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考察团揭示广东经验:启示深远

上海考察团揭示广东经验:启示深远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上海市每年都派人到广东考察学习,称之为“充电”。前不久,上海市政府赴粤考察团在对广东进行又一次考察后认为:“广东的许多经验和思路对上海的启示是深远的。”在这次考察中,考察团发现上海产品在广东市场的竞争力很弱,大部分消费类产品在广东市场的占有率不是百分之几,而是千分之几。组建大企业集团已成为广东搞好国有经济的重要途径。

上海考察团揭示广东经验:启示深远

近年来,上海市每年都派人到广东考察学习,称之为“充电”。前不久,上海市政府赴粤考察团在对广东进行又一次考察后认为:“广东的许多经验和思路对上海的启示是深远的。”

广东什么经验对上海有启示呢?据上海市政府研究室概括,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上海的企业为此要走出三个观念的误区。在这次考察中,考察团发现上海产品在广东市场的竞争力很弱,大部分消费类产品在广东市场的占有率不是百分之几,而是千分之几。上海产品打不开广东市场,主要原因是产品总是“老面孔”,反映了上海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进取心不强。目前上海的企业亟待走出三个观念的误区:

一是要走出总认为上海工业基础好的误区。历史上,上海有很好的工业基础,但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八五”的发展,不少地区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在轻工业方面,已经走到了上海的前面。

二是要走出总认为上海的发展是高起点、大手笔的误区。第一个三年大变样中,上海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该看到许多省市走的都是这样一条路,特别是有的沿海地区在有的方面的发展起点比上海定位高。因此上海在进行自我纵向比较的同时,更要重视横向比较。

三是要走出总认为上海人眼界宽、接受新生事物快的误区。事实上,像珠江三角洲这些地区,由于具有地缘优势、信息灵通和体制灵活,在向国际先进水平接近方面,一定程度上接触得更多,接受得也更快。相反,上海人小富即安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上海人聪明才智的发挥。上海的企业只有走出这三个误区,树立紧迫感、危机感,才能创造新的辉煌。(www.xing528.com)

二、大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1995年,广东省省级以上新产品有2600多项,当年实现产值800多亿元,占全省工业新增产值的30%左右,平均每项新产品产值规模700万元。这说明推动“广货”的真正动力是不断的科技进步和新产品开发。从上海的情况看,过去几年中企业技术进步的力度与广东相比是有差距的,“八五”期间,广东开发新产品15万种,而上海是9万种。1995年上海新产品平均产值规模约250万元,是广东的1/3。

三、要抓紧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组建大企业集团已成为广东搞好国有经济的重要途径。如深圳特区经济发展公司是深圳最早的一家国有性质的开发公司,下属45个子公司、156个孙子公司,工业、房地产、商贸、旅游、金融五业俱全,资产负债率61%,综合实力跃居广东第二(第一为省电力集团公司),其电脑磁盘产量为全国第一、世界第十,畜牧饲料香港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上海是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地方,国有经济的实力比广东强,完全有条件做得更好。

四、继续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考察团认为:广东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利用外资的思路值得上海学习。对上海来说,首先要继续吸引大集团、大项目,特别是在利用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取得进一步突破;其次要重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同时在抓外资大项目的同时,不能忽视小项目,包括“三来一补”项目的积极作用。

五、增创浦东开发开放新优势。考察团认为:深圳特区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依托先进工业的发展。浦东必须成为先进工业技术的基地,形成发达的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充分发挥“地皮”和“嘴皮”的作用,尽量降低开发成本,加大招商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营造按国际通行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良好氛围。

(新华社1996年调研报道;与丁杰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