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现象
1.膨罐(swell can)
也称胖听,罐藏食品腐败变质以后,底盖不像正常情况下那样呈平坦状或凹状,而是出现外凸的现象,形成胖罐。可分为假胀、氢胀和细菌性胀罐3种情况。
(1)假胀 食品装得太满,导致顶隙过小或真空度太低。
(2)氢胀 因罐内食品酸度高,罐内壁严重腐蚀并产生氢气,因此需要一段时间才出现胀罐现象。
(3)细菌性胀罐 微生物在罐内生长使内容物腐败,产生大量气体(一般为氢气),故会出现胀罐现象,同时腐败的产品具有酸味和显著的pH下降。
2.平盖酸败(flat sour)
平酸是指食品发生酸败,而罐的外观仍属正常,盖和底不发生膨胀,呈平坦或内凹状。这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生长,造成产酸不产气的缘故。
3.硫化黑变
在致黑梭状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含硫蛋白质被分解产生H2S,与罐内壁铁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黑色化合物(FeS),沉积于罐内或壁或食品上,以致食品发黑并呈臭味。这类腐败的罐藏食品外观一般正常,有时也会出现隐胀或轻胀,是蘑菇罐头重要的腐败菌。
4.霉变
相对来讲,这类腐败不太常见,只有容器裂漏或罐内真空度过低时,才有可能在低水分和高浓度糖分的食品表面出现霉变。生产实践中可能遇到因为原料不新鲜或没有及时加工,食品物料在密封杀菌前即已长霉的情况,微生物镜检时可发现残存的霉菌菌丝体。
(二)造成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
1.初期腐败
罐头封口后等待杀菌的时间过长,罐内的微生物生长繁殖使得内容物腐败变质,杀菌冷却后可呈轻度胀罐,但经取样培养并不能检出活菌,镜检可见大量残余菌体。初期腐败可引起真空度下降而使容器在杀菌过程中变形甚至裂漏。因此,要科学地安排生产,封口后及时杀菌,同时要降低原料初始含菌量。
2.杀菌不足
如果热杀菌没能杀灭在正常贮运条件下可以生长的微生物,则会出现腐败变质。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分离得到的腐败菌种较为单一,也较耐热。造成杀菌不足的原因,一是未正确制订该产品、该容器的杀菌公式,二是因机械设备或操作人员的问题未能严格执行这个杀菌公式。杀菌不足可能使肉毒杆菌等有害微生物生长而产生危险,因此要合理制订杀菌工艺,规范操作,并且要确保原料质量及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
3.杀菌后污染
俗称裂漏,罐藏食品经过杀菌后,由于密封性能不佳,发生漏罐,很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通过漏罐发生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是冷却水,这是因为罐藏食品在热处理后要通过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中的腐败菌就有可能随同冷却水通过漏洞而进入罐内;空气也可能是污染源。由裂漏而引起腐败的罐头进行微生物检验,会发现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很杂,尤其是有不耐热微生物的存在或需氧微生物的存在(如霉菌)。因此,要提高包装材料的隔绝性,提高卷边质量,合理控制杀菌工艺和参数,控制冷却用水的质量,从而控制杀菌后污染情况的发生。(www.xing528.com)
4.嗜热菌生长
土壤中的某些芽孢杆菌可以在很高的温度范围内生长,甚至有的经过121℃、60min的杀菌还能存活。因此,若罐内污染有嗜热菌,则一般的杀菌处理很难将它们全部杀灭。嗜热菌虽然可使内容物腐败变质而失去食用价值,但都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要控制嗜热菌生长,一是注意控制原料的污染,如青豆、玉米等主原料和砂糖、淀粉、香辛料等辅料,应分别仔细地加以处理;二是罐头杀菌后应立即冷却到40℃以下,并在不超过35℃的条件下贮运。
思考题
1.试述食品热处理的种类和特点。
2.热烫的主要目的为何?如何判断热烫是否有效?
3.罐藏食品是否要达到绝对无菌的状态?
4.试述微生物热致死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5.试述罐头食品内容物的pH对罐头杀菌条件的影响。
6.试述食品成分对微生物的耐热性的影响。
7.热能在食品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有何特点?
8.影响罐头食品传热的因素有哪些?
9.试述罐头食品热杀菌条件确定需要哪些步骤。
10.试述罐藏食品加工基本工序。
11.罐头为何要排气?常见的排气方法有哪些?
12.大多数罐头杀菌冷却时都需要采用反压冷却,其原因何在?
13.试述造成罐头腐败变质的原因,生产中应如何防止变质现象的发生。
14.名词解释:热烫、巴氏杀菌、低温长时杀菌法、高温短时杀菌法、商业无菌、灭菌、D值、Z值、酸性食品、低酸性食品、酸化食品、冷点、传导、对流、致死率(比奇洛法)、顶隙、排气、杀菌公式、反压冷却、保温检验、打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