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中的肠道微生物较健康人群有着明显的变化(表11-1)。其中,肠杆菌科是变化较显著的肠道菌群之一。在炎症性肠病患者及小鼠模型中,肠杆菌科的相对丰度都明显增加。同时从回肠克罗恩病患者的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大肠杆菌,尤其是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该菌株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含量也很丰富,并且这种丰富度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黏膜样本中比粪便样本中更加明显。因此,肠杆菌科相对丰度的增加可能表明这一类细菌对于炎症环境的偏好。与此同时,使用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可导致埃希菌/志贺杆菌的减少。这间接说明肠杆菌科参与诱导或者促进IBD的发展。
除了肠腔中微生物的改变,许多研究观察到附着在肠道黏液层的微生物的变化。黏液层由黏蛋白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组成。小肠只有单一黏液层,但是结肠有两个黏液层,稳固附着的内黏液层本质上是无菌的,而外黏液层的厚度是可以变化的。尽管宿主微生物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但是微生物与肠道上皮的直接接触受到了产生的黏液和抗菌因子(例如防御素和RegⅢg)的限制。只要黏液层相对健康和完整,那么微生物将会附着在黏液上,通常无法直接接触肠道上皮细胞。研究发现,与健康者相比,附着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黏液层的细菌有着更大的整体密度。此外,与健康者相比,在克罗恩病患者的黏膜活检标本中,黏附侵袭性致病型大肠杆菌相比于其他型大肠杆菌具有更高的丰度。这一现象在回肠黏膜活检标本中最为明显。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能侵袭肠道上皮细胞,并且能够在巨噬细胞内复制,同时可以在体外诱导肉芽肿的形成。相比于其他非克罗恩病患者的肉芽肿,在克罗恩病病人的肉芽肿中大肠杆菌的丰度更高。(www.xing528.com)
除了大肠杆菌外,另一类黏附侵袭性细菌是梭杆菌。梭杆菌属是一类革兰阴性厌氧菌,它们主要定植在口腔,但是也能够居住在肠道。研究发现,相比于对照组,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结肠黏膜内,梭杆菌种具有更高的丰度。同时,将从人类肠道中分离出来的梭杆菌属通过直肠灌肠移植到小鼠肠道内,可以诱导结肠黏膜侵蚀和损伤。此外,人类梭杆菌的侵袭能力与宿主的炎症性肠病的疾病状态呈正相关(Strauss et al,2011)。有趣的是,在结直肠癌中,相比于未累及的癌旁组织,肿瘤组织中的梭杆菌种含量更加的丰富。同时在小鼠模型中,人类梭杆菌也可以直接促进肿瘤的发生。这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炎症性肠病是结直肠癌发展的高危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