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荔枝果实累累,挂绿、糯米糍、桂味、妃子笑,挂出不同的“风采”;山下稻田一望无际,片片鱼塘掩映其间。塘上田边,鸡、鸭、鹅成群出没,猪舍、菜园时隐时现……炎夏6月,记者驱车广东“荔枝之乡”增城市农村,但见蝉鸣荔熟,处处展示出立体农业的勃勃生机。
“工业兴旺,农业发展”,这就是增城市“小荔枝带动大农业”的成果。
在广东众多的荔枝产地,增城荔枝特别清甜可口,质冠南粤。尤其是300多年历史的“挂绿”荔枝,风味独特,举世无双。1992年以来,增城市以荔枝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农业的基地化、集约化、商品化。他们多方面筹集资金,加紧荔枝的基地化、规范化生产,同时组织科技攻关,突破了荔枝早结丰产大关,结束了过去种荔枝要10年、8年才能结果的历史。群众种荔枝的信心大增,品种越来越多,从早熟品种三月红、水东,中熟品种黑叶、妃子笑到晚熟品种挂绿、糯米糍、桂味、淮枝、雪怀子,多达41个,供应期从5月中旬到7月下旬,长达两个多月。品种之多,供应期之长,雄冠全国各荔枝产地。到今年全市100亩以上的荔枝园已达121个,种植总面积14万亩,总产可达到一万吨以上。
小小荔枝,给人们展示了传统农业基地化、集约化的美好前景。以此为突破口,增城陆续形成了荔枝、丝苗米、蔬菜、速生丰产林4大基地,其中优质米基地46个,12万亩,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丝苗米成为增城一大拳头产品。30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135个,速生丰产林97个,亩产12立方米,预计创收5亿多元。之后又扩大到鸡、鸭、鹅“三鸟”和鱼、虾等水产养殖,目前养“三鸟”1000只以上的基地493个,出栏1000头以上的猪场15个,超过1万头的就有4个。(www.xing528.com)
农业效益步步提高,许多农户以短养长、立体经营,承包山头、山窝,山上种果,山边建猪舍、鸡棚,山下养鱼、养虾,猪鸡粪肥果,猪尿等流入鱼塘,形成综合效益。
目前,增城市各种农业基地初具规模。今年全市粮田面积72.6万亩,比去年增加了4000多亩,其中90%以上是优质丝苗米,预计又是一个丰收年。荔枝虽遇小年,由于产量提高,货源充足。蔬菜18万亩,有11个村成为广州二线蔬菜基地。小荔枝真正带出了大农业的综合效益。
(新华社广州1995年6月25日电;《新华每日电讯》6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