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登高望远王云峰新闻作品选

登高望远王云峰新闻作品选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理十分明显:在占世界20%人口的中国,有9亿多生活在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生活水平相距甚远的农村。由于稿件立足于甘肃而放眼全国,用以说明这些观点的典型事例也便超越了一省一地的局限性而具有了普遍意义。一个记者,如果胸中没有全局,而是一味低头捕捉,就如同一个人进入了峰回路转的峡谷,眼前虽有看不尽的风光美景,但毕竟只是一景一物的印象,终究没有置身高处,极目远眺或俯瞰山河来得辽阔、深远。

登高望远王云峰新闻作品选

贫困是个世界问题,但贫困不是世界的主流问题。

中国则不然。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应而且绝对不能眼睛只盯住沿海和发达地区,而遗忘了广大的内陆、边远地区,特别是仅仅初步解决了温饱的农民。道理十分明显:在占世界20%人口的中国,有9亿多生活在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生活水平相距甚远的农村。要在20世纪末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农村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富裕程度举足轻重。

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为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经济高速增长、农民率先致富的景象而欢欣鼓舞的同时,发现即使在这些改革开放已经硕果累累的地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和不平衡,无数的农民勤劳而致富,也有不少的农民为了温饱而奔波。

再从这里放眼全国,一方面所谓大多数农民获得了温饱仅仅是解决了低水平的吃饭问题,距离致富奔小康仍相当遥远,且波动性很大;另一方面,在远离大中城市的石山区、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相当多的人仍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这两部分人加起来将近1个亿(也许实际数字比这还要大),尤其是后一部分人,由于生活在自然条件更为严酷、生产力水平更为低下、社会发育程度更为滞后的地方,一向被人们视为扶贫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这便是我写作《扶贫“攻坚战”》一文的宏观背景。正是掌握了这一背景,才使我身处比较落后的甘肃而敢于把目光投向贫困地区。并且几年来“一往情深”,时时在收集这方面的素材,积累这方面的思想,力图使这一题材的报道不断有新的发展、新的高度。在做完《贫困户,挺起你的脊梁!——“返贫”现象透析》(刊于1991年5月18日《经济参考报》周末版)一文之后,我就准备进一步做一篇有关扶贫“攻坚”的文章,但由于思考不成熟,材料不鲜活,一直找不到“切入口”。此时动笔难免就贫困写贫困,单纯地描写贫困的景象和扶贫的难度,不易在前一篇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即达不到新的思想深度。(www.xing528.com)

而对于一篇有分量的报道来说,仅有生动、典型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这些材料置于一定的宏观背景下,使文章通过典型反映出较为深刻的思想。前一篇文章中,我着重从贫困户本身的素质和扶贫部门的工作角度透析“返贫”现象。而随着对情况的进一步了解和思考的深化,我发现上述问题尽管是客观的存在,但完全用来解释“返贫”现象及贫困问题,有点失之片面。于是,我了解和思考的中心集中到这一点:扶贫“攻坚战”真正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如何打好这一事关全局的战役呢?

去年(1992)夏秋季节,在分社副社长何懋绩、采编主任郗永年的支持下,我在过去积累的基础上,专门驱车跑了一趟被甘肃省列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的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贫困县,写出一组三篇内参调查:《饥寒交迫 并不夸张的现实》《民苦县穷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对症下药 打好扶贫“攻坚战”》,总社内部刊物相继刊登后,受到人们的好评。除这些成果之外,这次调查我感到最大的收获,还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事实,使我对扶贫“攻坚战”有了更深的思想认识,体现到稿件中,便是如下几个观点:“一个懒字岂能了得”“拨亮一盏灯”“唤醒沉睡的自我”“‘攻坚战’是‘持久战’”。由于稿件立足于甘肃而放眼全国,用以说明这些观点的典型事例也便超越了一省一地的局限性而具有了普遍意义。

常言道:登高而望远。一个记者,如果胸中没有全局,而是一味低头捕捉,就如同一个人进入了峰回路转的峡谷,眼前虽有看不尽的风光美景,但毕竟只是一景一物的印象,终究没有置身高处,极目远眺或俯瞰山河来得辽阔、深远。如何把宏观与微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运用现实生活中大量典型生动的素材来纵论时事,使每一篇稿子都能达到“滴水见太阳”的境界,应是记者始终追求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