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分社记者,我一直被这样的难题困扰:身处一省一地,没有多少放眼世界、覆盖全国的重大新闻,大量的日常报道是地方动态。虽然在新疆、西藏、内蒙古这些特色浓郁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民族风情、高原特色的报道至今兴趣盎然。但在如甘肃这样特色并不突出的省份,要使地方新闻走向全国,引起读者普遍的兴趣,实在不易。
当然,不易并不意味着不能。我为此尝试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沉下去,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新变化、新情况,尽最大可能掌握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二是跳出来,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使地方特色“推陈出新”,给读者新的视角、新的信息。
我体会最深的是1990年采写的这篇稿子:《甘肃河西走廊成为高产区》。总社播发后,《人民日报社》在一版头条刊用,《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相继采用。这样一条纯粹地方性的新闻之所以能引起中央新闻单位的重视,主要是我在稿件的推陈出新上确实动了一番心思。
东西长达12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是甘肃省唯一的灌溉农业区、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虽然自然景观奇特,森林与草原交错,绿洲与戈壁相间,沙漠与雪山辉映,但农业生产条件严酷:北面是茫茫大沙漠,风沙线长达数千公里。中部是绿洲农田,被戈壁、荒滩分割包围。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这片天然狭长走廊依赖南面祁连山的雪水发展农业,时常遭受风沙的袭击,粮食产量低而不稳。(www.xing528.com)
解放以来,河西走廊人民大搞科学种田、治理风沙,粮食生产水平迅速提高。以占甘肃19%的耕地,提供了全省70%的商品粮。自然,这里是分社农村报道的重点,农村记者每年就其粮食生产、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等要发不少的报道。但久而久之,大家感到老在同一内容、同一角度上翻来覆去,写时无情无绪,读后索然无味,报道难有新意。
1990年8月底,当我冒着盛夏的酷暑从千里风沙线采访回来后,一时也不知从何下手。曾做过多年农村记者的副社长何懋绩同志深有体会地告诉我:要写好这样的稿件,要么主题新,要么材料新,要么角度新,三者必居其一。经他这一点,我思路顿开:河西走廊之所以能有今天,关键是自然条件的改善,其中林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北部的防风固沙林,中部的农田林网,南部的水源涵养林,就不可能遏制风沙、干热风对绿洲农田的袭击,河西农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祁连山雪水也会受到影响。
如此一想,思路逐渐明晰,一个新鲜的角度随之产生:以林业写农业,以林业建设的成就反映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使两者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结果,1000字的消息,正题虽然是《甘肃河西走廊成为高产区》,文中重点写的却是北锁“黄龙”(治理风沙)、南育“青龙”(保护祁连山)、中建“绿龙”(兴建农田林网)的情况。这次实践使我很受启发:在边远落后地区搞农村报道,不搞调查研究就没有出路,调查研究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但仅仅沉下去还不够,必须跳出来,站在制高点上审视,才能从大量题材中挖掘出新主题,选择出新角度,从而使报道推陈出新,平中出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