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陈庚焕《里门怀古》《记所居宅》、陈寿祺《鳌峰里宅记》以及林枫《榕城考古略》等记载,陈诚之宅在坊南,其后改为祠堂,早废;陈谨殿元宅也在街南,今鳌峰坊13号。对状元第,古人多有考述。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林枫所著《榕城考古略》云:“鳌峰坊,唐名九仙坊,以通九仙山也。宋曰登瀛坊,以状元陈诚之名,旧有诚之祠堂,今废。中有九曲亭,南折达于九仙山。”林家溱《福州坊巷志》载:“鳌峰坊……宋陈诚之宅,在坊南……其宅后改为祠堂,早废。”13号古厝发掘到“支祠”字样石刻,证实“其宅后改为祠堂”。
居鳌峰坊北的清代学者陈庚焕在《记所居宅》中云:“里中文物恒盛也,少参东宅右吴氏祠,井东隔巷即郑继之(善夫)吏部少谷紫门‘迟清亭’址在焉,今为新安詹氏祠矣。少参西宅左即二徐红雨楼也(在观巷)。又左隔巷大宅,面书院(即鳌峰书院)鉴亭。南墙者云是陈殿元谨故第。予所闻于父兄者止此。”闽县陈寿祺《鳌峰里宅记》曰:“……又左隔巷大宅,面书院鉴亭,南墙者陈殿元谨故第也。”
可知陈谨故第旧址就在鳌峰坊13号古厝与31号宅所在的位置。鳌峰坊13号古厝坐落于鳌峰坊坊南、于山北麓,原是四进大宅,现仅存这第四进。古厝大厅面宽五间,进深五柱,明间及东西二次间为敞厅,三间四扇五柱前出轩廊。轩廊雕饰以及桁机棋、桁机斗等造型与当地清代古厝相比类同。厅北对天井,二侧均设置厢房。正座偏厅明间二扇为减柱做法,省去了二根前门柱(檐柱)、二根前充柱(金柱);可以推断明间原在后充柱处有太师屏隔断,以此划分为前后厅。(www.xing528.com)
学者们大致推断:鳌峰坊13号古厝与其相连的L形大宅古厝创建于宋代,以后屡次改建,其第四进一度改作祠堂。出土于西院的“绪壬辰年”断石,说明在光绪壬辰年(1892)有重要修葺活动。
综上所述,鳌峰坊宋陈诚之、明陈谨二状元故第,尽管已不是创建时的原貌,但其原来的L形大宅与其一起承载着宋、明、清历代建筑文化的沉淀,独具典型的山地建筑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