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日报》研究:菲律宾国内新闻报道与评论

《世界日报》研究:菲律宾国内新闻报道与评论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始终把菲律宾国内新闻作为报道和评论的重点如表3.1所示,从2001年到2010年菲律宾《世界日报》社论所涉及的新闻事件发生地分布看,所评论的新闻事件绝大部分发生在菲律宾国内,占了评论总数的80%,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因此,报人在办报过程中将报纸关注的重点放在菲律宾国内形势上,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以此方式为菲律宾国家的富强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世界日报》研究:菲律宾国内新闻报道与评论

(一)始终把菲律宾国内新闻作为报道和评论的重点

如表3.1所示,从2001年到2010年菲律宾《世界日报》社论所涉及的新闻事件发生地分布看,所评论的新闻事件绝大部分发生在菲律宾国内,占了评论总数的80%,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

表3.1 2001—2010年《世界日报》社论所评论的新闻事件发生地频数表

同时,如图3.1所示,对比不同年份菲律宾《世界日报》社论所涉及的地域,总的来说变化不大。十年间,涉及菲律宾和中国的社论呈略微上升的趋势,涉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论呈略微下降的趋势,但总体比例还是相对稳定的。关于菲律宾本国的评论在数量上远远高于关于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评论。

图3.1 2001—2010年《世界日报》社论所评论的新闻事件发生地分布图

这反映出菲律宾《世界日报》虽然在报纸的命名上冠以“世界”的头衔,但报人在办报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始终在菲律宾国内。正如其报人在不同场合所强调的:“我们是一家菲律宾的媒体,要为菲律宾的国家建设作贡献。”因此,报人在办报过程中将报纸关注的重点放在菲律宾国内形势上,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以此方式为菲律宾国家的富强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当然,这也是菲律宾《世界日报》为其读者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报读者作为移民群体,有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了解当地情况的迫切需要,报纸应该为他们提供帮助,不仅要多报道菲律宾本国新闻,还要通过评论这种方式为读者解读新闻、分析形势,以便读者更好地适应当地社会、融入当地社会。

(二)对菲律宾国内政治抱有极大热情

如表3.2所示,从整体上看,《世界日报》社论最关注的议题是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民生方面的议题,分别占了评论总数的57.8%、11.4%、9.2%和7.3%(见表3.2最右边一栏),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有区别,对于菲律宾国内议题,重点关注的是政治,其次是经济和民生。

关于菲律宾国内新闻事件的评论,政治议题占了59.9%的极大比例,这一方面是因为政治形势与华人社会的利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由于菲律宾是个美式民主国家,选举和国会辩论是国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百姓生活相关,也极富戏剧性,因而总能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例如,每到大选临近就有很多分析选举形势的社论,以2004年的菲律宾总统选举为例,入选样本中有多篇社论是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的:早在2002年9月17日,《世界日报》就在头版发表社论《亚罗育与辘逊争霸》,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2004年的总统选举形势,指出对亚罗育比较有利;2003年7月9日头版的社论《朝野候选人揣测》,分析推测执政联盟和反对派可能推举的总统候选人;2003年8月28日头版的社论《亚罗育竞选连任呼之欲出》指出,虽然亚罗育之前曾多次明确表态不参加2004年的总统竞选,但总统发言人及力量党秘书长的讲话暗示了亚罗育将竞选连任;2004年1月27日头版的社论《人数多寡之争》指出,反对派候选人傅氏的国籍问题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2004年5月6日头版的社论《亚罗育总统继续领先》,根据民调结果提出,团结的执政联盟将战胜四分五裂的反对派获得选举的胜利;在确认亚罗育竞选连任成功后,2004年6月25日头版发表社论《亚罗育总统任重道远》,希望连任的亚罗育总统能尽快稳定局势,发展国家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由于实行多党政治,政争也是菲律宾政坛的突出现象,《世界日报》也花大量笔墨为读者解读这些纷纷攘攘的现象。例如,2001年4月10日头版的社论《监禁埃纳可能拖延》分析指出,拖延控诉前总统的案件审理,对原告和被告双方都有利;2001年4月22日二版的社论《为何要将埃纳投进监狱?》,分析当局逮捕前总统埃纳的几个原因;2001年8月11日头版的社论《辘逊问题》指出,对辘逊的指控与反指控只不过是一场党争;2002年6月11日头版的社论《废掉参议院》指出,朝野两派在参议院的权力斗争让人眼花缭乱;2005年8月9日头版的社论《弹劾或将被腰斩》,根据参议院内朝野力量对比分析指出,对总统亚罗育夫人的弹劾将被否决;2008年2月5日头版的社论《黎敏尼舍倒台对政局影响不大》指出,参议长黎敏尼舍与亚罗育反目倒台对菲律宾政局和国家经济影响都不大;等等。

表3.2 2001—2010年《世界日报》社论议题的分类频数表(www.xing528.com)

由于在菲律宾的华人多数从事工商业,都比较关注经济形势,故国内经济议题成为《世界日报》关注的第二重要的议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占了10.3%的比例。例如,2001年2月2日头版的社论《美国减息有利我国经济复苏》分析指出,美国减息对菲律宾经济利大于弊;2002年1月4日头版的社论《二谈亚罗育总统的经济成绩单》盘点过去一年菲律宾经济发展指出,亚罗育执政一年来的经济成绩并不如所宣称的那么好;2002年3月19日头版的社论《罗哈斯部长错了!》指出,罗哈斯部长对水泥工业的关税保护是错误的;2004年9月23日二版的社论《经济困难还是经济危机?》指出,菲律宾目前的财政困难还没构成经济危机等。

再次是社会民生方面的议题,占了8.3%的比例。由于菲律宾国内经济不太发达,物价的上涨直接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安全局势也不太好,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华人往往容易成为受害者,所以与物价和社会治安有关的事件就成为仅次于政治和经济的重要关注方面。例如,2001年6月20日头版的社论《社会治安亟待改善》,希望当局采取行动,打击主要针对华人的绑架和抢劫等犯罪活动;2001年7月21日头版的社论《改善治安是当务之急》,肯定政府为改善社会治安所做的工作安排,希望能够加大执行力度以取得实效;2004年8月4日头版的社论《油价攀升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分析指出,油价上涨将带来通货膨胀使百姓生活更加困难;2008年4月5日头版的社论《华人米商切勿以身试法》指出,当前菲律宾国内大米短缺,相信通过努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劝华人米商要与国家和人民一起共渡难关而不要囤积居奇哄抬米价。

菲律宾国内的反政府武装和南部的恐怖组织比较活跃,武装冲突比较多,关于军事演练和武装冲突的议题也是媒体和百姓都比较关注的,占了7.9%的比例。例如,2007年8月19日头版的社论《南岛剿匪,斩获不大》指出,政府军在南岛对阿布沙耶夫组织的围剿,伤亡不小却没有达到既定目标;2008年5月25日二版的社论《菲美海军联合演习引人注目》指出,菲美两国在南沙附近海域联合军演引来各方瞩目等。

(三)以客观中立的态度报道和评论菲律宾国内时政

从总体上看态度指向的分布,阐释、建议类态度中立的评论占了78.4%,是绝大多数;正面肯定、歌颂的占14.0%;表达不满和批评的只占7.6%的很少比例(见表3.3)

按评论的新闻事件所涉及的地域分类,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论在态度指向上是有区别的:虽然对菲律宾、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评论都是阐释建议类占优势,但如表3.3所示,对菲律宾本国的评论此种类型占的比例更大,且高于期望值,同时,正面歌颂和反面批评的评论,观察值都小于期望值。这表明《世界日报》对于菲律宾国内重大事件和形势的报道和评论主要侧重于客观分析而不加褒贬,是好是坏、孰是孰非留待读者自己去判断。读者们毕竟是生活在菲律宾,对于身边发生的事件他们有多种信息来源,具备自己判断和评价的基础。

表3.3 2001—2010年《世界日报》社论态度指向的分类频数表

而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评论则与本国的有所不同,虽然还是客观分析为主,但观察值小于期望值,不管是歌颂的还是批评的社论,观察值都大于期望值。这表明对于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菲律宾《世界日报》相对多一些表达倾向性。

以客观中立的态度报道和评论菲律宾国内时政也是办报的一种策略,用陈社长的话来说是要懂得妥协:“过去的左派报纸不懂得妥协,一败涂地。我在《商报》8年,于长庚认为我的办报功夫是在那边学的,我说也可以这么讲,但长庚老总只讲对了一半,成功的地方我学到了,但错误的地方我去掉了。他不懂得妥协,所以被抓去了。过去中国的很多报纸就是这样,报人论政,讲得很好,但存在一下子就关掉了。”这就涉及斗争的策略问题,如果不懂得与各方力量妥协,尤其是与执政当局妥协,最后落得报人被抓、报纸关张,那么报人就算是有一身抱负,也没有机会施展。报社记者在闲谈中给笔者举了两个小例子:《世界日报》曾刊登了一篇批评××功的文章,结果引来××功练习者到报社无理取闹,几个人在社长办公室打坐,一个人喋喋不休地向社长传法,还没日没夜地给报社发传真,传真纸在地上堆了厚厚一大摞,已经严重影响到报社对通讯社稿件的接收,报社无法开展工作了。没办法,报社最后只好决定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策略,不再报道××功的消息。另一个例子是关于“8·23”香港游客在菲律宾被劫持事件的报道:2010年8月23日,一辆装载25人(包括22名香港乘客)的旅游车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基里诺大看台附近被菲律宾前警察门多萨劫持,在菲律宾警方实施突击解救行动中,香港游客8人死亡,6人受伤。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各方舆论普遍认为,悲剧本可以避免,菲律宾警方的解救行动存在诸多低级失误,对悲剧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世界日报》社上下虽然很同情香港游客的遭遇,在最初的报道中也对香港游客的立场表示支持,最后考虑到事件的敏感性,还是减少了对政府部门的批评,改为中立报道。虽然,在菲律宾媒体可以批评政府,但《世界日报》并不经常性地批评政府,大部分时候都是只做客观报道,这是报纸的生存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