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键是干部的做法-珠江三角洲干群关系报导

关键是干部的做法-珠江三角洲干群关系报导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起干群关系,珠江三角洲基层干部和群众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关键看干部怎么做。在这些冲击面前,珠三角的绝大多数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向群众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这是珠三角的群众信赖干部、依靠政府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意识日益深入乡村农户,珠三角群众对干部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是干部的做法-珠江三角洲干群关系报导

谈起干群关系,珠江三角洲基层干部和群众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关键看干部怎么做。

的确,与过去明显不同的是,今天的珠江三角洲各级干部权力很大:审批土地,洽谈项目,发包工程……在寸土寸金的珠江三角洲,这些经济行为无不与金钱直接相关;政府的财力雄厚了,抓住毗邻港澳、华侨众多、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天时、地利、人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三来一补”“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为政府积聚了越来越多的收入,基层政府告别了过去“清水衙门”的日子,财政少则数千万元,多则一二个亿。这些钱怎么花?公益事业如何办?群众的眼睛盯着干部。

这里又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与港澳地区往来便利。因为引进外资、洽谈项目的需要,从市到镇,乃至管理区、村的干部,几乎经常要去国外考察。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总会这样那样地渗透进来。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难免带来负面影响。在这些冲击面前,珠三角的绝大多数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向群众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首先在于珠三角的干部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普遍有一种“在位一任,造福一方,服务一方”的奉献精神和公仆意识,以及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纵观各个镇、管理区的发展历程,从开放之初通过让利建工业厂房兴办“三来一补”企业,到积累了一点技术和资金大办“三资”企业和集体企业,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党委和政府的宏观把握、具体指挥。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这是珠三角的群众信赖干部、依靠政府的前提和基础。

创造了“容声”冰箱电饭锅,“科龙”空调,“冠华”饲料等全国名牌产品的顺德市容奇镇,199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2.8亿元,上缴国家税收2.63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9350元,农民人均收入4477元。这个仅有7.7平方公里的小镇能有今天这样的实力,最主要的是有一个坚强的党委和一支敢闯敢干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干部队伍。

在容奇镇乡镇工业开始起步的1984年,社会上刮起了猛烈的“经商风”,“皮包公司”林立。容奇镇党委认为,这种靠倒买倒卖赚钱的“捷径”迟早要翻船。基于这种清醒的认识,他们没有办一个行政性公司,而是聚精会神兴办实业。当这股“经商风”一哄而散之时,容奇的集体企业进入了鼎盛时期,从国外引进的4000多台(套)先进设备,一下子把昔日手工作坊式的乡镇企业“游击队”,变成了装备精良的“集团军”。

此后不管刮“承包风”,还是“下海风”,容奇的干部队伍始终是“任凭风浪起”,一门心思发展集体工业,这才有了“容声”电冰箱、电饭锅,“科龙”空调、“冠华”饲料稳坐国内同类产品“大哥大”的骄人实绩,去年产量分别达到120万台和300万个、24万台、16万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意识日益深入乡村农户,珠三角群众对干部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心目中的好干部绝不仅仅只是老实厚道、洁身自好,而要有创业精神、开拓精神。据信访部门汇总:现在群众投诉干部的,并不是干部出国多了、上酒楼多了或乘了豪华小汽车,而主要是关注其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据此,各地党委和政府围绕干部的选拔、廉洁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配套的制度、机制。主要是:

选拔、激励机制。对于一般群众来说,他们心目中党和政府的形象就是经常见面的镇、管理区、村干部的形象。为此,各级党组织破除旧习,不拘一格,大胆选贤任能。注意从一个地方的发展战略出发培养呈梯次结构的干部队伍。只要是人才,不论年龄大小、原来做那一行,都舍得让位子,敢于压担子。记者在采访中,经常碰到30岁左右的镇长,这是其他地方所少见的。对管理区支部书记和管理区主任的任免,实行“无功便是过”的原则,打破过去没有犯错误一般不调整的习惯做法,强化竞争意识,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农村青年中提拔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能力强、有文化、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管理区领导班子

东莞市1995年在农村管理区支部班子换届时,共调整了136名支书,其中51人是因为政绩不大而下去的。这个市的樟木头镇石新管理区,直到1991年还比较落后,镇党委一直想找一位有开拓精神的人做班子的带头人,这期间群众看上了当过兵的党员个体户蔡伟友。他当时自己办了3间小型工厂,2个石场,4个果场,年收入上百万元。

能不能选他,人们担心很多:一是他自己办厂可以,给公家干行不行?会不会脚踩两只船?二是他已经“发”了,愿不愿意来挑这副比较沉重的担子?镇党委经过反复考察,最后大胆启用了他。蔡伟友把自己的工厂交给家人去经营,一心一意发展集体经济,两年后就使原来集体收入仅有3万元的石新管理区,收入达到800多万元。后来镇政府换届,蔡伟友又被选为副镇长。在东莞的500多个管理区中,像蔡伟友这样从个体工商户被选为管理区书记的,目前已有23名,工作都很出色。(www.xing528.com)

在珠三角不少镇,早就出现了“退休农民”,即男满60岁、女满55岁,每月由集体发给退休津贴,标准在100元至200元之间。为了给优秀人才走上领导岗位创造宽松环境,许多地方近年来建立了管理区领导干部退休制度,规定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退休干部的退休金和其他福利,由各镇区自筹解决,一般每人每年工龄每月可拿15至25元。在对干部的奖励政策上,按照工作实绩完全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管理区干部每年年终由镇委组织人员进行百分评定,超利润提成奖励。

企业干部普遍实行“开大前门,堵死后门”,即干部为集体做出了贡献,理所当然给予奖励。这个奖“上不封顶,下不保低”,贡献大的,按合同条例一二百万元都可以拿,而且“年头定清楚,年底总兑现”,绝不搞平均,打折扣。“堵后门”,即不允许“一只脚踩两只船”,你当了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就要一心一意办好集体企业,不允许暗地里办自己的厂,或由家属去办。个人发财可以,但不能当集体企业厂长。这种机制,有效地遏制了有的地方办集体企业,“经理富裕,企业亏损,银行负贷,政府负债”情况的发生。

监督、制约机制:

集体领导制度。凡是经济搞得比较好的镇、管理区,都有完善的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的制度,把科学决策建立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凡涉及两个文明建设的重大决定,如重要的投资项目、重大的经济交往,群众的福利事业,都由党委或支部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一言堂”“一支笔”。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每个领导成员各管一摊,都有职、有责、有权,办自己分内的事,无须、也无时间拉帮结派、争权夺利。

以成功的地产开发被誉为“小香港”的东莞市樟木头镇,1990年以来吸引了60亿港元的外资,在香港售出商品房2.5万套,是东莞市征地比较多的镇,但群众从来没有到市里、省里上访。原因在于这个镇每出让一亩地、每花一笔钱,都是由每月一次的经济工作会议讨论决定,并向群众公布。书记、镇长绝不搞“一支笔”勾了算。

民主生活会制度。镇党委和管理区支部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在生活会上,每个人都要讲出自己的心里话,真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问题敢于揭短,对误会及时消除,达到沟通情况、互相谅解、互相监督,增进团结的目的。东莞市去年根据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反映的情况,抓了三大培训:农村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和主任任职资格培训;40岁以下尚未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管理区在编干部的学历培训;干部市场经济、行政管理等业务知识培训。

办事公开制度。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干部报酬、集体经济收支、农用物资供应、宅基地划分、企业人事安排等,“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工程公开招标,所有建筑、填堆土、装饰、铺路工程,必须公开招标,集体决定价格和施工单位,集体验收。出租和转让的土地、厂房,商住楼宇面积、用途、价格等及时向群众公布。

东莞市桥头镇桥头管理区近年来投资8000万元兴建的厂房及其他基础设施,都是由集体讨论决定的。他们先派人摸清建筑市场有关行情,然后按照“低造价、高质量、守工期”的原则集体讨论挑选承包商,每项工程少则为集体节约数万元,多则二三百万元。即将竣工的13层高的“恒丰酒店”,经过严格监管,就比原来预算节约了500多万元。

财务公开制度。管理区每年两次在村民代表大会或支部大会上公布财务预算和结算情况,提出下半年或一年的财务预算计划,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利润分配计划、行政及公益事业经费计划、资金筹集和使用计划,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每月公布一次财务账目,接受群众监督。同时严格要求领导干部,顺德市桂洲镇就明确规定管理区班子成员必须遵守“四个不准”:不准个人独资或合资经商办企业,搞“一心二用”;不准搭干股分红;不准兼职取酬;不准收受“红包”。

新华社广州1996年7月21、22、23日电;《新华每日电讯》1996年7月23日;《粤港信息日报》7月27日、8月3日、8月10日;《广州日报》7月23日一版头条;《信息时报》7月23日二版头条;《欧洲时报》8月21日;《侨报》《文汇报》《大公报》8月20日;上海《文汇报》1996年11月17日头条;《经济参考报》1997年5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