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三角洲,中山市沙朗镇养殖的“罗氏虾”颇有名气:广州等地的鱼虾销售摊档,经常竖起“沙朗罗氏虾”的醒目牌子促销;每当罗氏虾上市季节,不仅三角洲的鱼商虾贩纷纷前来争购,连澳门的虾贩也日日往返于中山至澳门之间,直接到虾塘采购……沙朗罗氏虾,以其个体大、色泽好、肉质鲜而走俏市场,成为虾贩心目中的农业“名牌”,酒楼食肆的主要菜谱,以及家庭主妇“菜篮子”中价廉物美的水产。
“沙朗一只虾”如今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这个镇从1991年养殖80亩罗氏虾开始,到1995年底养殖面积已达5200多亩,其中承包镇外面积2500亩,平均亩产210公斤,总收入4500万元,纯收入2370万元,养虾利润占了全镇农业纯收入的85%。按全镇132个养虾专业户计算,平均每户纯收入18万元;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纯收入3200元。镇委书记陈尔昌说:沙朗已成为中山市最大的罗氏虾养殖基地,不但形成了“夜虾市”,而且有“虾业沙龙”,养虾已步入高科技、规模化。
记者发现,在沙朗,人们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养虾,农民以养虾为荣,农村以虾农最风光,“养虾一族”成为镇内有分量、受人尊敬的风头人物,镇里以他们为骨干办起了“养虾协会”。凌晨4时,是沙朗虾市时间,数百个塘头灯火通明;早上7时过后,“虾业沙龙”开始了,虾农与虾贩聚会在餐厅,一边喝早茶,一边交流信息。
镇农业办公室一年开两三次养虾会议,每次都座无虚席,一些建筑“包工头”、运输专业户、鱼肉贩子都重返“农门”改行养虾。为了推销虾饲料,镇内外的饲料厂争相向虾农献“殷勤”,1995年镇里召开养虾会议时,虾农聚餐17席,饲料厂家争着付餐费,争不上的就给虾农送纪念品。电话、传呼机、摩托车成了虾农装备自身的“新三件”,有11个虾农购买了“大哥大”。1995年,有100多个虾农去过澳门游览,今年有50多人计划去泰国观光。1995年,沙朗农行信用社给专业户发放养虾贷款1000万元,是前年的5倍,本息回收笔笔有着落。
沙朗“一只虾”成为农业名牌,倾注了政府不少心血。1991年,镇水产站试养罗氏虾获得成功,第一年获利13万元,第二年获利60万元,引发了群众养虾的积极性。镇委、镇政府及时制订了“凡新开挖一亩虾塘,给予贴息贷款1500元和免交公粮两年”的扶持政策,通过请水产专家上技术课、养殖行家现场讲解、组织参观等措施帮助专业户。(www.xing528.com)
1995年初,虾苗紧缺,镇农办千方百计组织虾苗8000万尾,占了全镇虾苗投放量的一半,采购漂白粉70吨,推荐5家饲料厂与虾农见面,引导虾农择优选购。为使更多的农户饲养罗氏虾,镇政府投资300万元,聘请全市最好的孵化技术员,兴办鲫鱼沙虾苗孵化场,消息一传出,就收到占虾苗孵化量七成的订金。1995年已有两户虾农一年试养两造共46亩,通过早放苗、迟上水、延长了生产时间,打破了罗氏虾只能在高温季节养殖的传统。镇农办还牵头首次试种越冬虾获得成功。
养虾丰产,虾农先富。沙朗管理区黄文光,养虾4年,去年100亩水面亩产达210公斤,年纯收入近40万元。一位叫黄日权的专业户养虾连续3年丰收,1995年23亩水面获得亩产373公斤的高产纪录。“一只虾”成了名牌产品,还吸引来了外资投入,香港一家公司已斥资1000万元,与沙朗联合组建了中外合资伊甸园有限公司,重点发展养虾、养甲鱼、种植无公害蔬菜等“三高”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新华社广州1996年2月电;《华侨报》2月15日;《侨报》2月16日;此篇与张愈升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