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上天稿的困惑:通稿一律收费

解决上天稿的困惑:通稿一律收费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一些新华社捷足先登的“独家新闻”,总社播放后却变成了中央、省市报道的素材和线索。满以为这样的稿件落地不成问题,却依旧弄了个只上天、不落地的下场。稿子落地难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见报问题。面对“上天稿”引起的种种困惑,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其一,通稿一律收费。这是提高稿件“落地”较有效的途径之一。新华社“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报刊都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多一点独家新闻。

解决上天稿的困惑:通稿一律收费

在中国新闻从业人员中,为稿件出路而发愁的不乏其人,然而愁绪最多的恐怕只有新华社记者了。

分社记者尤甚。分社偏居一隅,能够俯瞰全国的新闻说起来不少,挖掘起来却很难。东奔西颠跑来些材料,挖空心思选择个角度,经营出一篇稿子,由分社到总社,闯关过卡,好不容易“上了天”,眼巴巴地等着落地见报,却从此杳无音讯了。

是稿件题材微小、写作粗糙、质量低劣吗?不可否认,在我们每天发出的大量国内通稿中,滥竽充数者并不少见。但纵横向比较之下,我们绝大多数稿件并不差于他人,比起省、市报台的同一报道,甚至是棋高一筹。俗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我们的好稿为什么却少人问津、“落地”无门呢?

改革开放使各行各业走上竞争的大舞台。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界,竞争尤烈,这应该是件好事。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各显其能,面目一新。抢时效,赛质量,信息量大增。但在现行新闻体制下,这种竞争却脱离了它应有的轨道,陷入封闭、守旧、盲目排外的圈子。兄弟新闻单位的门户之见,使新华社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一些老记者感慨:六七十年代,写篇像样的稿子,见报不成问题;如今再有把握的稿子也常常无影无踪。总社有的编辑也感到困惑:以前什么样的稿子能“落地”心中有数,现在无从捉摸。

一位省报同行曾言:时下搞新闻是“广剽博窃”。细想,此言确有几分道理。大家同时采访的会议新闻或同一题材,别人不用新华社的稿子当属情理之中。但一些新华社捷足先登的“独家新闻”,总社播放后却变成了中央、省市报道的素材和线索。有的派自己的记者重新采写,有的干脆稍加调整,就成了“本报讯”“本台消息”。虽然你有十二分的把握证明是自己的“产品”,但奈若何?笔者曾采访“日本绿色遣唐使”来兰州参加植树活动。那天正是星期天,我们一大早上山,顶着烈日采访了整个活动,回来立即写稿,总社当晚播发。满以为这样的稿件落地不成问题,却依旧弄了个只上天、不落地的下场。数天之后,中央某大报却登出“本报讯”。署名的记者并没有到现场,结果二三百字的消息,竟有两处错误

稿子落地难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见报问题。它已挫伤了记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积极性。作为新华社记者,恐怕没有人怀疑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也没有人会惧怕下乡。但现在这种广种薄收,甚至劳而无获的耕耘,使记者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采访,人们的期望值往往很高,有的直言:我们这个地方偏僻,知名度低,替我们好好宣传一下。我们有苦难言,不敢说采访,只能说了解情况。倘若在一个地方泡上个把月,发不了稿如何交代?下次如何见“江东父老”?(www.xing528.com)

面对“上天稿”引起的种种困惑,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其一,通稿一律收费。向所有的新闻单位收费可能要面临许多具体问题,但这项工作实在不能再拖延。在竞争机制和效益观念深入新闻界的今天,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用经济手段保证记者的劳动成果有个着落。免费供稿用户不知珍惜,他掏了钱就会思想,自己已经花了钱,值不值得再派记者长途跋涉去同新华社争一条消息?

其二,大家都来经营适销对路的专稿。近年来国内专搞业务迅速发展,分社记者对写作专稿兴致更高。这是提高稿件“落地”较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的问题是,国内专稿仅由专稿编辑室一家经营,他们力量有限,忙于编稿,无法广交朋友,密切联系。而通过其他渠道所发的专稿既不算任务指标,也不能评好稿。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专稿在新华社业务发展中的地位。一方面,加强国内专稿编辑室的力量;另一方面,农村、工交、财贸、文教、科技等编辑室及分社的记者一齐行动,广开门路,有针对性地采写专稿。无论哪个渠道发的专稿,都应该纳入考核范围,参加好稿评定。实践证明,有些稿子发通稿如泥牛入海,发专稿却深受欢迎。新华社“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报刊都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多一点独家新闻。我们投其所好又何妨?

(新华社《新闻业务》1990年第4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