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37岁回族农技员马世龙:扶贫英雄典范

37岁回族农技员马世龙:扶贫英雄典范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所以能够有这一变化,37岁的回族农技员马世龙贡献不小。高中毕业的马世龙看到后一声不吭,将一袋化肥在自己家地里分三块试给大家看,结果施了15公斤、7.5公斤化肥的青稞,比未施化肥的青稞分别高出20厘米、10厘米,亩产分别为260公斤、205公斤、167公斤。“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我们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使千千万万像马世龙这样的“能人”成为扶贫攻坚战中冲锋陷阵的“马前卒”。

37岁回族农技员马世龙:扶贫英雄典范

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因果贫困地区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极为落后、守旧。农业生产完全听天由命,所谓“天旱收山,雨涝收川,不涝不旱收半山”。在大自然面前深感无能为力的人们遵奉着“种在人,收在天”的祖训,年复一年“朝天一把籽,种收两见面”,靠天吃饭。

化肥农药、机耕、机播、良种等现代化措施,却在顽固的“自做自吃,老品种保险,老技术优先”的惯性心态下,推广缓慢。“白色革命”在外部世界如火如荼,而在甘肃一些高寒阴湿贫困乡,地膜却被农户要么是贴了窗户,铺了床,要么不会铺,有的把薄膜铺在地上,种子点在上面,再用土盖起来。有的不懂铺了地膜出苗会提前,未把地膜及时戳破,结果苗被烧死,造成减产。

如何使科技星火在这些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的封闭土地上形成燎原之势?一个现实的选择是:在那些教育文化极为落后的乡村,启用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等乡土人才,他们比下乡承包的科技人员能起到更有成效的带头作用。

与记者走访的绝大多数愁眉苦脸的贫困乡不同,甘肃省临潭县卓洛乡令人刮目相看: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这个以回族藏族为主的乡,群众种的是青稞,吃的却是白面。全乡436户人家,有130多户从事经商贩运,他们把本地的青稞销到西藏和甘肃、四川藏区,为大家收购回来小麦大米。之所以能够有这一变化,37岁的回族农技员马世龙贡献不小。(www.xing528.com)

青稞是这个海拔在2800米以上的高寒乡的主要作物。本地品种在肥料足、不倒伏的情况下,亩产最多150公斤。马世龙从外地兑换来穗头大、抗病抗倒伏、秆子粗的“肚里黄”新品种,在自己的地里高价试种,成功后平价兑换给群众。也是农技员出身的党委书记丁云青说:我们乡现在青稞优良面积达到90%,马世龙和他的80多户良种联系户立了头功。

这里的群众起初连化肥都不接受。乡上免费给袋肥料,群众担心干部来了强行撒进地里,便赶紧倒进河里,藏进窖中。高中毕业的马世龙看到后一声不吭,将一袋化肥在自己家地里分三块试给大家看,结果施了15公斤、7.5公斤化肥的青稞,比未施化肥的青稞分别高出20厘米、10厘米,亩产分别为260公斤、205公斤、167公斤。不用动员,第二年就有50户农户自觉施用。连续施肥几年后,土壤出现板结,马世龙又摸索出按比例施油渣、化肥、农家肥的经验,而且达到用称称量的精细地步。这位朴实、憨厚的农艺师向记者准确地讲出他的高产施肥数据:“阳山地一亩地施11.5公斤磷二铵,8.5公斤尿素,15公斤油渣。阴坡地只施12.5公斤磷二铵,7.5公斤尿素”。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多数农户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贫困地区,“能人”的带头、辐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推广农业科技如此,发展养殖业、乡镇企业更是如此。我们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使千千万万像马世龙这样的“能人”成为扶贫攻坚战中冲锋陷阵的“马前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