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一定对《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知之甚详。课文选自随军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讲述的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作者在众多的告别场景中,重点选取了三个最具代表性的镜头,集中表现了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这样一篇生动形象、感人肺腑的好文,却令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望而止步,又爱又恨!因为在各级各类语文教学大赛中,这篇课文被无数名家大师公开讲授过,更是被实施过多种教学手段,运用过多种教学方法。所以自认没有一定水平的语文教师是绝对不会选择这篇课文来挑战自我的!
然而,窦桂梅老师的一堂《再见了,亲人》公开课却仿若一股清流注入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再一次感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海无涯,教育小舟永远在航行!
三月,春寒料峭,浙大礼堂却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窦桂梅老师在上课伊始并没有忙着讲解课文,她先请学生向台上台下的老师问声好,向她这个讲课人问声好,鼓励学生用灿烂的笑脸面对老师、面对同学、面对学习。接着她问学生知不知道今天上课老师的姓名,引导学生对着自己,对着同桌分别说三句话:
“我很棒!”
“我真的很棒!”
“我真的真的很棒!”
霎时,孩子们站直了,这三句正能量的自我肯定让每个孩子充满了自信!窦老师抓住契机用一句“我们大家都很棒!”的导语将全体学生精神抖擞地带进了课堂。被调动起了情绪的学生也随着她的板书“亲”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棵树,树旁边站立一人在观察这棵树,同时动漫在留白处演示了“亲”字从甲骨文开始到现代简化字的演变过程。窦老师用直观的影像追溯出了“亲”字的文字来源:“我们的祖先在看到了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就想到了树木高高立,枝壮叶儿绿,土里的树根给予树干枝叶营养才使这棵树枝繁叶茂、高大挺拔!于是创造出最初的‘親’,后来一点点简化为现代的这个‘亲’。现在我们用‘亲’字来说明那些有血缘关系的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亲人。”
窦老师从“亲”字起源开始娓娓道来,引出了“亲”字的原义及几种引申义:人们把有血缘关系的人称为自己的亲人,也把没有血缘关系但关心爱护自己的人称为亲人;把不顾自己生命去挽救别人的人称为亲人,也把同一个祖先、同一个国度传递温情的人称为亲人!
“跨越国度,放眼世界,这个世上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我们关心帮助的人,我们帮不帮?”孩子们被吸引住了,孩子们入情入境了!
“帮!”
“我们要帮!”(www.xing528.com)
别说是身处窦老师身边群情激昂的学生,就是台下听课的我也不由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悲壮画面,耳边回旋着战场上传来的隆隆炮声……我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跟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毛岸英等志愿军战士一起来到了朝鲜战场上,与朝鲜军民一起并肩战斗,浴血奋战。在这场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当战争终于胜利,当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当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要回国,大娘、小金花、大嫂哭了!火车站送别的人们哭了!朝鲜人民哭了!他们说:“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他们在站台上说再见了,亲人!手拉着志愿军战士的手说再见了,亲人!志愿军登上了火车,朝鲜人民还在说再见了,亲人!火车已经开走了,他们仍在说再见了,亲人!
不用老师组织课堂纪律,不用喊“一二,开始”,学生们自动自发接读,师生衔接自然,对答如流,真情款款流露。
我聆听过众多名家名师讲授此文,但这种新颖的讲课方式,用释字义的方式引出全文的讲课方式,还是第一次听到,更让我第一次震撼地领略了汉字的魅力。窦老师渊博的学识、机智的课堂应变能力、睿智的语言感染力,征服了在场听课的每一个人。整个会场只有孩子们群情激昂的读书声、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声及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抢答声。窦老师的声音清晰而有磁性,孩子们回答的声音也很大,但很奇怪,这么大的声音不但不显嘈杂,反而衬托出这个万人会场的井然有序和台下听众的鸦雀无声。开始我低着头一字不漏地记着窦老师的讲课过程,后来被师生的精彩对答吸引抬起了头。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人也越来越投入,为了听清窦老师说的每一字每一句话,我的身体不断前倾再前倾。此时早已忘了记笔记,思绪不停地随窦老师的课堂思路而飞扬,有几次甚至主动举手想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窦老师的这堂《再见了,亲人》,可谓是旧瓶装新醋,新翻杨柳枝。一篇传统的老课文,被窦老师在继承中超越了前人,讲出了新意。特别是最后的升华诵读,更是读中有悟,悟中再诵,诵中入情有景。窦老师优美动人的启智引导语如点水燕子跃出的音符,拨动着孩子们情感的六弦琴,弹出了一曲燃情课堂的真我曲调!
谁说旧文无新意,只因不是有心人。
课程结束,我久久回味,余情未了。这节真正弘扬和彰显学科个性的语文公开课,在我教学生涯中留下了浓重一笔。窦老师大气深邃的教育理念,气势恢宏的课堂风采令我神往无限,难忘至今。
古有一字之师,而我俨然就是一课倾情。从这一课之后,我更加潜心研究教学,不断学习提高,以期完善自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