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纪实

中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纪实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山市委、市政府经常宣讲: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件造福人民的大好事,是密切党和人民关系的一项深得民心的行动,因此必须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让全体市民共同参与。

中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纪实

今年7月11日至13日,全国爱卫会城市卫生调研组的9名专家,在对中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后这样评价:由于中山市对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实施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一整套工作制度和法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卫生意识较好,虽然有50万流动人口,公共设施保护完好,很少见到乱吐、乱丢、乱张贴、乱摆卖的现象。专家们赞叹:中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群众促进政府”的可喜局面。

这一局面的形成,首先在于中山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组建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市里在已有17个职能部门领导组成的市爱卫会及其办公室的基础上,又于1991年底成立了由市长汤炳权担任组长和主任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组和城市管理委员会,形成了领导组、城管会、爱卫会“三位一体”的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10个区办事处和15个职能部门与市政府签订了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令行禁止。市里严格按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建章立制,健全各种专业队伍,先后制订出“门前三包”责任制,垃圾清运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治沙建筑沙石堆放)、治水(路面积水、冷气机滴水)、治线(空间各种导线)、治墙(拆治旧围墙)、治灯(治理街灯)的“五治”规定,以整治商业秩序为主的“退商还路”工作方案,以及关于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生产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城区禁止养狗等20多个规章制度,使城市管理逐步走上有章可循的轨道。同时组建了总共4000多人、包括环卫,各区保洁员,垃圾屋管理,城市管理监察,市政维修,园林管理,除“四害”等专业队伍。

完善的制度、健全的队伍,保证了中山市城市卫生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人专管。马路按主次道分级保洁,繁华闹市的路段每天保洁3次,一般马路每天保洁两次,由市环卫处负责,共99段马路、175万多平方米路面;内街保洁每天不少于两次,由区保洁队负责,定人、定位、定任务、定质量。指令性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已经实施了9年,由马路两旁的单位出资雇请专职“三包”员随脏随扫,现在“三包”覆盖率达100%。垃圾清运改变过去用垃圾桶沿街放置收集的做法,实行“收集、清理、运送、填埋一条龙”的处理制度,有偿服务与无偿收集相结合,即居民的生活垃圾由环卫处无偿收集清运,单位的垃圾则由市环卫处的清运服务公司有偿收集清运。

现在,在中山市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居民小区,看不到露天垃圾,居民的生活垃圾一律用塑料袋包装好,在规定时间每天上午及下午的6时至9时投入垃圾屋,然后由环卫工人用人力三轮车运到转运站,再用汽车拉到垃圾场填埋,中山城区日清运垃圾量超过600吨,清运率达100%,到垃圾场后又进行分层填压、施药喷洒、合理复土及污水处理,最后植树、栽花,有效地控制了垃圾场的苍蝇密度。

全市从1992年以来,投入了955万元,沿街道设置了700个不锈钢生铁果皮箱。取消垃圾桶,在城区街巷建起外形美观、封闭式的垃圾屋347座,专人管理的垃圾收集中转站7座。投资150万元兴建的狗仔坑垃圾填埋场,去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环境治理优秀工程”,这个垃圾填埋场已使用10年,将填满封场,市里正计划投资3000万元,兴建一个新的垃圾填埋场。城区79间公厕均为独立便器水冲式,全部采用三级化粪池,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中山市委、市政府经常宣讲: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件造福人民的大好事,是密切党和人民关系的一项深得民心的行动,因此必须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让全体市民共同参与。通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和大卫生观念。在每年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全市都要开展机关干部义务卫生劳动、单位内部卫生、家居卫生三个统一行动日,每年都有数万干部、群众上街大搞环境卫生。随着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市民向政府反映环境卫生问题的来信来访大量增多,仅去年受理这方面的投诉就达2065宗,且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由于政府精心组织,做到思想不松,劲头不减、工作不停,全市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共建卫生城的创建效应。市里积极培育这个效应,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在各级城管办和新闻单位设立了投诉电话。中山电视台不定期制作的“巡城马”和“回音壁”节目,成为市民向政府反映环境卫生难点、热点问题的有效渠道。(www.xing528.com)

领导、部门的认识统一了,市民的积极性起来了,中山市每年抓住重点,解决三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如把1993年定为巩固灭鼠、灭蚊、灭蝇达标年,并如期实现了目标,取得了争取国家卫生城市的资格入场券。1994年全面发动,力促城市环境得到“四个巩固”:即巩固“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垃圾收运管理、“三灭”和农贸市场卫生管理工作。同时取得了“三个新突破”:各入城路口和各镇政府所在地、沿线公路环境卫生整治;建筑工地管理;城区广告牌整治。

为了抓好公路净化、绿化、美化,1994年9月市长汤炳权带领三位副市长一起检查公路卫生,此举给全市上下极大的触动,公路面貌迅速得到改观。为了治理城市立面,市政府专门就清拆违章和违反管理规定的广告招牌做出规定,通过专项整顿行动,共清拆了违章广告招牌2338个。各区办事处组织群众,逐路段、逐楼宅清理“墙上垃圾”,城管队伍根据乱张贴招纸上的通信地址和电话上门检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架空导线,拆除旧围墙和违章围墙,新建通透式围墙,维修粉饰马路两旁的旧楼宇墙壁,统一安装灯光柔和的路灯或霓虹彩灯

行业文明卫生管理方面,城区所有建筑工地从过去的开放式施工变为封闭式施工,均要建起1.8米高的围墙,1994年一共建起33.7公里。坚决撤销“马路菜场”“马路商场”,“退商还路”,严格规定各商户入屋入场经营,杜绝了城区内的占道经营商户,现在中山全市市场面积132万多平方米,人均1.1平方米,为广东省之首。为了提高市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市里1992年成立了健康教育所,健康教育列入了中小学教学大纲,城区8所中学、15所小学全部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有教案、有评价。在柏苑、松苑、竹苑三个新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示范点工作,与5个大的医疗卫生单位挂钩,每季出一期健康教育专栏。其他居委会、医院都设有健康教育宣传牌、栏或橱窗,定期更新内容,新闻媒体更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卫生宣传。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努力,中山市民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公德心和健康行为。有关部门在今年3月和5月所做的两次居民健康行为调查,市民的基础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3.9%和93.2%。去年,城区80%的居民被评为文明清洁户。

(新华社1995年11月13日调研报道;与张愈升、蓝松涛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