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朗镇的前身是准军事化管理的国营中山农场,面积和人口均不到全市的1%,没有什么工业基础,也不像其他镇区那样拥有众多的港、澳、台关系可以利用。赤手空拳,如何以第三产业立镇?陈尔昌认为,许多事情可以“无中生有”,要做到这一点,核心是要有“谋略”,会找“窍门”、善抓“机遇”。
1991年8月,刚刚调任沙朗镇党委书记的陈尔昌,获悉省市交通部门将改造105国道。陈尔昌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说服有关部门将新开的路口设在沙朗,沙朗将“身价倍增”。机不可失,还未正式到任的陈尔昌拉着镇长到处游说,要求将路口设在沙朗。市长汤炳权同意了,但公路部门认为路口若设在沙朗,要多修两座桥,将增加投资2000多万元;沙朗镇内也有不少反对意见。镇委认为,路口设在沙朗,表面看是要吃掉一些农田、拆迁许多民房,还要出资400多万元,但从长远看,出口设在沙朗,将从根本上改变沙朗的地位和作用,其效应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有关部门最终修改了设计,将路口设在了沙朗。
果不出所料,改建的105国道竣工后,沙朗公路两旁的土地有偿转让费一下子从每亩7万元蹿升到30多万元,这为沙朗镇第三产业的大发展铺垫了成功的基础。(www.xing528.com)
人才奇缺,是沙朗这个过去的“大沙田”地区经济腾飞的主要绊脚石。沙朗镇委、镇政府两年多来在千方百计引进百多名外地人才的同时,下决心培养自己的人才。没有资金,镇委又一次“无中生有”:1992年,领导班子构思筹办“叶倩文潇洒走一回演唱会”。这是中山市第一次筹办港星演唱会,到省里开批件,宣传部有关人员开始不相信,说还没有听说一个镇举办这么大规模的演唱会,请的还是香港最走红的女歌星。沙朗人主意已定,严密组织,演唱会获得了很大成功,叶倩文一人又唱又跳三天,门票收入加上赞助款扣除各项费用外,还盈余400多万元。镇里将这笔巨款全部用来扩建了一所中学和一所幼儿园。由此起步,沙朗镇近三年来共投资2200万元迁建扩建学校,投资600万元建起教师宿舍8幢,1993年底使全镇117名教师都分到了一套新住房,沙朗成为中山市解决教师住房最好的镇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