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自然条件差,工作难度大,一些贫困地区领导倡导“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我很赞赏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要求自己:用“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辛勤和汗水捕捉新闻、采写新闻。不能跟风,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边远落后地区虽然缺乏沿海发达地区那么多“全国第一”“国内首创”,但正因为贫困、落后、不发达,它的大大小小的变化也才为世人所瞩目。尽管地域、条件的差异确实决定了落后地区新闻采写难度大,但能否写出优秀的稿件绝不是地区的优劣所能决定的。贫瘠的土地上照样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去精心培育,着意发现,辛勤采撷。
1991年5月18日,《经济参考报》周末版在一版头条刊登我采写的长篇报道《贫困户,挺起你的脊梁!——“返贫”现象透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黎中,甘肃省政协主席葛士英听人介绍这篇报道后专门找来报纸阅读。黎中还向参加“三西”地区移民工作会议的各地代表推荐这篇报道。甘肃省农委的许多同志复印了稿件,作为资料保存。这篇稿件被评为新华社1991年一等好稿。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评价该文“全面、深刻地反映了贫困地区的返贫现象。对这一重大问题做如此系统的公开报道,在国内还是首次”。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返贫”现象是扶贫工作中久已存在的问题,但上上下下,从领导到扶贫部门,过去只是口头谈论而已,谁都觉得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谁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这个问题。
1989年,我在甘肃一些高寒阴湿贫困县采访,耳闻目睹了许多贫困户懒惰、消沉、穷不思变的事例,我感到贫困户的精神状态已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一大障碍。多次采访,我掌握了许多典型材料。但我一直拥有这些材料而找不到写新闻报道的“切入口”。直到1991年3月分社研究报道和随后《经济参考报》周末版在北京召开的分社记者座谈会上,主题才完全明确并得到编辑部的支持。写作中,为了使宏观意义更加突出,我在《经济参考报》周末版羊章女、徐培英及肖德木同志的帮助下,又采访了国务院主管部门,从而使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普遍意义。回过头看,如果没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思考,靠一两次集中采访是很难获得那些生动事例的。(www.xing528.com)
当然,积累材料仅仅是第一步,要使报道不停留在浅层表象而具有一定的深度,记者必须锻炼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正如新华社副社长郭超人同志所说:“稿件能否成功并不取决于写作技巧,而决定于思想认识水平,记者能否恰如其分地认识事物,就看有没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6年多的新闻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记者仅仅积累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理论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没有理论和思想的积累,掌握再丰富的素材也只能是一大堆原材料,你从中发现不了闪光的东西,其结果只能是就材料论材料,或者干脆糟蹋了材料。没有理论和思想的积累,记者在工作二三年并基本熟悉工作之后,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继续进行简单的再生产,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要么停步不前,得不到阶段性、阶梯性的进步。
因此,“薄田细耕耘”最关键的一点,是理论修养和思想积累。我深知达到这一“境界”非常不易,但别无出路。
(《经济报道圈》1991年10期;收入《在新闻起跑线上》一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