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福州书院也有称精舍、书堂、书室等,其功能有读书、著述兼讲学的,有讲堂兼读书、著述的。书院程度有高有低。南宋时,黄榦的学生赵师恕,于鳌峰坊(观巷)黄榦故居建黄榦精舍。
黄榦(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南宋学者。闽县(今福州)人,师从朱熹,刻苦攻读,后为朱熹女婿。历官临川、新淦知县、汉阳知军、安庆知府、荆湖制置使参议官等职。致仕后归福州,编札著书,讲论经理,学生日众。著作甚丰,有《经解》《黄榦文集》等。
新修勉斋精舍(www.xing528.com)
元代丁亥年(1347年),福建廉访使特意率领各级官员到精舍参加“释奠礼”(这是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已丑年(1349年),福建经略使李国凤亦到精舍拜谒,并题写勉斋精舍的匾额;同时,聘儒者张理为精舍山长。其后,佥事张引试图扩建精舍,可惜他被调到浙江任职,此事遂作罢;经历孔内,也想重新修建精舍,又因升任南台监察御史,此事又不成功。过后不久,郡之名士林祖孟、林祖益愿意将太平公辅里的旧宅贡献出来建新的学宫,此事终于有了结果;同时,有许多官员也积极帮助促成此事,并推荐郑潜负责,王兰协助管理。当时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的普花贴木儿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拨给白金50两及租田150多亩,作为书院的发展经费。书院随即开始“去旧图新,拓益增广”。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冬十月,勉斋精舍改作勉斋书院。至正二十年(1360年)八月,书院扩建成功。整个书院“其周九百八十四尺有奇,东西广九十尺,深视广之四,雄规伟观,穆然靓深”。书院内有礼殿,为闲居之所;有“道源堂”,取韩愈《原道》篇的含义,为师友授受之地;有“云章阁”,以郑君正(字端本)所得皇太子书“麟、凤、龟、龙”四个大字,刻置上面。堂后,为叠石山,称为“小鳌峰”,是为纪念勉斋先生读书精舍之名。斋左曰“凝道斋”,斋右曰“尊德斋”。另外,还建有宿舍、宾馆、休息室、更衣室、厨房、车库等生活用房;庭院景点密布,假山、鱼池都有石桥相连。云烟苍莽,清气流行,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极佳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