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二、三产业迅猛发展,粮食生产却连续3年滑坡。去年岁末,一场几天内便告平息的“粮价风波”,更促使广东上上下下再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农业全面走向市场的今天,究竟怎样保住“米袋子”?
1993年,广东粮食播种面积为4835万亩,比上年减少8.8%;总产量163亿公斤,比上年减少10%,两项均突破广东省政府规定的最低临界线。有关专家特别指出,1993年是建国以来广东粮食减产超过一成的第二个大减产年,形势严峻!
客观地讲,去年广东粮食生产的大幅滑坡,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是一个重要因素,初春寒潮、夏季洪涝、夏秋连续5次强台风,直接造成的损失达13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5。抛开这一自然因素,造成广东粮食生产连年陷入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粮食比较效益太低,农民不愿种粮。
在广东,农民种一亩水稻究竟能赚多少钱?记者在走访中与许多农民详细算了这笔账。广东粮产区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蒲草管理区农民龙宜初,家里有3个劳动力,承包稻田55亩,去年(1993)每亩纯收入260元。而本镇桂溪管理区的农民李志安夫妻两人,承包鱼塘10.7亩,去年每亩利润2605元。两者的劳动量差不多,效益却相差很大。
与这些规模种植的大户相比,单家独户种粮的农民效益就更差了。云浮市安塘镇57岁的莫炳森老汉说:“谁都说粮食是宝中宝,但谁也不愿意种粮。”莫老汉一家3口承包了2.6亩耕地,但自家只种了1.3亩,其余的让给乡邻去种。去年他一家共收了1150多公斤稻谷,除去500多公斤口粮,出售了500多公斤,收入了400多元,而各类成本总共560元,根本不赚钱。
广东省农业部门1993年对省内不同类型的9个县2000户农民的抽样调查表明,每生产50公斤稻谷的成本为47.2元,而秋收前市场价为每50公斤46—50元,农民种粮基本无利或亏本。
农民总结说:“一亩鱼塘胜过三亩稻,半造蔬菜好过两造禾。”正是在这一反差显著的比较利益牵引下,走向市场的农民自觉地调整作物布局和产业结构,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的优质水稻和水产养殖、畜牧业、优质水果和蔬菜生产。农民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这本是件好事,但由于调减幅度过大,直接影响了粮食生产。1992年,全省新挖鱼塘就达40万亩,去年蔬菜面积就发展到1043万亩,比上年增加了96万亩。一个个“老粮仓”逐渐消失了,变成了粮食调入大户。
农民不愿种粮只是一个方面。从政府行为来说,近年来广东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放松对农业的领导,忽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倾向,省长朱森林总结为思想上的“三重三轻”,即重二、三产业,轻第一产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小局,轻大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农业商品率已超过70%,农产品供应充足。
面对这些成绩,不少地方的领导误认为农业已经过关了,可以放心放手,不需把太多的精力、物力投入其中。有的甚至认为农业走向市场,农产品价格放开了,生产由市场调节,政府可以撒手不管,让农民按价值规律办事就行了。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近几年人、财、物大量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又大量挤占第一产业的土地、资金、劳力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与此同时,各级对农业的投入比重也不断下降,12%的支农资金根本落实不了。1993年,全省计划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占同年财政总支出的7.27%,比1980年下降了5.81个百分点;国家分配给广东的农业贷款规模也仅有6亿元,比1992年减少2亿元,这样的贷款规模,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周转也有困难,更难以开发新的农业项目。另一方面,农民施用的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料越来越少,地力严重下降。根据有关部门调查,1992年全省绿肥面积仅为182万亩,比上年减少一成,而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的低质田已占50%以上。
近年来,广东有不少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有钱就有粮,幻想通过向省外、国外买粮来解决吃饭问题。
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指出的那样:“广东人多地少,历来是个缺粮省,要完全实现粮食自给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不下决心提高自给率,完全靠外省及国际市场解决,十分被动,风险很大。”(www.xing528.com)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全年粮食缺口50多亿公斤,国家每个月安排广东调粮车皮950至1200个,而只为解决1000万外来人口的吃饭,每天就需要100个以上的车皮才能满足需求。现实情况是,广东工业所需原材料主要是从内地调进,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有很大部分是在北方,铁路运力已经非常紧张,即使有粮可调,运输也跟不上。另一方面,广东近年农业结构的调整幅度很大,周边的湖南、江西也在加快调整步伐,粮食调出量只会越来越少,这方面广东已有教训:1988年末粮食供应紧张时,广东一位副省长出马到湖南购粮便无功而返。今年二、三月,铁道部安排给广东3500个运粮车皮,因产区不愿卖粮,只使用了七成多。
“有钱未必就有粮”,对这个问题认识逐步统一后,广东省从去年以来经济手段和行政措施“双管齐下”,下决心稳定粮食生产。
省人大颁布实施了《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规定全省农田保护区总面积不少于3000万亩。这个指标被分解到各市,层层订立了“军令状”。省政府同时明确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未完成任务的市,从7月份起一律停止其非农用地的审批使用。针对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省上先后派出6个检查组,查处违法用地1.4万宗,面积近6万亩,清理撤并各类开发区191个,面积32.7万亩。
今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3次关于粮食问题的专题会议和10多年来第一次全省范围内的春耕生产现场会,部署粮食生产;派出1000多人的农村工作队加强农村基层建设。为了促使各级领导真正重视农业,省上又按粮食播种面积、产量、收购量和储备完成情况等项指标,制定了“百分考核奖惩办法”,对粮食生产、购销、储备实行市长负责制,完不成任务的出示“黄牌”,登报批评。立足长远,省政府决定从1994年开始,用3年时间建成50个商品粮基地县,总面积和商品粮将分别占全省的67.6%和78.9%。省财政在3年内每年投入5000万元专项基金,市、县两级每年相应配套安排5000万元。
为解决农民种粮亏本问题,广东省政府今年把计划内合同收购的粮食保护价,由去年每担早籼三级稻谷31.6元提高到70元,其他等级品种的稻谷以此为基础按质论价。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价款,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负担补贴。
在上述经济的、行政的措施下,广东粮食生产连续几年滑坡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据省农委提供的情况,今年全省丢荒弃耕的面积预计可复耕近八成,粮食播种面积最后落实4927.5万亩,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亩。
尽管初步的成效确实令人鼓舞,但是据记者了解,要真正稳定粮食生产,还需要解决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离谱。去冬今春以来,广东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15%—30%,有的达40%以上。由于农资涨价幅度太大,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早造粮食生产的物化成本将上升30%左右。
二是粮食保护价执行难度大,农民担心兑现不了。按分级负担的原则,每担商品粮70元的保护价,差价部分省财政补贴5元,其余的由市县两级财政负担。这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没有问题,而在相对落后的地区财政就难以承受。肇庆市是广东的重要产粮区之一,今年省上下达的合同订购粮为1.75亿公斤,市县负担的保护价款共需3000万元,相当于一个山区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市里反映,这样做的结果是粮产区交粮越多,收购资金、利息、损耗等项负担越重,地方财政补贴越多,结果是谁种粮谁吃亏。市长陈均伦说:“应该对重点产粮区在资金、物资方面有所倾斜。”
农民更关心保护价能否兑现。鼎湖区连塘办事处布基管理区主任陈锦永说,按省里新定的粮食保护价算,今年的稻谷每亩纯收入可达80—110元,与去年相比明显有利可图,怕就怕到时拖欠或干脆兑现不了。
(新华社1994年6月22日调研报道;《粤港信息日报》1994年7月10日一版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