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海北岭村:改革开放后成为澳门附近的繁华富裕村

珠海北岭村:改革开放后成为澳门附近的繁华富裕村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年前,澳门的繁华、富足对北岭人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北岭人却以富裕、文明的生活,吸引着海内外无数客人前来参观访问。乘改革开放春风大步闯入市场经济的北岭村,就这样成为珠海市第一个进入小康的富裕村。值得称道的是,这个村庄能够吸引海内外客商踊跃前来,靠的并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裕。在它的身旁,坐落着国际大都会香港、澳门和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珠海。

珠海北岭村:改革开放后成为澳门附近的繁华富裕村

珠海特区香洲区北岭村距澳门只有两公里,抬头相望。

10年前,澳门的繁华、富足对北岭人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北岭人却以富裕、文明的生活,吸引着海内外无数客人前来参观访问。

步入北岭村,首先跃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北岭农民文化中心”。这是北岭村1990年投资1500万元修建的,建筑面积达470平方米,里面有国际标准的室内游泳池、老人文化娱乐中心、村委会、党团员活动室、青年之家、阅览室、健身房、卡拉OK舞厅等。村民们自豪地称它是北岭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北岭村的发展机遇始于1984年。这一年,全村800亩可耕地被特区建设征用,北岭人拿到了297万元征地款。经过前思后想,以书记徐康意为首的党支部没有屈从于“把钱分掉”的意见,毅然决定:一分钱不分,把征地款全部投入发展集体经济

北岭人的第一招是学习别人来办“三来一补”小企业,他们在40亩自用地里办起了塑料厂、制衣厂、皮革厂,同时建起一些简易厂房出租,首次赢利150多万元。1988年,初尝滚动开发甜头的北岭农民又在特区率先搞起了房地产,大胆买下了离拱北20公里的中山市古鹤村一块110亩的山地,投巨资建起了150多套豪华住宅出售给外商,获利数千万元。从此,北岭人一发不可收拾,跨出省门,到广州、深圳杭州、澳门等地搞起了房地产。现在,仅葡萄牙里斯本,北岭村就投入了3000万美元。

随着资金越滚越大,北岭人开始大搞实业,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也越积越多,当年的297万元征地款,目前已奇迹般“滚”为两亿多元的固定资产。1993年,全村集体收入人均达8000元,村里的老人每月享受250元养老金,每个村民一年只需交10块钱,就可以得到全年的免费医疗

乘改革开放春风大步闯入市场经济的北岭村,就这样成为珠海市第一个进入小康的富裕村。值得称道的是,这个村庄能够吸引海内外客商踊跃前来,靠的并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裕。

早在1985年,北岭人就从几笔经营利润中拿出200多万元,在10.5亩自用地上新建了具有一流设备和校舍的“北岭小学”,现在这所小学有700多名学生,其中本村学生只有150名,其余均为市内干部、职工的子弟。村民去世后全部由村里负责火葬,既移风易俗,又方便了群众。

富裕起来的北岭人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1992年,北岭人开始实施全村第二个3年计划时,其中有一项就是新建大型室内演唱广场,温鼎铭老人对记者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富裕生活。”

新华社珠海1994年2月13日电;《新华每日电讯》1994年2月14日八版头条;《华侨报》;此篇与王惠莲合作)

驶向21世纪的“巨轮”——珠海西区崛起录(一)

波涛汹涌的南中国海,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千古绝唱的伶仃洋岸边,正崛起一个跨世纪的经济热点:珠海西区。

舒展轻柔的珠江,奔过流金淌银的三角洲,从伶仃洋汇入汪洋大海。在它的身旁,坐落着国际大都会香港、澳门和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珠海。

珠海西区,原本被人称为“海角”“地角”“死角”;珠江5大出海口磨刀门、鸡啼门、泥湾门、虎跳门、崖门汇集于此,河冲纵横交错,河汊成千上万,“水网世界”阻隔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经济上,虽以盛产稻米甘蔗、水产出名,尤以每年人均为国家提供500多公斤砂糖而有“甜区”的美称,但长期单一的农业经济使这片拥有1100平方公里,38万人口的“天涯海角”,发展缓慢。(www.xing528.com)

仅仅5年时间,西区已经“不是旧模样”:全长46公里、8个车道(规划16个车道),横贯西区,连接珠海港与市区的珠海大道已全线贯通,6座现代化的大桥(最长的珠海大桥长3150米,跨过磨刀门)凌海飞架,结束了昔日靠轮渡运输的历史。从市区到西区,过去要花3个小时,经过两个渡口,现在只需要30多分钟。

珠海港区,穿海筑起的6公里长的连岛大堤,把南水半岛与高栏岛合为一体,两个两万吨级的启动码头已经建成。大型海上作业船劈波斩浪,进行大规模的围海造地。日供水160万立方米的西区水厂,首期工程基本投产。完全按国际标准设计,拥有4000米跑道、9万平方米候机楼的珠海机场,372万千瓦的大型发电厂,5万吨级化工危险品码头,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0万吨级北煤南运中转码头,25万吨级油码头等一批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正在加紧兴建。

纵横西区、长度相当于广汕公路(500多公里)的20多条50米至60米宽的快速干道,已有12条动工,加上东面正在兴建的广(州)珠(海)准高速铁路,西面与台山相连,直至沟通粤西、广西的跨海大桥,珠海将成为华南、西南地区“血脉”汇集的“心脏”地带的宏伟设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兴奋地说:珠海西区已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围绕港口建设,与美国合资、首期投资3.5亿美元的精对苯二甲酸(PTA)厂级保税区、仓储区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动工,大港口带动大工业已初露端倪。

西区是一片沸腾的热土。据西区建设指挥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在西区搞建设的车辆达两万多辆。香港新鸿基集团的董事查看后留下这样的感想:来到西区,就像置身电影淮海战役》的场景,不同的是,过去是打仗,现在是建设,西区后劲无穷。

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来了。这位过去多次来珠海打高尔夫球却从未打算投资的香港知名人士,慨然投资珠海电厂10亿美元,又积极参与港口码头建设。

“东方蒙的卡罗”澳门大名鼎鼎的巨商何鸿燊先生来了,他敏锐地预感到:“如果说珠海过去靠澳门辐射的话,澳门今后的发展则要依托珠海带动。”

日本佳能公司、松下公司,美国杜邦公司、阿莫科公司,荷兰菲利浦公司……这些世界知名的企业集团闻讯而来,向交通能源、原材料工业、高新科技产业投下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巨资;德国诺尔公司投资珠海港码头机械设备厂7000多万美元,泰国俊侨集团意向性投资国际电子工业城7000多万美元。设计总长51公里、由珠海经琪澳岛、内伶仃岛直达香港的伶仃洋跨海大桥,引起了美国国际集团公司的浓厚兴趣,意向性投资20亿美元。

统计数字表明:截至1993年11月,珠海新签外资合同投资额14.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33亿美元。在去年底举行的珠海市投资洽谈会上,又与外商签订合资项目61个,总投资额32.1亿美元。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外资项目70%以上集中在西区。

一位法国客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三次来到西区。第一次,他仅认为西区是个好地方,对珠海人能否在好地方干成大事持保留态度;第二次,看到西区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他得出结论:西区人是干事业的;第三次,面对从大海中延伸而去的6公里的连岛大堤和初具规模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他不再犹豫了,毅然投资兴建5万吨级的码头和一家工厂,并提供了10万平方米围海造地资金。在这位法国客商眼里:“西区就像一艘正在扬帆出海的大船,前途无量。”

从高空俯瞰,西区正如巨轮停泊在中国海岸。如果说正在兴建的国际性大港珠海港是这艘巨轮的船头的话,今天被人们誉为“金海岸”的三灶岛就是它的“发动机”。

(《经济快报》1994年5月30日第一版;《半月谈》内部版1994年8期;《经济参考报》周末版1994年3月19日二版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