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成分的改变可以在短短一天内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西方高脂肪、高糖饮食的最大问题是营养物主要在十二指肠中被吸收,为结肠细菌留下很少的底物。这将导致微生态失调,微生物群生成障碍,增加患炎性疾病和结肠癌的风险。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饮食类似于旧石器时代,主要由富含纤维和RS的水果和蔬菜组成,这种饮食习惯使得炎性疾病的发生率较低,产生SCFA的细菌和底物都更多。对于很难改变西方饮食习惯的人群,可考虑提供食物补充剂,例如益生元菊糖型果聚糖。小鼠实验表明它可以减少罗氏菌属(Roseburia species)和梭菌属簇ⅩⅣa(Clostridium cluster ⅩⅣa),增加双歧杆菌。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加到酸奶中。给予小鼠灌胃含双歧杆菌的食物后,乙酸的产生增加且小鼠对感染的易感性降低(Xiong et al,2004)。Mennigen等报道接种VSL#3(含有八种天然益生菌菌株)的小鼠可以预防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Mennigen et al,2009)。因此,即使我们不了解使用益生菌后的所有作用机制,如它们的生存率或作用部位,益生菌仍然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也叫黄连素,对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但目前不清楚其作用机理。在很多关于小檗碱作用机理的体外研究中,小檗碱的使用浓度都在毫克级,但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小檗碱的生物利用度很低,基本都以原药的形式从粪便排出体外。在大鼠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模型中,赵立平教授的团队发现小檗碱非常显著地改变了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包括175种数量下降甚至消失,其中不少是有害菌;93种数量上升,特别是有两类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细菌明显被小檗碱富集。小檗碱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内毒素的含量并明显地减低炎症。因此,小檗碱可能通过降低各种病菌和杂菌的数量,减少进入血液的抗原量来降低炎症,预防高脂饲料带来的代谢损伤(Zhang et al,2012)。(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