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采写的稿件,不论是反映一地一村最新面貌的通讯,还是展示时下农村突出矛盾和困惑的记者来信、述评,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稿件来自基层,来自实际,所用材料均是记者实地采访的第一手素材。如果人们觉得这些报道还有一定的可读性的话,我的体会主要是因为它们采自农村第一线,散发着“新鲜的泥土气息”。
这首先得之于编辑部组织这次采访的指导思想。出发前在编辑部谈情况、理思路时,姬斌同志针对过去小分队“跑完了再慢慢写稿”的做法,明确提出要做一次新的尝试:边采访边写稿,并且不带具体题目,以免束缚大家的手脚,局限采访的视野。
这的确是一种新思路。农村报道应该是最能写得新鲜活泼、具体生动的,第一步农村改革曾经产生了大批这样的报道,那一段曾被人们称为农村报道的黄金岁月。但近年来,农村报道似乎变得呆板、空洞起来,大量的稿件是由一大堆数字组成的工作性的东西,久而久之,报道似乎非跨区域的大综合便难以成稿,社会最活跃的基层细胞:一地一县,一镇一村的事儿似乎是“滴水难见太阳”,很难上版面。当然,大跨度、大综合的新闻是必不可少的,读者由此可以在大的范围内看到社会发展的轮廓和趋势,但不落到点上,不落到实处则难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这个思路一开,我们觉得视野豁然开朗:许多在老框框、老眼光下难以成稿的题材,只要抓住一个新颖的视角,便可以写出一篇并不枯燥的稿件。在河南省兰考县,我们驱车田野观看参天泡桐时,发现这种过去单纯的防风固沙树已变成了农民的“致富树”,村村落落遍布泡桐的加工车间,许多农民靠加工板材致富,有的村还用泡桐加上其他一些材料制成琵琶、古筝,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一带。(www.xing528.com)
告别了风沙弥漫、盐碱泛滥的过去,兰考人正在树立自己崭新的形象:纪念焦裕禄的活动被注入了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的新内容,一直尊奉“玩龙玩虎,不如玩土”的农民,信心十足地“玩”起了市场。这些,固然刚刚开始,发展程度与沿海发达地区更不可同日而语,但它是涌动在中部乡村土地上新的春潮。基于这种认俱,我们写出了《兰考新形象》《兰考的帽子村》《兰考泡桐的新使命》,播发后被中央和省级报纸多家采用。
转变思路,深入基层抓“活鱼”,打开了农村报道的新视野。但如何抓准、抓好,我觉得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掌握宏观背景,使人们从我们所报道的地方、事件、人物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中国农村基本解决温饱开始转向市场经济,亿万农民由单一靠几亩薄田谋生开始多渠道、多门路求富奔小康这个总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微观的、细小的新闻才会有宏观意义。不然,很容易就事论事。二是围绕新闻抓“亮点”,切忌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大而不当,什么都说了,什么却不突出。应该在一大堆素材中找准新闻,把它变化最突出、最鲜活的部分展示给记者。
就新闻报道来说,宏观与微观应该是有机的统一。作为记者,我觉得起码应该练就两手“功夫”:一是调查研究的能力,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具有宏观意义的主题,写出纵论时事的大文章;二是伸手抓“鲜鱼”的能力,不论置身任何环境,都能敏锐地捕捉到新闻,使人们从微观的变化中感受到一定的宏观趋势,即所谓以小见大。如果说过去一些成功的农村报道多偏重于宏观题材的话,这次采访使我们有机会做了一次抓微观“鲜鱼”的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