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科斯军事管制期间(1972—1986)的菲律宾,只有《联合日报》和《东方日报》两家华文报纸。如上文所述,《联合日报》是一家倾向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报纸,《东方日报》在创刊初期比较左倾,例如,主张商总悬挂中国国旗,刊登欢迎中国驻菲律宾首任大使的整版广告等,被指为“中共在菲律宾的重要宣传工具”;后期在菲律宾当局和台湾当局的干预下辞退了左倾的报人,刊登了许多反共文章,完全失去了原来的特色。因此,在中菲正式建交的初期,菲律宾的华文报纸仍然是亲台反共的,这种状况引起了部分爱国华人的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问鼎商总理事长失败的华商陈永栽与菲华联谊会中坚分子合股组成公司,并向当时的总统特别助理杜比拉租用《东方日报》的执照,于1981年6月1日创办了《世界日报》。
创刊初期的菲律宾《世界日报》由施天津任总经理,吴永源任总编辑,其编辑部工作人员部分来自军事管制前的《华侨商报》和原《东方日报》,还有一部分曾参与《联谊》周刊编辑工作。几个合伙人创办《世界日报》并非为了营利,而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旨在办一份菲律宾华人自己的报纸,及时传递来自祖籍国的信息和反映爱国华人的心声,力争充当菲律宾华人喉舌。刚开始的每天出8版,现在每天的文字版是24版,其他要看广告的情况。《世界日报》创刊初期,考虑到中菲两国建交后两国来往日趋频密,长期与中国失去联系的华人希望通过报纸多了解中国国情,《世界日报》国际版以报道中国新闻为重点,并承袭军事管制前华文报纸以国际新闻版为第一版的传统习惯,创刊不久即在关心祖籍国的华人和爱国华侨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由于《世界日报》用了《东方日报》的出版执照,而且也有一些报人曾经在《东方日报》工作,因此我国国内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世界日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方日报》。例如,“《世界日报》是目前菲律宾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日报,脱胎于1974年创办的华文报纸《东方日报》,1981年改为现名,发行至今”[2]。“一批热血华人于1975年自发出版了中文报纸《东方日报》,1981年改名为《世界日报》。”[3]《世界日报》现任社长陈华岳先生在接受笔者访谈时特别强调,《世界日报》仅仅是用了《东方日报》的出版执照,实际上与《东方日报》没有传承关系。“《东方日报》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报纸,而《世界日报》则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不是完全为了赚钱。”倒是与菲华联谊会的内部刊物《菲华联谊周刊》在办报宗旨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程曼丽教授在《海外华文传媒研究》中的论述是比较准确的:“《世界日报》1981年6月1日创刊于马尼拉,前身是由菲华联谊会创办的《菲华联谊周刊》(简称《联谊》)。《世界日报》之脱胎于《联谊》,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4](www.xing528.com)
在初创的第一个十年,《世界日报》一直没有盈利,办报经费来自股东们的其他经营项目。也就是说,股东们用他们做生意挣的钱补贴《世界日报》的经营亏损,这是《世界日报》非常艰难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世界日报》经济效益虽然不好,但却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仅大量报道中国新闻,还为菲律宾华人社会与中国大陆的交往穿针引线,同时,其开辟的文艺副刊常常借版[5]给菲律宾华人社会文艺爱好者团体,为菲律宾华人社会文艺复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