泽克本人也逃脱不了它的影响。媒体操作模式排斥他的文本(例如莱扎德呼吁来一点脱咖啡因的、理论含量更低的齐泽克思想版本),同时,媒体主观地夸大他思想的古怪形式,而忽略其实际内容,这两种情况都受到了这种影响。许多新闻评论员更乐于关注齐泽克各种各样的个人怪癖,而不愿谈及他具体论述的客观含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是对齐泽克思想的一个标准接受方式,它恰恰体现了齐泽克提出的主观/客观的区别。[22]我们片面的/偏激的视角,对于我们自由民主的体系暴力而言,既是一种促生条件,也是其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后果。从对英国小镇伍顿·巴斯特(Wootton Bassett)的悲痛到对八国集团(the G8)[23]的抗议活动,各种情境下随处可见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的运作。不管遇到的是和平的还是暴力的公众示威,媒体无一例外都会忽视对原因的客观评论,而去渲染个人形式的悲伤和愤怒。总结一下齐泽克对暴力的分类,可以说,媒介系统地利用象征暴力来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观暴力上,这样就绕开了这一问题——即我们的社会在何种程度上是建立于与主观暴力数量相当的系统性客观暴力之上的。
齐泽克的涉事主体立场(engaged subjective stance)就这样产生了让人感到头疼的客观问题:他让读者们不得不走出政治上超然事外的主观性——而这种超然事外的主观性恰恰是大多数媒体的前提条件(名人专题,“人类利益”主导下的各类新闻)——进而去直面仅在名义上号称中立的东西所蕴含的极端政治性的内涵。齐泽克提出的克服客观暴力这一难题的激进方案吸取了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出的神圣暴力(divine violence)这一概念,其定义是“超越法律的正义之粗暴入侵”(Violence:151)。为了最大限度地表达其论点中的反直觉力量,齐泽克全文引用了布莱希特的诗作《审讯好人》(The Interrogation of the Good),诗中,一位“好人”在行刑队前申诉。布莱希特诗中有一种残酷的情绪,这可能不太对一些读者的口味,但这种构思意在强调,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习惯性地忽视的暴力具有同样可怕的性质。“好人”以自己的善良为自己辩护,布莱希特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于是,与媒体的象征暴力相伴的道德推诿和政治诡辩相反,布莱希特诗中最后几行文字明确地呈现了一种用来抵消客观暴力所必需的暴力形式,而我们往往费尽心力,决不把客观暴力看作“好”心办下的错事。
我们将让你站在一堵好墙前然后枪毙你
用一把好枪射出的一颗好子弹然后埋葬你
用一把好铲在一块好地下
(Bertolt Brecht[24])
在面对主观行为的客观后果时,人的意愿程度有所不同,这种意愿程度上的差异就是把“世故的原始人”(sophisticated primitive)与“天真的犬儒”(naïve cynic)相区别的东西——或者,用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内容来说,是有严肃意识形态观的小丑与高贵的骗子之间的区别。
[1] 引自Žižek,2006c Website。
[2] 恐怖统治(the Terror)时期,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时期,从1793年至1794年在罗伯斯庇尔控制下执政的雅各宾派,残杀他们认为对政权构成威胁的任何人。
[3] 最初于2009年7月11日20:00在BBC2上播出。
[4] 康拉德(Conrad,1857—1924),波兰裔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有《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吉姆老爷》(Lord Jim)等。《黑暗的心》记录了海船船长马洛讲述的有关刚果河的故事,内容涉及马洛在非洲的经历,以及白人殖民者库尔兹的故事,他曾立志将“文明”带入非洲,后来堕落为贪婪的殖民者。“黑暗的心”一词既指黑色的欧洲腹地,也指殖民者黑暗的内心。
[5] 最初于2009年8月3日20:00在第4频道播出,该节目是第4频道街头武器委员会工作的组成部分。(见http://www.channel4.com/news/microsites/S/street_weapons_ commission/index.html)
[6] http://www.fair.org/index.php?page=1084
[7] 大卫·凯利(David Kelly)是一名政府科学家,他与2003年“狡猾档案”(dodgy dossier)的泄露有牵连并深陷这一事件的政治后果中,最后自杀。“狡猾档案”是一份简报文件,文件内容追溯并声称伊拉克导弹威胁已迫在眉睫,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但英国政府仍将其作为加入盟军入侵伊拉克的一个理由。
[8] 引自纪录片《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2008)导演的评论原声。
[9] 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看到英军士兵阵亡录像时发怒的报道,参见麦金太尔(Macintyre,2003)及迈尔斯(Miles,2003);对伊拉克播放美国和英国阵亡士兵图像的指责,参见《线上每日邮报》(Mail Online,未注日期)。(www.xing528.com)
[10] 笑星阿里(Comical Ali)是英国对前伊拉克新闻部长穆罕默德·萨易德·阿尔沙哈夫(Mohammed Saeed al-Sahhaf)的戏称,意大利对他有同样的叫法(Alì il Comico),美国则称他巴格达·鲍勃(Baghadad Bob),在海湾战争期间,他浮夸地宣扬伊拉克战绩及萨达姆统治。
[11] 世界媒体对这一冷酷无常的事件的报道,参见霍珀(Hooper,2008);另见Žižek,2009c Website。把兰佩杜萨岛(Lampedusa)与非洲移民问题相提并论的更真实的、类似的文章,见波帕姆(Popham,2006)。
[12] 这里提到的两张图片及关于意识形态内涵的讨论可见德·莫利亚斯(de Moreas,2005)、肯尼(Kinney,2005)及媒体安全意识网络(Media Awareness Network,未注日期)。
[13] 备查可访问:http://www.youtube.com/watch?v=9pVTrnxCZaQ及http://www.spike.com/:video/kanye-west-attacks/2678975。
[14] “卡津海军”(cajun navy)是美国民间志愿船队。
[15] 库尔兹(Kurtzian)是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中的主人公,白人殖民者,他的所作所为典型地代表了白人殖民者内心的黑暗。
[16] O.J.辛普森(O.J.Simpson)案,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此案的审理一波三折,在辛普森持刀杀害前妻及餐馆的侍应生郎·高曼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由于警方的几个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的失效,辛普森以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本案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疑罪从无”的最大案件。
[17] 该访谈可访问:http://www.youtube.com/watch?v=KjEtmZZvGZA&feature=related。
[18] 《先是悲剧,而后是闹剧》(First as Tragedy,Then as Farce),是齐泽克评论资本主义消费经济的一个视频演讲,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将“慈善”内化为消费行为的一部分,慈善成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
[19] 阿方索·卡隆(Alfonos Cuarón,1961—)墨西哥导演、编剧、制片人及演员。他执导的惊悚科幻片《人类之子》获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魔法时刻奖,他本人也因此获得第33届土星奖最佳导演提名。
[20] 利奥·洛文塔尔(Leo Lowenthal)的文章《大众偶像的胜利》(The Triumph of Mass Idols,1961)影响巨大。文章分析了“一战”后“二战”前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的大众传媒文化焦点的转移,从“消费的偶像”转向了“生产的偶像”。
[21] 鲍勃·格尔多夫(Bob Gelsof),爱尔兰歌手、歌曲作家、演员和政治活动家。组织了1985年的非洲慈善演唱会和2005年的《现场八方》 演唱会。
[22] 例如,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所做的人身攻击性的评论。
[23] 八国集团(the G8),指现今世界八大工业领袖国联盟,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八个国家。1975年7月在法国的倡议下,逐渐形成八国集团首脑会议。2009年,G20国集团宣布该组织取代八国集团,G20峰会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24] 引自Violence: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