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老师关于自我的知识,其意象是上面提到的“教师应像妈妈一样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全面发展”,同时也生成了部分实践原则和实践规则,下面将从自我认同方面来具体阐释。
自我认同是教师对自己个性、品质、性格、素质等的认识和体认,对自我身份的认识,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等。比如,邱老师认为自己在实习学校是一个怎样的身份?自己对这一身份的体认,将导向何种行为?邱老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如何?这种认同感又将指导自己怎么做?
(1)实习前的自我认同
实习前,邱老师在自我认同方面的实践原则有:自己是一名准教师;热爱教师职业。
实践原则之一:自己是一名准教师。
实习前,曾经在学校做辅导老师的经历让邱老师认为自己只是一名准教师(Q—M—0910)。这一身份与学校的正式教师是有区别的,因为“在实习学校,学生觉得你只是实习老师,都不是特别怕你,觉得你像客人一样,很快会走,所以他们就没有把你当成真正的老师看待(Q—I—0914)。”在此实践原则之下,邱老师的实践规则是以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来协助班主任工作。
邱老师“从一位教师的角度严格要求自己,在上课方面要认真备课、试讲、好好上课,及时与同伴和指导老师交流;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多看看在职教师是如何做的(Q—M—0910)。”由于准教师身份的限制,邱老师难以全权对班级进行管理,更多的是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部分工作。
实践原则之二:热爱教师职业。
邱老师认为尽管当教师不是特别轻松,但她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在小学受教经历的影响下,邱老师更倾向于当一名小学老师,因为从前的小学老师给邱老师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记得上学那会,老师会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以后想做什么呀?’那时我就想当老师,觉得当老师挺好的,但是为什么要当老师,当老师有什么好的,我也说不清楚(Q—I—0913)。”大学三年来与孩子们的频繁接触更让邱老师对教师职业充满了向往。
“我从小就想当老师,我觉得自己也能当一个好老师。我自己学的是小学教育专业,而且在平时的交流中和学生接触比较多,比较喜欢孩子,我的性格也适合做老师,毕业后我的第一选择也是教师这个职业(Q—I—0913)。”
(2)实习中的自我认同
实习中,邱老师的自我认同更为清晰,此时的实践原则是:自己是学生与教师的结合体;更加喜欢教育事业。(www.xing528.com)
实践原则之一:自己是学生与教师的结合体。
实习中,邱老师感觉自己是学生与教师的结合体,须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切换,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此实践原则之下所生成的实践规则有:协助班主任工作;不断转换角色以应对情境。邱老师前一项实践规则的做法与实习前类似,不再赘述,以下叙述第二项实践规则。
在实习场景中与师生接触后,邱老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更全面了,因而能不断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情境要求。
“我觉得(自己)这个角色挺复杂的,一方面对实习学校,特别是对那些老师来说,我们是实习学生,他们没把我们当成真正的老师;另一方面,低年级的学生眼里我们还是实习老师,跟真正的老师不一样,所以,他们不会特别听话;我们在学校(所上大学)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但是到了实习学校,成为了老师,就要有为人师表的样子,不能再觉得自己是个学生,要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要求自己,这种角色的转变给人一种特别复杂的感觉(Q—I—1028)。”
实践原则之二:更加喜欢教育事业。
经过实习后,邱老师更加坚定了对教师职业的追求,“在上大学之前就想成为老师;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第一选择还是当老师(Q—I—1027)。”
下面是邱老师的一篇反思日记《实习后的回忆》,真实地反映了邱老师经过实习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我们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结束了这段难忘的实习生活,最后一天孩子们都很不舍,一有机会就抱住我们求我们不要走。
很多孩子亲手准备了自己做的贺卡给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幸福。最后走之前我们把手机号给了孩子们,晚上回到学校就接到了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的电话,他是一个不按时写作业,总被留下来订正作业的孩子,也是班里的宝贝,我实习第一天接到李老师的任务是放学后看着这个孩子,不能让他溜了,但是转眼他就不见了,害得我很不好意思面对李老师,还好后来他自己又回来了,让人又喜欢又无奈。他是第一个打给我的,用稚嫩又带着沮丧的声音告诉我他想我了,不想让我走,过了一会儿又满心欢喜地和我说,老师“每日一表扬”上面终于有他了,开心地和我分享了他的快乐;挂下电话后其他小朋友也陆续打来了电话,听着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诉说着思念,真的好幸福。有这么多孩子用心的记着我们,实习再苦再累都值得。
孩子们,老师有机会一定会去看你们的。我会永远记得你们这群调皮捣蛋的小机灵鬼,虽然你们有时候让老师很无奈,但是老师从来没有真的生过你们的气,我只想告诉你们:老师也想你们,二(5)班的孩子们(Q—R—11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