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解放以来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工程,正在粤北山区顺利实施。到1996年底,广东省已从基本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粤北石灰岩特困地区迁出近17万人,异地安置。走出封闭、贫困的大山,在新的家园圆了温饱梦的移民们,形容这是他们获得的“第二次解放”——经济上的根本翻身。
人们也许难以相信,在富出了名的广东珠江三角洲以北不远处,有一个人称“寒极”的赤贫地带——粤北石灰岩地区,共有清远、韶关两市的7个县(市)、47个乡镇、80多万人,其中有一部分瑶族同胞。这里生产、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石多土少、坑多水少、人多田少,十年九旱,民谣说“雨水不留草难长,渴死麻雀跌死蛇”,田地是“碗一块,瓢一块,丢个草帽盖一块”;山民们“种一坡,收一箩,只够煮一锅”,特困人口达10余万人。广东省原省长朱森林曾这样描述石山深处特困人家的生活景况:“四根柱子一间房,一条竹竿晾衣裳,三块石头一个灶,一年四季吃粗粮。”
为解决这一地区人民的极度贫困问题,广东省委、省政府“七五”以来曾先后投放近4亿元,帮助石灰岩地区发展经济,到1992年,这里的所有乡镇和80%的管理区(行政村)通了公路,75%的农户初步解决了“吃水难”,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100元,提高到近400元。但这一区域有三分之一的地方,“金木水火土,五行全缺”,几乎不具备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扶贫几十年,“河山”依旧,贫困依旧。
总结几十年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清远市清新县率先进行“迁移超载人口,有计划地组织全村迁耕”的成功做法,启迪了广东进行异地开发、异地安置、异地就业扶贫的新思路,省委、省政府决定从1993年开始,连续5年共无偿投入2.5亿元,帮助粤北7县47个石灰岩乡镇的20余万特困人口迁移到生活、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安家落户,实现异地开发脱贫。
为了使这项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移民工程顺利实施,省里和清远、韶关两市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下了最大的决心、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进行认真、细致的思想发动。通过让先期迁移的贫困户现身说法和组织山民到移民试点参观等做法,逐渐改变山民们“怕苦怕累不怕穷”“病死不下床,饿死不离乡”“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家的茅草窝”的旧观念,让他们明白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从而变“要我迁”为“我要迁”。(www.xing528.com)
健全领导机构。有关市县、乡镇均成立了人口迁移领导小组,抽调干部组成工作组,分赴有人口迁移任务的基层协助工作,以保证对迁出户做到户籍、宅基地和生产用地“三落实”,切实消除移民的后顾之忧;确保资金落实,省财政专款对迁出农民每户补助5000元,市对每户补助1000元,县补助500元。省市各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争取了港澳同胞和华侨的资助,仅曾宪梓先生便捐赠300万元人民币,兴建了5座移民希望学校。
在这场庞大而复杂的贫困人口大迁移中,广东坚持“三个结合、三个为主”,即本地安置与外地安置相结合,以本地安置为主;政府组织与自找门路相结合,以政府组织为主;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组织精心,迁移工作进展顺利,移民情绪稳定,生活大变样。
目前,已异地安置的近17万特困农民,人均分得水旱地0.8亩,1994年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大部分在新的安置点建起了永久性住房,移民们高兴地总结:“昔日用水贵如油,如今清水门前流”;“过去耕地用锄头,今天犁田驶铁牛”;“现在一天的笑声比过去一年的还多”。更重要的是,在新的家园,交通方便了,信息灵通了,既可就地务农,又可外出打工,长期固守一方、死守一山的山民们,逐渐汇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汪洋大海”之中。
据了解,由于迁移成效显著,广东决定今年再投入几千万元,从石灰岩地区再搬迁4.5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