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以工业和商品生产为主要特征、向城乡一体化格局转型的珠江三角洲,目前已进入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优化经济结构、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与交换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珠江三角洲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桑蚕之乡”。改革开放16年来,这一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20%左右。随着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这里崛起了全国密度最大的新兴城市群,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一万元人民币。
在这股汹涌而来的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浪潮中,由于旧体制的制约、宏观指导的乏力等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以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劣化为代价,投资分散、各自为政,整体功能、规模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导致这一地区乡镇工业在创造出大批名牌产品的同时,在国内外市场却自相残杀、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基本建设混乱、城市化总体滞后于工业化,人的生活质量未得到全面提高等等。
如据有关部门调查,珠江三角洲现有空调厂40余家,达到规模效益的只有13家;汽车整装厂和组装厂100多家,一家也没有达到规模效益。农村城市化缺乏超前规划,房子都建到公路两旁,形成所谓“线状城市”“马路城镇”。针对上述问题,已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珠江三角洲,正在谋求三大战略转变:
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珠江三角洲,绝大多数人在吃、穿、住等方面已有相当水平,有的方面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但人的整体生活质量还有许多问题,如有的地方社会风气滑坡、治安成了人们最忧虑的问题,教育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为此,珠江三角洲各地正着手调整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切实树立生态环境意识,从过去单纯地索取资源转向保护自然,优化生态结构;从个体竞争转向整体协调及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全面提高人的教育文化道德素质。如各地已普遍划定了“农田保护区”,以留住“绿色”;经济效益开始让位于生态效益,中山、珠海等地严格限制污染性项目“落户”;各种文化设施建设成为政府首要决策的项目。(www.xing528.com)
从经济上的“小”“粗”“低”向“大”“优”“高”发展。各地正在按照大市场、大生产的原则,根据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经济一体化和专业协作的原则,打破现行按行政区域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小而全”的经济格局,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分工合理的经济结构。从过去以资金投入、资源开发为主转向以科技进步为主,从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向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从重点发展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从小经济区转向大经济圈,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分工与交换。珠江三角洲各地已开始将发展的视角从省港澳这一小经济区转向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在巩固港澳市场的基础上,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重点发展北美、西欧、东南亚、日本市场,以获得更多的国外资本和技术。积极发展海外企业,组织有竞争力的企业到世界各地设立机构,以形成广泛的海外企业体系。与此同时,更多地运用参股、控股、证券等方式进行投资,以促使企业直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竞争。目前,三角洲在海外跨国经营的企业已有500多家。
(新华社广州1995年11月13日电;《新华每日电讯》1995年11月14日;《粤港信息日报》《信息时报》11月14头版;《广州日报》11月17日;菲律宾《世界日报》《新中原报》等海外报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