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成果: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学的探索

研究成果: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学的探索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学研究由于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性质而拥有了本土化的特征。目前国家文化发展需要研究中华民族体育的跨文化问题。对民族文化来说,民族体育是载体,能够对民族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反映。中华民族体育和民族历史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民族历史文献,才能更好地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

研究成果: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学的探索

(一)民族传统体育民族学的研究领域

1.民族传统体育民族学研究的理论

民族体育基本理论能够指导民族体育的相关研究,具备根本性、普遍性和稳定性。但由于体育这种实践活动过于复杂,功能、层次、序列和目标都十分多样,所以对于其外延和内涵,人们都有各自的见解。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民族体育的基本理论研究中。民族体育学科的发展受民族体育研究的限制,这是因为这一研究并不具备明确的研究任务和对象,所以研究应当以民族体育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另外,民族体育研究也可以从民族体育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和研究任务等方面获得理论支撑。

民族学研究由于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性质而拥有了本土化的特征。民族学最初产生于西方,而后传到中国社会,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这一过程改变了民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此外,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和任务等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对民族学理论进行充分应用。例如,从民族国家建设和民族关系的层次出发,开办民族传统体育大会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提升到学科定位政治功能的层面上。总之,民族体育科学发展将会在这一理论研究下获得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2.民族传统体育的跨文化研究

所有的文化都应该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各个民族的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问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许多民族体育项目也在这一悠久的历史中诞生。目前国家文化发展需要研究中华民族体育的跨文化问题。

一方面,要想更好地推动民族体育的发展,就要在对民族体育进行研究时从文化相对论进化论等理论视角出发,并对民族跨文化比较方式进行良好应用。在对跨文化民族体育进行研究时,可以对域外体育和中华民族体育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研究,其中包含的内容众多,有中外民族体育等文化内涵、传承方式、项目特征、价值理念和组织形式等。对体育文化进行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的研究,对中外体育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中华文化推广至全球。

另一方面,在研究中华民族体育的跨文化方面,可以对民族体育项目的民族和地区差异进行比较。例如,以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民间舞狮,其中包括对东南与中南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中国武术和传统舞蹈等项目之间的关系等的研究。在这样跨类别、跨民族、跨项目和跨区域的跨文化研究过程中,对不同民族体育项目文化的历史融合轨迹进行探究,可以为民族体育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丰富的思路。

3.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研究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现象,能够引导人类的发展。对民族文化来说,民族体育是载体,能够对民族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反映。

中华民族体育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多种形式。民族体育的发展应当促进时代价值和文化规律的发掘,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服务,同时还要应用民族学的方法理论,从民族学视角出发来研究我国的民族体育。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自信、民族文化多样性、全民健身、民族经济、文化话语权和国家形象塑造等多方面的关系。

(二)民族传统体育民族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文献方法

历史学研究中,研究和利用历史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历史文献研究方法也是研究民族学时常用的。人类社会不仅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民族学的研究对象,二者都想从中发现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的。但它们会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历史文献。从时间来说,历史学和民族学分别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代。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学是在文献中知道了历史的真相。因此,民族学则是在解读文献的过程中找到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可以发现民族体育民族学研究和民族学研究有着类似的特征。

中华民族体育和民族历史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民族历史文献,才能更好地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在民族体育的研究过程中会常常用到历史文献研究法,在采用历史文献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划分出文献的范围和种类。与民族体育相关的内容基本都是民族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节日等。因此,官方保存的档案、史书、人物传记、典章、地方专史类的方志以及家谱等都属于民族体育历史文献的范围。民族学和历史学对于历史文献法的利用存在着差异,因为民族学往往会采用历史溯源法,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从而对出现在当前社会中的现象做出解释,找到和其有关的历史渊源。

因此,现实性是收集和整理民族体育文献过程中所展现的特征。例如民族体育和惠及民生、文化多样性保护以及文化认同之间的问题等。此外,为了让民族体育的研究效率更高,电子数据库、专著、各种报纸、杂志以及研究成果等都是可以搜集的历史文献。最后按照顺序整理好这些文献,为之后的研究打好基础。

在考证民族体育历史文献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去伪存真。古代社会中的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人们不能充分认识世界,所以很多记载民族体育的文献都充满了偏见,因为主观意识太强,有的还是错误的。因此,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文献,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可信的,可以将那些虚假的、荒谬的文献淘汰。此外,在考证民族体育历史文献之后就要分析这些文献。在揭开历史真相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分析文献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将各种文献相结合,从整体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民族体育。

2.跨文化比较方法

跨文化比较方法指的是对比研究多于两种的社会文化。跨文化比较分为广义的跨文化比较和狭义的跨文化比较。跨文化比较研究法从出现民族学的那一刻起就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利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一民族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各种研究。换句话说,整个民族学研究都可以使用跨文化比较法。广义的跨文化比较指的是民族学中全部的比较研究。而默多克等学者构建的利用统计分析手段的方法则是指狭义的跨文化比较。民族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对民族资料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从结构主义者的角度看,某种理论或假说并不是跨文化比较的基础,它只是能够对人类文化的基本结构进行解释” [11]。对已有假说的阐释也是建立在对各种社会文化的考察之后进行的,并非利用比较研究对某种法则或理论进行概括。

在使用跨文化比较法之前,要先对各种文化进行研究,以其为样本对人类的假设进行验证。在民族体育的研究过程中使用跨文化比较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民族体育的发展。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体育,而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所以便会形成各不相同的社会结构特征。

通过对比和研究各个民族的民族体育能够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结构特征,这能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有56个民族,幅员辽阔,民族体育则充满了地域性特征。例如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体育、西南地区的民族体育、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民族体育、中南与东南地区的民族体育。通过比较各个民族、地域和民族体育项目之后能够发现不同民族所展现出的文化特征,并以此对每个民族的风土人情进行充分了解。(www.xing528.com)

普遍性事物也是民族学跨文化比较的研究重点,侧重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默多克的跨文化比较法则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观点。他提出,民族学比较研究的对象既可以是几个民族之间,也可以是整个人类社会,比较研究的文化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种文化一起的。[12]

跨文化比较法还可以用于对比中华民族体育和域外体育,以便于对其进行研究。在体育全球化这个大趋势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体育文化的重大影响,非常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因此,站在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上,同时为了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中西体育文化进行对比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既能够推动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还可以取长补短,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3.实地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指的是接受过专业培养的民族学工作者利用住居体验、直接观察和访问的方式到各民族地区获取最前沿资料的过程。要想获取资料就必须进行实地调查,于是实地调查法也就成了民族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马林诺夫斯基在20世纪上半叶创立了“参与观察”的方法,这是对实地调查方法的创新。民族学者与要调查的民族社会相融合,同时尽量和这个民族建立友谊,从而获取最真实的资料。在民族学研究中,实地调查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我国民族学从成立伊始就使用这种方法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民族学家立足于我国真实的社会情况同时采用实地调查法,这种方法在我国的民族调查和识别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体育,这与其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民族体育的研究少不了实地调查法。而参与观察、个别访问以及自传调查等都是实地调查法常用的方法。[13]

参与观察法指的是直接参与到被研究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又被划分为两种,一种方法是完全参与,指的是观察者在研究民族体育的过程中通过完全参与法切实地融入被研究者的生产和生活中。研究者首先要详细地观察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真正地融入进去,必要时可以多人之间进行合作,通过不断地观察尽量做到全面和深入。观察者在当地居住的时间要大于一年,会说当地语言,融入当地的生活中,把自己作为一名当地人。特别是一些民族体育的组织结构非常严谨,同时有着严格的传承制度。这时若想获得真实的资料,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是否让被研究者知道真实的情况。另一种方法是完全观察,指的是“研究者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被研究者的生产和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例如节庆体育等民族体育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对其整个过程进行细致地观察。总而言之,研究者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

个别访问法指的是和当地的调查对象进行零距离的交流,获得真实的资料。个人和团体都能够成为访问对象。访问可以采取正式的形式,双方约定好时间,将访问的提纲和内容按照研究需要准备好,以方便研究资料的获取。也可以采用聊天的形式进行访问,为了将访谈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可以使用录音、笔记以及录像等方式。当对方提出观点时,不可以进行批评和反驳,也不能随意中断访谈,或是从自身的主观出发影响访谈内容,这样都会对材料的真实性产生很大影响。

自传调查法指的是完整地记录一个人的生平经历。在调查个人的过程中,除了能够将个人在民族体育历史中的情况体现出来,还可以将民族体育的发展展现出来。例如通过调查某武术大师,能够得知其在日常中与武术的种种联系。自传调查法要求处理好和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尽量与其成为朋友,这样才能挖掘出更多的资料,不过这也是难度所在。

在使用实地调查法之前要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明确研究的主旨,列出大纲;其次,对调查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交通、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充分了解;最后,提前准备地图、录音笔、纸、笔、证件、记录表格、生活用品以及礼品等,在民族体育的研究中,口述史、推理演绎法等都是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当下的学科逐渐相互融合,民族体育民族学通常会使用各种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者为了更好地研究民族体育,可以结合实际,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进行。

(三)民族传统体育民族学的研究进展

1.民族传统体育民族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人类社会中,体育是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之一,不同民族所展现的文化特征是存在差异的。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这些民族让中华民族体育变得多姿多彩,其展现出的特征不仅有文化性,还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华民族体育的过程中,常常会通过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起源、价值、文化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

20世纪初,民族体育得到了政府的广泛关注,虽然当时对民族体育的研究并没有从民族学的角度进行,但这也让我国民族体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学者逐渐关注起体育和民族学,以白晋湘、谭华、饶远、胡小明、陈青、王岗以及倪依克等为代表的学者开始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对民族体育进行研究。他们在研究我国民族体育的过程中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的,带来了非常喜人的研究成果,这很好地促进了民族体育的发展。然而,虽然民族学理论已经被我国学者应用在民族体育的研究中,但直到现在对于民族体育在研究过程中使用民族学理论也没有成熟的系统。

2.民族传统体育民族学的研究成果

白晋湘等学者在研究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就使用了进化论的观点,认为“每个民族在悠久历史中创造出的传统体育文化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14]“中西体育文化其实是一种相同的文化,但在每个发展阶段中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征,这种差异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农业和工业两种文化形态上的不同”[15];刘壮和戴晓敏的研究方向是民族体育观念发生的变迁,提出“随着全球发展多元文化的趋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得到的关注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这是由于中西方中心论和进化论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6];基于文化诞生的中西方体育是胡小明与倪依克的主要研究方向,认为“中西方体育分别诞生于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之中,发展的环境各不相同,所以特性也是截然不同的,但它们之间依然能够相互学习和借鉴”[17];邱丕相等学者对中国武术套路具备的文化学特征的研究是从六个方面进行的,即“技术指标、动作性质、文化意蕴、价值追求、审美情趣、民族习性”[18]

上述这些成果对于民族学理论的研究都是从进化论的角度进行的,这从理论上支持了中华民族体育民族学的研究。

此外,有些学者用播化派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例如饶远对于亚洲民族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研究是通过文化圈理论进行的,在调查了亚洲的武技和体育之后提出“充满传奇色彩的古代东方文明在亚洲体育文化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在民族文化和价值等方面完全不同于西方体育”[19];白晋湘等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之间的历史渊源,提出“在民族文化中既包含了中国传统体育,也包含了民族舞蹈,它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珍宝,尽管当下它们所处的社会活动模式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它们之间仍是以吸纳、分化、交缚和共生的关系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和前进的”[20];陈帅等学者的观点是:“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让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都充满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为构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根本来说社会基本的结构和特征都存在于这个小型社会中”[21];田文波和王岗通过对比分析中西体育文化得出了“中西方体育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走的是战争和娱乐两种完全不同的道路,中西体育讲究的是愉悦和胜负,而文化所展现出的特质则是内敛和张扬的”[22]。这些研究成果都能够展现出文化圈的理论,同时也都说明中华民族体育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所处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

我国学者一直将中华民族体育的研究视角放在历史学上。李延超等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发生机制的研究是站在人文地理的角度进行的,提出“傣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为其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其中,诞生这一文化的关键因素就是傣族的‘水文化’,而傣族‘水文化’也因为民族体育而得到了完善和充实,二者之间可以实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23];苏肖晴和谭华的观点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原生形态,另一个是从原生形态发展到次生形态,但都具备一个特征就是都有独特的地域性,而且和与之相联系的传统文化有着同质性”[24]。对民族体育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站在生存方式、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等不同的角度进行,非常有助于完善民族体育理论。

我国学者在研究民族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文化特征以及产生机制的过程中,所用的理论更加倾向于历史功能学派,对民族传统体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所处的地位进行了充分发掘。例如芦平生在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之后提出“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社会稳定、增强国民素质、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复兴是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的价值”[25];杨建营和邱丕相提出:“武术发展的重点应该在于武术教育,对民族文化不断地发扬和传承,对武术教育体系进行革新,使其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渠道;对外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重要象征,同时承载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实践”。[26]饶远等学者对于民族体育政策的研究,提出“其中所展现的思想和理念重点在于增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27];白晋湘提出“我国的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以及公共职能都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进行强化”[28];不少研究成果都体现出,民族体育的发展必须要和国家发展一致,不仅要为国家树立良好的形象,还要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民族的团结。只有这样,民族体育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始终充满生命力。

虽然上述这些成果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民族学理论可以用于对民族体育的研究,但播化论、进化论以及文化相对论等都成为了不少学者的理论依据,这些都为民族体育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