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这是117年前清朝大员左宗棠发出的悲叹。
陇中苦在干旱缺水。全省5300万亩耕地,76%为山旱地,80%的耕地靠“雨养”。天时左右着粮食的丰歉,风调雨顺,一亩地可收百八十斤,遇到干旱,一籽落地,只能是百籽归仓。
因为干旱,甘肃人民百年难圆温饱梦。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省尚有75%的农户食不果腹、衣不遮暖,每年要靠政府发放大批返销粮、救济款维持生活。
大自然似乎有意制造缺憾。甘肃许多地区处于这样的窘境:“有水无地,有地无水。”水与地,不能圆满地结合在一起,常令人望水兴叹,看地发愁。
秦王川,便是这样一块有地无水的“宝地”。这片辖属兰州市永登县、皋兰县,共有22个乡、157个村、28万多人的黄土盆地,得天独厚,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和林牧业。但这里干旱异常,年均降水量为276毫米,蒸发量高达1900毫米,史书记载“只宜粗牧,不易耕耘”。(www.xing528.com)
秦王川附近有三条河:南边的黄河既远且深,滚滚东去,难以利用;最近的庄浪河在灌溉沿岸15.5万亩农田之后,已入不敷出。只有西边的大通河水量充沛,潜力诱人。
引大通河水灌溉秦王川的方略正式开始于1956年。甘肃省组织60多名技术人员进行查看。之后风风雨雨20年,反复争论、比较、论证,直到1976年才正式开工建设。这项宏大的工程对饱受干旱之苦的甘肃人民是极富吸引力的:每年引水4.4亿立方米,运用节水措施可灌地100多万亩,粗略估算年产粮食1.44亿公斤,农林牧总产值3.84亿元,不但秦王川的百万亩荒原将变为绿洲,还可安置其他旱区移民8万多人。
工程的艰巨也是前所未有的:要将大通河从与青海交界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寺跨庄浪河流域东调到秦王川,仅86.9公里的总干渠,就要穿过33座隧道,总长75公里,加上长106.6公里的东一、二干渠,675公里长的支渠,整个工程要穿越66座隧洞,建造数十座倒虹吸、渡槽、涵洞、涵闸和暗渠。可以说,整个引大工程是一条基本由隧道群连接的、中外罕见的人工“地下长河”。
正是由于工程的艰巨性及浩大的资金投入,引大工程曾两度上马,又两次停工缓建。其中的酸楚和无奈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