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94年,广东省1600多个乡镇中,农村社会总产值在亿元以上的镇已有945个,其中产值5亿元以上的镇236个,10亿元以上的镇89个,20亿元以上的镇21个,绝大多数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人们形象地称这些过去的“农业大镇,财政穷镇”,今日的“工业强镇、经济富镇”为“镇虎仔”。顺德市的容奇镇、北滘镇、桂洲镇,中山市的小榄镇、花都市的新华镇等5个镇,农村社会总产值已达30亿元以上。其实这仅仅是上报数,产值20亿元以上的经济大镇,实际数字不只是20多亿、30多亿,有的镇实际高达六七十亿元。
珠江三角洲有许多难解之“谜”,其中之一,就是在“镇虎仔”们不是孤单地、零星地发展,而是社会、经济全面并进、小城镇群体崛起之中,作为党和政府基层组织和政权的镇委、镇政府,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当人们为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政府无所作为、干群关系紧张而忧心的时候,在珠三角这块经济的热土,镇委权威之高,凝聚力、向心力之强,前所未有;政府的效能更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决策什么、调控什么,令行禁止。
的确,从表面上看,今日珠三角“镇虎仔”的书记、镇长们,同人们印象中土气得与老农民没有两样的乡长形象迥然不同。他们西服革履,手拿大哥大,坐的是“奔驰”“皇冠”高级轿车,出入于宾馆、酒楼,动不动就去香港、东南亚考察,“忙”得不亦乐乎。用中山市东升镇镇委书记钟泮香的话说:“两眼一睁,忙到深夜,天天如此。”那么,他们到底怎么忙呢?
前几年,许多省组织考察团南下珠三角“取经”,大家看了以后都说好,却都感慨学不了。有人问:究竟经验在哪里?没有人能够回答。不少人竟把珠三角的发展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见了红灯绕着走”。珠三角的人说:其实说千道万,最关键的是:灵活运用中央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部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在这方面,珠三角的镇委、镇政府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整体意识。珠三角的镇在发展经济中,十分注意发挥上下左右协同作战的整体效能,把镇的利益同各个部门,甚至一个农民的利益紧紧挂起钩来,以形成发展经济的“合力”。无论镇、村干部,还是各部门之间,都能够围绕上项目、筹资金、争速度、求效益这些目标,想方设法在税收、土地征用、企业管理、产品销售和物资供应、外汇管理和银行信贷、投资者的财产保障、用工等方面提供方便、做好服务。
在南海市,无论哪个镇引进外资、新办项目,市各个部门都是一路绿灯,“办、办、办”。在号称“世界最大的对外加工区”的东莞市,兴办“三来一补”项目只有一个办公室,从项目洽谈、工商管理、报关、办理进出口许可证、香港直通手续等,实行全程一条龙服务。中山市沙朗镇在以房地产为突破口发展第三产业中,把整体利益始终与征地农民的利益相结合,土地的规划、管理、审批等由镇委书记“一支笔”掌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批地。镇政府把公路两旁的地收回镇有,重新规划,不是在镇领导间通过批地进行利益再分配,而是把最好的地先分给管理区,农民从征地中得到的可观收入,只分给农户30%,其余70%由管理区掌握,通过股份制发展第三产业。由于宏观调控得当、各方面利益考虑周全,沙朗没有浪费土地,也没有“烂胡子工程”,房产开发只占了土地总量的五分之一,农田与开发区相得益彰。
强烈的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在珠三角镇村干部身上,已看不到因循守旧、目光短浅、小富即安这些小农经济思想,大家崇尚的是开放、开拓、开明、竞争、自强这些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思想。许多干部都说这样一句话: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要竞争就要善于抓机遇,尤其是要在逆境中寻找战机。
1988年全国治理整顿之前,许多地方竞相上加工项目,东莞人却做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抉择,因为已意识到基础设施滞后将严重制约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东莞人,认为治理整顿“压”的是工业项目,“保”的重点则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他们投资1.3亿元,把东(莞)深(圳)公路改造成超一级公路,在其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条公路两旁的乡镇就吸引国内外投资近200亿元。
中山市曾流传“一个路口”的故事,说的是当时还未正式到任沙朗镇党委书记的陈尔昌,听说省市交通部门将改造105国道,计划将一个路口设在邻近沙朗的一个加油站旁。陈尔昌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拉着镇长四处游说,要求将路口设在沙朗。市长汤炳权同意了,公路部门却因要多修两座桥,增加投资2000多万元而不同意;沙朗镇内也因要吃掉不少农田,拆迁许多民房,还要出资400多万元而有不少反对意见。镇委却坚持认为路口如设在沙朗,将从根本上改变沙朗的地位和作用,其效应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在市政府的支持下,路口最终设在了沙朗,竣工后最直接的效益是路两旁的土地有偿转让费从7万元蹿至30多万元。(www.xing528.com)
实事求是,不盲目发展。珠三角的镇委、镇政府在指导经济的过程中,注意从全局出发,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不盲目攀比,在选择项目上,不是“捡到篮里都是菜”,而是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1988年,小榄镇遇到了一个在当时可以说在全国领先的大项目——生产化纤产品腈氯纶,该产品市场很好,资金也能落实。但小榄镇委、镇政府权衡再三,还是忍痛割爱了;因为镇里感到基础设施跟不上,如果贸然上这个总投资一亿元的项目,极有可能拖住整个镇的发展。党委为此提出“沉住气,打基础”。当时全镇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亿元,镇政府财力也不过三四百万元,却一次性投入3000多万元,在全国镇级第一个一次开通万门以上程控电话。之后不断投入资金,大力完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以后随着客商蜂拥而来,又在镇内开通了三条公共中巴线,出版了广东第一份镇级地图。正是小榄从实际出发确定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才保证全镇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珠三角,这种务实的作风随处可见。人们总结说,“现在能办的事一定要去办,而且一定要办好;现在无力办的事决不勉强去办,这就是最大的实事求是”。
党委统揽经济全局,干部全身心投入经济工作。珠三角“镇虎仔”的崛起过程,实际也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首先是把自然经济思想转变为商品经济思想;其次由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转向吸收、利用外来的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在这一阶段,许多镇在“要得利、先让利”的口号下兴办“三来一补”企业。大家明知得大利的是外商,自己只得到了一些工资和加工费,但最大的收益却是因此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自己去发展自己,用积累的一点资金办自己的工厂,或中外合资企业。这一自然而然、一步步走来的发展过程,始终由党委和政府宏观把握、政策引导。
在中小企业大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兴办自己大企业的小榄等镇,坚持以集体办企业为主,党委、政府通过对公司一级的管理,把企业牢牢掌握在手中。政府的副镇长分别兼任工业、农业、城建总公司的总经理,政府与公司间没有任何矛盾,党委和政府有什么意图,很直接地传达到公司,没有扯皮,“一个镇长办公会议就可搞定”。总公司与企业之间,职责明确,总公司是绝对权威,企业如何发展,投资方向如何,总公司最终决策,同时管人、财、物,人事主要是决定企业正、副厂长和正、副党支部书记,财务主要是定期检查和审计。企业则完全负责产、供、销,只要发现了问题,公司便立即干预;因为怕亏损。用小榄镇副镇长卢铨枝的话说:镇办集体企业完全靠自己发展自己,亏损就是“叨自己的心头肉”。在这些镇,“无上级企业”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这与简单的行政干预完全是两码事。
那么,政府如何调动干部个人的积极性呢?首先镇级领导干部不管是党委还是政府,都直接参与经济,每个人都有职有权、各管一摊,办自己分内的事。每天满负荷运转,忙得团团转,许多事情就在忙中办成了,且个人的切身利益都与工作挂在一起,没必要、也没有时间去拉帮结派、钩心斗角。在这种机制下,大家不但应该做的事都做好了,而且想做的事都可以去做。班子做出了表率,凝聚力有了、在群众中的号召力也有了,许多共识也由此而生,诸如“悠悠万事,经济为大”;“以和为贵,团结就是力量”;“世纪之交,人才是根本”等等。
与此同时,坚持进行思想教育,用“在位一任,造福一方,服务一方”的奉献精神和公仆意识激励每一位干部。中山市三乡镇提出“经济发展了,干部不能倒下”,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一个中心两条纪律三个意识四个自觉”,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财经纪律;要有经济意识、规划意识和管理意识;要自尊、自强、自律、自爱。
在对干部的经济奖励政策上,珠三角普遍流行一句话,就是“开大前门、堵死后门”。“开前门”即干部为集体做出了贡献,理所当然给予奖励,这个奖“不封顶”,贡献大的,一二百万元都可以拿,而且“年头说清楚,年底总兑现”,不打折,不眼红。“堵后门”即不允许“一只脚踩两只船”,你当这个企业的厂长,就要一心一意办好集体企业,不允许暗地里办自己的工厂,或由家属去办。个人发财可以,但不能当集体企业的厂长,“两者只能取其一”。
谈起干群关系,珠三角的干部们说,这关键是看干部怎么做。党委、政府全心全意抓经济、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反过来就会想着政府、想着公益事业。小榄镇去年建成的体育馆,第一期投资3000多万元,其中群众捐款就达2000万元。镇委办公室主任李德民说:这么大一笔捐款,不是镇里摊派的,全部是群众自愿的,具体方式是通过办晚会来筹措,大家请书记、镇长们上台唱支歌,然后人们竞投式地捐款,甲说捐5万元,乙便捐6万元。晚会气氛热烈,捐款者心甘情愿,一则通过这种方式捐款,大家有荣誉感;二则这也是感谢政府、支持政府的一种渠道。现在,珠三角不少的镇,已出现了“退休农民”,即男满60岁、女满55岁,每月由集体发给退休津贴(群众称之为生果津贴)。集体带头敬老,群众也经常为干部着想;因为干部从收入到住房等方面,普遍比群众的差。于是干部下去时,群众争着请吃饭,不为求办事,只为相聚一下,干部如果不吃,群众便不高兴。
(新华社广州1995年10月13日电;《新华每日电讯》10月16日;《粤港信息日报》1995年10月3日、4日一版上、下篇;《中山日报》1996年3月14日、16日上、下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