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因素对学术正义的冲淡与追求

社会因素对学术正义的冲淡与追求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因素中的人情社会、关系社会融入大学学术场域,无疑会对学术不端行为问责造成阻力,如下两个案例揭示了其中的原因所在。校方介入调查,经过核查证实,赵某的论文与网络举报提供的论文资料确实属于同一篇论文,存在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的不端学术行为。目前,赵某已经表示自己做错了,正在积极配合学校调查,而金某表示与赵某达成和解,不再追究赵某侵占自己论文一事。

社会因素对学术正义的冲淡与追求

大学社会发展积淀下来的产物,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大学场域中的知识生产由原本的塑造精神指向、“为知识而知识”的崇拜形象转向兼具跟上时代诉求的“为社会而知识”与“为知识而知识”的双重形象,[8]不断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逐步走出了“象牙塔”模式,走向了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这一变革虽发挥了一定的正向功能,但与此相呼应的是,大学也越来越依附于社会,受其影响较大。社会转型包括社会体制、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形态的变革。[9]在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向多元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之际,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形成了与市场接轨的社会体制,催生了人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的转型。与此相生,社会转型给大学学术不端行为问责带来了诸多影响,学术与社会交织在一起,社会中的人情关系、“得过且过”的面子治理方式夹杂在学术不端行为问责中,侵染了学术场域中学术人对学术正义的追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术不端行为问责的效果与效率

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从历史视角分析1900年的大学时曾指出,“大学受外部社会的影响,内部存在方式——即追求和获得严肃知识的存在方式——的外部官僚和政治影响逐步扩大……大学或至少是它们的某些成员,想尽量做到八面玲珑,对外部世界更讨好、更随和,更专注改变外部世界存在的条件。而对保持自身作为一个承担着改进有秩序的知识和价值判断的核心的社会机构,则关注得不够。”[10]从希尔斯的这段论述中,我们深知外部社会因素注入大学场域是对大学场域自治发展所带来的阻滞与干预,大学虽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获得绝对的独立自主,但也需要坚守大学场域内自身的惯习运行逻辑,规避来自社会外界的压力。社会因素中的人情社会、关系社会融入大学学术场域,无疑会对学术不端行为问责造成阻力,如下两个案例揭示了其中的原因所在。

案例4-1 西南交通大学某副校长抄袭论文被取消博士学位论文的处理[11]

早在2007年,《成都商报》曾报道了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某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涉嫌严重抄袭他人论文,经研究者举报:黄某发表过的《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粗糙集灰色聚类评价》第三部分:粗糙灰色聚类法的原理及计算步骤,这是支撑其论文的核心计算方法,结果其核心内容跟别人的一模一样,单单这一点就可确认他是抄袭。举报者还称,很多部分的文字基本上也是照搬人家的段落,只是在行文上有所改动,他们大部分的抄袭属于基本逐字复制,或者故意改写其他作者论文中的部分内容,但学校并未对外公布对他的处理结果。两年之后,由7人组成的举报组向西南交通大学举报黄某的博士论文第四章涉嫌严重抄袭,之后学校举行了关于黄某博士学位论文审查的通报会,参会的几名教授称,通报会非常简单,只持续了20多分钟。校方在通报中称,学校学术委员会是2007年12月正式接到举报材料的。随后,校方立即展开相关调查工作,严格按照学术问题处理程序,先由学校研究生院组织校外“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家匿名评审。之后,学校学术委员会又邀请了国内外公认的同行专家,对此再次进行判定。经过一年多细致缜密的工作,专家组对黄某学术不端问题的性质进行了投票表决。最终的处理结果:黄某的博士学位论文第四章抄袭事实成立,撤销其博士学位,撤销导师指导资格,保留副校长职位、仍可留校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www.xing528.com)

案例4-2 遵义师范学院某副教授被举报抄袭本科生论文遭解聘[12]

2016年8月5日,安庆师范学院(现安庆师范大学)2008级毕业生金某发现自己本科毕业论文被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赵某完全照搬复制过来发表在2013年第3期的《遵义师范学院学报》上。金某将自己的毕业论文(拟写论文提纲、开题、初稿以及最终定稿)接受老师指导的邮件全过程都截图发在了朋友圈中,举报赵某抄袭、剽窃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论刘震云官场小说的批判性》,引发大量网友的关注与评论。经中国青年报在线记者对赵某的采访,赵某承认了自己为了评职称花了3000元买了中介机构的论文。校方介入调查,经过核查证实,赵某的论文与网络举报提供的论文资料确实属于同一篇论文,存在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的不端学术行为。学校对赵某做出处理决定:解聘其副教授职务;对该论文宣布撤稿,并登报声明注销;终止、撤销其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两年内取消其项目申请资格。目前,赵某已经表示自己做错了,正在积极配合学校调查,而金某表示与赵某达成和解,不再追究赵某侵占自己论文一事。

上述两个典型的高校处理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引发我们思考两点:第一,同是学术论文抄袭,但两者得到的处理结果却是有轻有重。作为副校长的黄某,之前举报人占有足够的证据举报黄某涉嫌学术抄袭,西南交大为何没有公布处理结果?在审理黄某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案件时,为何程序如此简单、仅用了20分钟,而且前来旁听的教师被拒之门外?第二,赵某受到了来自学校给予的解聘副教授等处分后,举报者又与其达成了和解,并不再追究赵某侵占自己论文一事?归根结底,与我国人情关系社会密不可分。人情是传统中国社会强调家族制度的直接体现,往往与社会关联在一起。“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由于地方性的限制所导致的‘熟悉’成为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13]费孝通所言的“熟人社会”即是亲缘、血缘、地缘与关系缘交织在一起的人情大于理性的社会,社会结构定格在“差序”空间范围内,以“关系”和“面子”为原点在私人利益的调和之下汇集成社会关系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