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3 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增加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这几个要素不是简单、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所谓教学模式,正是这4 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4 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因此,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要实现上述教改目标,就必然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是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它们具有以下5 个特性。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4)计算机的网络特性,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5)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可以看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
2.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理论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用来实际指导教学过程,为“如何教”及“如何学”提供具体处方的规定性理论。这门学科目前已发展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理论:一种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另一种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经过教育理论专家多年的努力,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已形成一套系统、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与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程的组织、管理与控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缺点是这种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显然,这种教学设计理论是直接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服务的。(www.xing528.com)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 应用的迅速普及,一种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在兴起并快速发展。这种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完全不同,它的全部理论、方法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即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而展开。这种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教师应围着学生转。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关于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各有优缺点,而它们的优势则刚好互补。因此,若将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恰当地结合起来,就可以为我们将要建构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双主模式”),提供比较全面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双主模式介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间,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要把“教师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而把两者的短处尽力避免。这就要求在基本保留“传递—接受”式教学活动进程的条件下,对这种“进程”加以认真的改造,即在此进程中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人机交互,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思考练习
一、思考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有几方面?
2.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有什么作用?
5.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二、实训题
通过网络搜索,了解美国的教育技术现状,和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做一比较,看看有什么差距,和同学们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