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建好后需要有人住,人要住着舒适,与房子布局合理、房内设施有机协调有关。口腔的静态控制亦是为美化字音提供良好环境的。在静态控制学习中,将发音过程相对简单的声母结合起来一起掌握,更符合“训练”与“目的”之间关系的处理原则。
普通话声母分为两大类:辅音声母和零声母。不同的辅音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不同的零声母是由不同的舌位(着力点)高低、前后(口腔开度)及唇形(圆展)决定的。对于追求艺术发声的初学者来说,认真领会每一个声母发音要领,稳定掌握口腔的静态控制,准确处理声母与口腔静态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进入专业基础学习的第一步,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零声母是由舌面元音承担的。零声母在发音阶段,口腔的通道接近于开放或全开放,气流通过时只产生极轻微的摩擦,有的音甚至没有摩擦。普通话语音里有7个零声母音。其实,所有字腹和大部分韵母也是由元音承担的。之所以将舌面元音作为零声母的角色放在本章节中(并且在最前面)进行学习,原因之一:口腔的静态控制学习必须有语音作为基础。由于零声母在发音中要起到声母的作用,因此,“起音”时唇舌的力度较之承担韵母的发音要强,有利于唇舌肌肉的收束感及紧张度的形成。原因之二:元音发音的特点之一是“起音”与“落音”唇舌静态不变,这样也便于口腔静态控制的掌握。原因之三:承担零声母的7个舌面元音都将在韵母中承担韵腹(音节中承担字腹)的任务,在专业训练中,6个舌面元音叫“六根柱子”(ê的任务较小),也就是说,6个元音是“立腔”之本,所以,在此首要学习,也有利于下一章(口腔与韵母)的掌握。
普通话语音里有4个开元音,作为零声母发音时舌位的肌肉相对紧张,喉部也形成一定的喉塞音[ʔ]。因为这几个元音相对口腔开度较大,故称为开元音零声母,在语音学里也叫“喉音”。
1.央低不圆唇开元音零声母——ɑ[A]
图5-13 ɑ发音示意图
图5-14 o发音示意图
图5-15 e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呈瘦长形收束在下齿内侧并低于下齿;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保持一个小拇指粗细的开度,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振动声带发音时,舌着力点(舌位)在“央低”。从“起音”到“落音”舌(尖)与口腔等发音器官保持力度与稳定。例如,啊、阿。如图5-13。
2.后半高圆唇开元音零声母——o[o]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呈瘦长形收束在下齿内侧;牙关打开,想象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小拇指粗细的开度,实际保持有一个筷子头粗细的开度;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双唇(口轮匝肌)呈“一”字形向唇中央集中,横向聚合到半开的圆形并现褶皱,面部肌肉成对抗状态;气流振动声带发音时,着力点在舌后部和唇中央(即舌位为“后半高圆唇”)。从“起音”到“落音”唇、舌(尖)与口腔等发音器官保持力度与稳定。例如,喔、哦、噢。如图5-14。
3.后半高不圆唇开元音零声母——e[ɣ]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呈瘦长形收束在下齿内侧;牙关打开,想象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小拇指粗细的开度,实际保持有一个筷子头粗细的开度;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振动声带发音时,舌着力点(舌位)在“后半高”,从“起音”到“落音”舌(尖)与口腔等发音器官保持力度与稳定。例如,鹅、额、俄、恶、饿、厄、鄂、愕、娥、扼、遏。如图5-15。
图5-16 ê发音示意图
4.前半低不圆唇开元音零声母——ê[ɛ]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呈瘦长形收束在上下齿内侧,舌体前部处于口腔的半低位置,舌体中部两侧紧靠上磨牙内侧;牙关打开,想象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小拇指粗细的开度,实际保持有一个筷子头粗细的开度;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振动声带发音时,舌着力点(舌位)在“前半低”,从“起音”到“落音”舌(尖)与口腔等发音器官保持力度与稳定。例如,欸。如图5-16。
普通话语音里有3个元音,在作为零声母发音时舌位及唇部的肌肉要相对紧张,形成一定的擦音,称为半元音零声母,在语音学里也叫“通音”。
1.前高不圆唇半元音零声母——i[i]
图5-17 i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呈瘦长形收束在上磨牙内侧,舌面前中(正中沟)接近硬腭前部(有一定空隙);牙关打开,想象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筷子头粗细的开度,实际保持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齿不接触;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振动声带发音时,舌着力点(舌位)在“前高”,从“起音”到“落音”舌(尖)与口腔等发音器官保持力度与稳定。例如,依、仪、椅、意。如图5-17。
2.前高圆唇半元音零声母——ü[y]
图5-18 ü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呈瘦长形收束在上磨牙内侧,舌面前中(正中沟)接近硬腭前部(有一定空隙);牙关打开,想象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筷子头粗细的开度,实际保持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齿不接触;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双唇(口轮匝肌)呈“一”字形向唇中央集中,横向聚合并现褶皱,面部肌肉成对抗状态;气流振动声带发音时,着力点在舌前部和唇中央(即舌位为“前高圆唇”),从“起音”到“落音”唇、舌(尖)与口腔等发音器官保持力度与稳定。例如,淤、鱼、雨、玉。如图5-18。
3.后高圆唇半元音零声母——u[u]
图5-19 u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呈瘦长形;牙关打开,想象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小拇指粗细的开度,实际保持有一个筷子头粗细的开度;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双唇(口轮匝肌)呈“一”字形向唇中央集中,横向聚合并现褶皱,面部肌肉成对抗状态;气流振动声带发音时,着力点在舌体后部和双唇中央(即舌位为“后高圆唇”),从“起音”到“落音”唇、舌(尖)与口腔等发音器官保持力度与稳定。例如,呜、无、舞、雾。如图5-19。
由于辅音发音没有乐音成分,单发本音不便听觉判断,因此小学进行声母教学时,常常通过声母加单元音(呼读音)的办法让学生感受声母,比如:bo、po、mo、fo、zi、ci、si、de、te、ne、le、ɡe、ke、he、zhi、chi、shi、ri、ji、qi、xi。这样既练习了声母,也通过不同的元音搭配给声母分了类。考虑到“ɑ”音的口腔开度大,使用频率高,为便于口腔静态控制的掌握,同时增强“ɑ”音的舌体力度,在此的所有辅音声母发音中,均加“ɑ”音发音,并针对每一个辅音声母的发音位置、唇舌变化,按照由外而内、由前到后、由下向上的顺序进行学习:bɑ、pɑ、mɑ、fɑ、zɑ、cɑ、sɑ、dɑ、tɑ、nɑ、lɑ、zhɑ、chɑ、shɑ、rɑ、jiɑ、qiɑ、xiɑ、ɡɑ、kɑ、hɑ。要特别强调的是:辅音发音示意图里舌体上的“虚线”表示辅音发音结束后“央低不圆唇元音ɑ”的舌位(bɑ、pɑ、mɑ、fɑ在双唇构成阻碍时舌位始终保持为央低不圆唇ɑ,因此无须虚线)。发音要领中很多要求相同,关键在于准确掌握每个音素和音位之间的细微差别。
普通话辅音声母有3个双唇音。
图5-20 b(ɑ)发音示意图
1.双唇阻不送气清塞音b[p]与ɑ相拼:bɑ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收束,口腔内保持ɑ的舌体力度与牙关开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双唇(唇匝肌)呈“一”字形向唇中央集中,横向闭合并现褶皱,双唇内缘构成阻碍,面部肌肉成对抗状态;气流(辅音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冲击阻气的双唇,并有控制地横向打开,解除阻碍;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呈现ɑ的口腔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双唇横向有控制地由聚到开,牙关开度与舌体力度不变。例如,八、拔、把、爸。如图5-20。
2.双唇阻送气清塞音p[p‘]与ɑ相拼:pɑ
图5-21 p(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收束,口腔内保持ɑ的舌体力度与牙关开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双唇(唇匝肌)呈“一”字形向唇中央集中,横向闭合并现褶皱,双唇内缘构成阻碍,面部肌肉成对抗状态;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冲击阻气的双唇(气流较强),双唇有控制地横向打开,解除阻碍;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呈现ɑ的口腔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双唇横向有控制地由聚到开,牙关开度与舌体力度不变。例如,啪、趴、爬、怕。如图5-21。
3.双唇阻浊鼻音m[m]与ɑ相拼:mɑ
图5-22 m(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收束,口腔内保持ɑ的舌体力度与牙关开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双唇(唇匝肌)呈“一”字形向唇中央集中,横向闭合并现褶皱,双唇内缘构成阻碍,面部肌肉成对抗状态;气流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冲击阻气的双唇受阻,转从鼻腔流出,双唇有控制地横向打开,解除阻碍;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呈现ɑ的口腔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双唇横向有控制地由聚到开,牙关开度与舌体力度不变。例如,妈、麻、马、骂。如图5-22。
普通话辅音声母只有1个唇齿音。
图5-23 f(ɑ)发音示意图
唇齿阻清擦音f[f]与ɑ相拼:fɑ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收束,口腔内保持ɑ的舌体力度与牙关开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双唇(唇匝肌)呈“一”字形向唇中央集中,上齿尖接近下唇内缘构成阻碍,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面部肌肉成对抗状态;气流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再从齿与唇的间隙摩擦通过,上齿(上唇)与下唇有控制地横向打开,解除阻碍;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呈现ɑ的口腔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双唇横向有控制地由聚到开,牙关开度与舌体力度不变。例如,发、罚、法、珐。如图5-23。
普通话辅音声母有3个舌尖前音。
1.舌尖前阻不送气清塞擦音z[ts]与ɑ相拼:zɑ
图5-24 z(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背,并完全闭塞构成阻碍;舌体收束(舌叶被动接触上齿龈,舌体两边被动接触上磨牙内侧),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磨牙不接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阻塞部位的舌尖与下齿背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气流从窄缝中摩擦挤出,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下齿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闭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示意图虚线为央低不圆唇ɑ舌位,以下相同)。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咂、杂、咋、扎。如图5-24。
图5-25 c(ɑ)发音示意图
2.舌尖前阻送气清塞擦音c[ts‘]与ɑ相拼:cɑ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背,并完全闭塞构成阻碍;舌体收束(舌叶被动接触上齿龈,舌体两边被动接触上磨牙内侧),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磨牙不接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阻塞部位的舌尖与下齿背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气流从窄缝中摩擦挤出(气流较强),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下齿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闭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擦、嚓。如图5-25。
3.舌尖前阻清擦音s[s]与ɑ相拼:sɑ
(www.xing528.com)
图5-26 s(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接近下齿背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构成阻碍;舌体收束(两边被动接触上磨牙内侧),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磨牙不接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从窄缝中摩擦挤出,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下齿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闭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撒、洒、卅。如图5-26。
普通话辅音声母有4个舌尖中音。
1.舌尖中阻不送气清塞音d[t]与ɑ相拼:dɑ
图5-27 d(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上齿龈(舌叶接触齿龈桥)完全闭塞构成阻碍;舌体收束(在上磨牙内侧),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筷子头粗细的开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冲击阻气的舌尖,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上齿龈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半开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搭、达、打、大。如图5-27。
2.舌尖中阻送气清塞音t[t‘]与ɑ相拼:tɑ
图5-28 t(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上齿龈(舌叶接触齿龈桥)完全闭塞构成阻碍;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筷子头粗细的开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冲击阻气的舌尖(气流较强),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上齿龈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半开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塌、沓、塔、踏。如图5-28。
3.舌尖中阻浊鼻音n[n]与ɑ相拼:nɑ
图5-29 n(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上齿龈(舌叶接触齿龈桥)完全闭塞构成阻碍;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筷子头粗细的开度;由于发音时要保持口腔的静态控制,所以软腭和小舌仍要保持上挺,但没有完全堵塞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振动声带后冲击口腔受阻,转从鼻腔流出,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上齿龈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半开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拿、哪、那。如图5-29。
4.舌尖中阻浊边音l[l]与ɑ相拼:lɑ
图5-30 l(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卷起抵住上齿龈后部的齿龈桥构成阻碍;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之间有一个筷子头粗细的开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到前部受阻,转从舌体两边流出,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齿龈桥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半开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拉、剌、喇、辣。如图5-30。
普通话辅音声母有4个舌尖后音。
1.舌尖后阻不送气清塞擦音zh[tʂ]与ɑ相拼:zhɑ
图5-31 zh(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翘起抵住齿龈桥(舌体两边被动接触上磨牙内侧)完全闭塞构成阻碍;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磨牙不接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阻塞部位的舌尖与齿龈桥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气流从窄缝中摩擦挤出,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齿龈桥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闭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扎、闸、眨、炸。如图5-31。
2.舌尖后阻送气清塞擦音ch[tʂ‘]与ɑ相拼:chɑ
图5-32 ch(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翘起抵住齿龈桥(舌体两边被动接触上磨牙内侧)完全闭塞构成阻碍;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磨牙不接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阻塞部位的舌尖与齿龈桥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气流从窄缝中摩擦挤出(气流较强),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齿龈桥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闭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插、查、衩、岔。如图5-32。
3.舌尖后阻清擦音sh[ʂ]与ɑ相拼:shɑ
图5-33 sh(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翘起与齿龈桥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构成阻碍(舌体两边抵住上磨牙内侧);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磨牙不接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从舌尖与齿龈桥之间的窄缝中摩擦挤出,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齿龈桥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闭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杀、啥、傻、煞。如图5-33。
图5-34 r(ɑ)发音示意图
4.舌尖后阻浊擦音r[ʐ]与ɑ相拼:rɑ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翘起与齿龈桥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构成阻碍(舌体两边抵住上磨牙内侧);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磨牙不接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振动声带后进入口腔,从舌尖与齿龈桥之间的窄缝中摩擦挤出,解除阻碍;舌尖(与舌体)迅速由齿龈桥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闭到开,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rā、rá、rǎ、rà(实际无此音,纯为训练)。如图5-34。
普通话辅音声母有3个舌面音。由于普通话舌面音在与ɑ拼合时必须有舌面元音i作为过渡,因此,在下面的舌面音发音中,唇舌变化较为复杂(属于复元音韵母)。
1.舌面阻不送气清塞擦音j[ʨ]与iɑ相拼:jiɑ
图5-35 j(i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与齿龈桥后(硬腭前部)完全闭塞构成阻碍(舌体两边抵住上磨牙内侧);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齿不接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阻塞部位的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齿龈桥后)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气流从窄缝中摩擦挤出,解除阻碍,此时舌体力度迅速由舌面前部的中央部位横向移动至舌面前部的两侧,同时气流振动声带发i音,瞬间舌体(力度)再由舌面前部的两侧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闭到开,呈现ɑ的开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家、夹、假、嫁。如图5-35。
2.舌面阻送气清塞擦音q[ʨ‘]与iɑ相拼:qiɑ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与齿龈桥后(硬腭前部)完全闭塞构成阻碍(舌体两边抵住上磨牙内侧);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齿不接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阻塞部位的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齿龈桥后)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气流从窄缝中摩擦挤出(气流较强),解除阻碍,此时舌体力度迅速由舌面前部的中央部位横向移动至舌面前部的两侧,同时气流振动声带发i音,瞬间舌体(力度)再由舌面前部的两侧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闭到开,呈现ɑ的开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掐、拤、卡、恰。如图5-36。
图5-36 q(iɑ)发音示意图
3.舌面阻清擦音x[ɕ]与iɑ相拼:xiɑ
发音要领:发音前,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接近硬腭前部(齿龈桥后),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构成阻碍(舌体两边抵住上磨牙内侧);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牙签粗细的开度,触觉感受上下齿不接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从窄缝中摩擦挤出,解除阻碍,此时舌体力度迅速由舌面前部的中央部位横向移动至舌面前部的两侧,同时气流振动声带发i音,瞬间舌体(力度)再由舌面前部的两侧向下齿龈(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口腔由闭到开,呈现ɑ的开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瞎、霞、侠、吓。如图5-37。
图5-37 x(iɑ)发音示意图
普通话辅音声母有3个舌根音。
图5-38 ɡ(ɑ)发音示意图
1.舌根阻不送气清塞音ɡ[k]与ɑ相拼:ɡɑ
发音要领: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根立起,与软硬腭交界处构成阻碍,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小拇指粗细的开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冲击阻气的舌根,解除阻碍,舌根(与舌体)迅速由软硬腭交界处向下磨牙内侧(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不动),口腔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旮、嘠、尬。如图5-38。
2.舌根阻送气清塞音k[k‘]与ɑ相拼:kɑ
图5-39 k(ɑ)发音示意图
图5-40 h(ɑ)发音示意图
发音要领: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根立起,与软硬腭交界处构成阻碍,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小拇指粗细的开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冲击阻气的舌根(气流较强),解除阻碍,舌根(与舌体)迅速由软硬腭交界处向下磨牙内侧(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不动),口腔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喀、咔、胩。如图5-39。
3.舌根阻清擦音h[x]与ɑ相拼:hɑ
发音要领:颧肌上提,唇齿相依,双唇自然打开呈“一”字形,上齿微露,下巴放松;舌尖抵住下齿龈,舌根立起接近软硬腭交界处,形成一个狭窄的缝隙构成阻碍,舌体收束,牙关打开,上下磨牙之间有一个小拇指粗细的开度;同时软腭与小舌上挺,堵住鼻腔通道,舌体后部在不压喉的前提下与小舌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气流不振动声带进入口腔后(蓄气),从窄缝中摩擦挤出,解除阻碍,舌根(与舌体)迅速由软硬腭交界处向下磨牙内侧(或更下)移动,上口盖平行上提(下巴放松、不动),口腔呈现ɑ的开度,此时气流振动声带,发ɑ音。从“起音”到“落音”舌体力度不变。例如,哈、蛤。如图5-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