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96年12月我国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印发的《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节约用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工艺,实行计划用水,杜绝用水浪费,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用水体系,有效地使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适应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整体上讲,节约用水的内容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天然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采用;二是对开发采用的进入使用区域(空间)的水资源量(即供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高效使用(即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这样几方面:①可以缓解当前用水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利于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经济效益明显,不仅使用水户减少水费开支,降低产品成本,还可减少当前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减少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或规模,使其建设投资降低;③可减少污水排放,减少受纳水体的污染,对维护河流生态平衡、避免地下水过量开采产生的环境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④可增强对干旱的预防能力,短期节水措施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节水因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量,从而提高了正常年份的干旱防备能力;⑤有利于社会安定,通过用水审计及其他措施,可调整用水差异等问题,避免因用水不公及其他与用水相关的社会问题发生。
吴季松(2005年)对不同节水手段形成的节水能力进行了估算。
(1)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我国农业用水灌溉有效利用系数目前仅为0.43左右,如果在目前的基础上将其提高到0.60,则可增加年节水能力约为494亿m3。按照节水规划[4]到2010年,我国的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将提高至0.5,2020年则进一步提高到0.6。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填补农业用水缺口。
(2)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技术。目前我国的工业用水量重复利用率仅为5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每年因工业缺水造成的损失就达到2300亿元。据测算,如果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50%提高至60%,则可增加年节水能力110亿m3,相当于目前工业用水量的10%。若继续提高至70%,每年可以增加节水能力220亿m3;加之工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每年又可增加节水能力50亿m3,仅此二项便可增加年节水能力270亿m3,不仅可以使工业缺水造成的损失减少90%,而且完全可以满足目前我国工业用水每年增加1.2%的增长需求。(www.xing528.com)
(3)从降低管网漏失率入手,增加城市生活用水量。水资源稀缺与浪费现象并存。根据2002年建设部对全国408个城市的统计表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失率平均为21.5%,远远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据此推算,全国城市供水年漏损量约为100亿m3。其中,2002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为320亿m3,因管网漏失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达到51亿m3,而且漏失的都是优质水资源。如果将漏失率降至10%以下,则每年节水量可达到20亿m3。
(4)进行水价改革,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必须运用价格杠杆来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优化配置以达到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的目标,水价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提高水价,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预计可以使全国城镇居民年生活用水平均值从60m3降至50m3的水平,增加年节水能力40亿m3左右。
(5)海水淡化措施。目前我国每年的海水淡化量仅为0.13亿m3左右,占世界总量的1‰。只要进一步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增加海水淡化数量,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沿海城市用水增长的需求。
(6)南水北调。与南水北调相比,按照目前的价格测算,形成以上各项节水能力的平均价格[5]约为2.5元/m3,而南水北调的调水能力的价格约为10.8元/m3。中水回用等节水能力形成需要10年左右,而南水北调的节水能力完全形成至少需要2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