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们适应环境、解读生活的主要手段,它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服务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展现出一个每个人都置身其中的可以预测的世界,从而让人们真正了解所生存的环境”[12]。从心理学层面讲,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生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由于其向来面对的生存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即不同的文化。当华人带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移民到菲律宾,与菲律宾本土文化发生碰撞时,他们的文化适应就开始了。
参照约翰·贝利的文化适应双维度模型,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参考《剑桥大学文化适应心理手册》所提供的文化适应测量方法构造了一个由8个语句组成的李克特5级量表,从交友、语言、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测量菲律宾华人的文化适应策略。
对选择“非常同意”的赋值5分,“比较同意”的赋值4分,以此类推,“非常不同意”的赋值1分。93个调查对象(包括《世界日报》读者和非读者)的文化适应策略测量结果见表5.1。
表5.1 菲律宾华人文化适应各个指标语句的平均值
剔除其中不显著的2项,剩下的6个变量中,“有很多华人朋友”“只会说华语”“信仰中国传统宗教”用来测量被试者对传统文化和身份的保持,以这三个变量的简单算术平均分来给新变量“保持传统文化”赋值;“有很多其他民族的朋友”“会说流利的他加禄语”“信仰天主教”用来测量被试者对主流文化的接受度,也以这三个变量的简单算术平均分来给新变量“接受主流文化”赋值。这样,就得到约翰·贝利的文化适应双维度模型的两个维度的值,如表5.2所示。
表5.2 菲律宾华人文化适应两个维度的平均值
表5.2的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在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高于3分,这说明,从总体上看,调查对象是选择了“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即在接受菲律宾的主流文化的同时保留华人的传统文化。这与过去相关研究的结论是相符的。(www.xing528.com)
专注于研究菲律宾华人问题的学者德里西塔·昂·西认为:“最多只占人口总数1.5%的菲律宾华人变得越来越不像中国人。这一自然现象不可阻挡……由于华裔菲律宾人越过种族的界限逐步认同菲律宾,他们的文化传统也逐渐成为较大的民族传统的一部分。”[13]菲律宾华人自身把这样一种适应方式称为“融合”。该理论和实践始于二战之后“冷战”期间,当时的菲律宾国内民族主义思潮高涨,侨民与中国大陆侨乡完全隔绝,台湾当局自顾不暇、无力护侨,菲律宾华人的生活异常艰难,他们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要么被挤出菲律宾。以菲律宾《商报》前社长于长城、于长庚兄弟为代表的菲律宾华人知识分子力主华人应该带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融入当地社会,成为菲律宾新一代公民。这个主张符合菲律宾华人社会的根本利益,现已被大多数菲律宾华人理解和接受,成为菲律宾华人社会的主流思想。“推动和促进华菲两族的融合时,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传统的优秀文化,把自己装扮得比菲律宾人更菲律宾化。而是应该保留作为菲律宾大社会中的一员——华族的优秀品质和思想,将精粹的中华文化融入菲律宾大社会,去充实和丰富菲律宾大社会宝贵的文化宝藏,并让它成为菲律宾文化宝藏中的一部分。”[14]
从个体上看,不同的调查对象所选择的适应策略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将“接受主流文化”值大于等于3,同时“保持传统文化”值也大于等于3的对象归入“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接受主流文化”值大于等于3,“保持传统文化”值小于3的对象归入“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接受主流文化”值小于3,“保持传统文化”值大于等于3的对象归入“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两个维度值都小于3的对象归入“边缘化”的文化适应策略,从图5.1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大部分的调查对象是选择“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也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选择的是“分离”策略,有少数调查对象选择“同化”或“边缘化”的适应策略,而且选择其他适应策略的调查对象的分布也比较接近“整合”这个象限。
图5.1 菲律宾华人的文化适应策略
选择不同文化适应策略的调查对象的具体频数分布见表5.3。
表5.3 菲律宾华人的文化适应策略
本次调查对象中七成左右是第一代移民,他们表现出明显的“整合”倾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采取的是“分离”策略。这是可以理解的。第一代移民到达菲律宾,光是学习当地语言就不容易,相信随着他们在菲律宾的居住时间越来越长,更多的人会进一步接受主流文化,像他们的前辈一样,从“分离”转向“整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