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美国著名探险家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率队在荒无人烟的蒙古国大戈壁考察期间,他的一个技师乔治·奥尔森(George Olsen)发现了一窝恐龙蛋化石,旁边仅10cm处紧挨着的是一具头骨破碎的小型恐龙骨架化石。他们做了详细的记录后,把这些标本从岩石中小心取出,运回美国交给著名古生物学家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研究。1924年,奥斯本发表论文,首次描述了这个新发现的恐龙。因为同一地点附近曾发现过另一种恐龙化石,奥斯本命名为安德鲁斯氏原角龙化石,于是奥斯本就设想出这样一番场景:那只恐龙跑到原角龙的巢穴,正要偷吃原角龙的蛋,恰巧被返回巢穴的原角龙发现,被愤怒的原角龙一脚踩碎了脑袋。由此,他命名这种恐龙为菲罗赛拉托普斯盗蛋龙(Oviraptor philoceratops),其种名“菲罗赛拉托普斯”,意思是“喜欢角龙”,也和偷角龙蛋有关。
图112 这是奥斯莫尔斯卡氏葬火龙趴在一窝恐龙蛋上的化石,它属于盗蛋龙类恐龙的一种。当时,一场灾难性的大规模沙尘暴来临,它没有逃离,而是张开两臂把自己的蛋保护起来,结果和自己的蛋一起被活埋在厚厚的黄沙里,最终成为化石(Image Credit:everythingdinosaur,co,uk)
然而,自1990年以来,在蒙古国陆续发现了多具趴在恐龙蛋化石上的、盗蛋龙类恐龙奥斯莫尔斯卡氏葬火龙(Citipati osmolskae)的骨架化石(图112)。特别是1993年在这种恐龙蛋中,发现了奥斯莫尔斯卡氏葬火龙的胚胎化石(图113)。从而确定这种蛋并不是原角龙的,而是盗蛋龙类恐龙自己的。此外,盗蛋龙类恐龙头骨都是薄壳中空结构,在保存为化石的成岩过程中,几乎都会在沉积地层的压实作用下破碎。所以,那只盗蛋龙破碎的头骨并不是被原角龙踩的。
图113 奥斯莫尔斯卡氏葬火龙蛋化石里的胚胎化石(Image Credit:en.wikipedia.org)
随着2001年美国古生物学家詹姆斯·克拉克(M.James Clark)和马克·诺雷尔(Mark A.Norell)等的研究论文发表,盗蛋龙冤案终于得以昭雪。但因科学界的命名原则是:以最先发表并被采用的命名为有效命名,此后不再更改,以免文献记录的前后不一致,给研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盗蛋龙的这个黑锅还要继续背下去。
菲罗赛拉托普斯盗蛋龙在系统分类上属于蜥臀目兽足亚目盗蛋龙科(Oviraptoridae)(图114),生活在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今天的蒙古国。成年个体身长约2m,体重约33kg;头骨短,多孔洞,头顶有高耸的冠,成年雄性的冠比雌性和幼年个体的冠更发达;喙状嘴,有坚硬的角质壳,没有牙齿,但可啄食软体动物、昆虫及植物果实等。长脖子,短尾巴,前肢很长,有3个长手指,指爪锋利弯曲,能抓握;后肢强健,小腿骨长,善奔跑,动作敏捷。(www.xing528.com)
图114 菲罗赛拉托普斯盗蛋龙趴在自己的一窝蛋上(Image Credit:Julius T.Csotonyi)
奥斯莫尔斯卡氏葬火龙在系统分类上属于蜥臀目兽足亚目盗蛋龙科,生活在距今8400万~75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今天的蒙古国。成年个体身长约3m,在盗蛋龙类恐龙中个头较大,其他特征与别的盗蛋龙类恐龙差不多。从它们趴在一窝蛋上的姿态看(图115),似乎有孵蛋行为,因此盗蛋龙类恐龙可能和鸟类一样是体温恒定的温血动物,也很可能长着羽毛。
葬火龙属名取自梵语“火葬柴堆之主”,是因为化石埋藏在火红色的岩石里,化石骨架张开两臂,像火葬柴堆上跳舞的骷髅,即藏传佛教神话里的尸林怙主。而种名是献给20世纪60—90年代期间,为蒙古国盗蛋龙类恐龙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波兰女科学家哈尔兹卡·奥斯莫尔斯卡(Halszka Osmólska)。
图115 奥斯莫尔斯卡氏葬火龙趴在自己的一窝蛋上(Image Credit:apsaravis.deviantart.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