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州:旱码头的经商威力释放

河州:旱码头的经商威力释放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放开搞活政策的巨大威力,使少数民族群众潜藏的经商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古老的“旱码头”——河州,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这里不是牧区,皮张和羊毛自产不过20万张、80万公斤,而市场上年上市量达到700多万张和500多万公斤;这里不产茶叶,而市场上茶香扑鼻、品种齐全,年上市量达200多万公斤;这里不是林区,上市的木材每年却达2万立方米以上。

放开搞活政策的巨大威力,使少数民族群众潜藏的经商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古老的“旱码头”——河州,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这里不是牧区,皮张和羊毛自产不过20万张、80万公斤,而市场上年上市量达到700多万张和500多万公斤;这里不产茶叶,而市场上茶香扑鼻、品种齐全,年上市量达200多万公斤;这里不是林区,上市的木材每年却达2万立方米以上。原因就是兴市场、引货流,青海、西藏、内蒙古、四川、甘肃牧区的皮毛,云南的茶叶,东北的木材,都源源不断地涌向这里,自发形成了西北最大的皮毛、茶叶、木材三个专业市场,然后又通过这个“旱码头”销往西部市场和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东部市场。

临夏州临夏市,堪称一座民族商业城。在这个有8万城市人口的县级小市,耸立着私营“民族商场”“毓贸商场”“友谊商场”“工贸商场”等高大醒目的建筑和2400家富有民族特色的商业店铺。人们说,临夏人把整个临夏市变成了市场,城里家里是连家铺,农村“无户不农,无家不贾”。在这里,仅藏族特需的礼帽、藏靴、腰刀、奶钩,回族特需的白号帽、盖头巾,以及藏、回通用的高级绸缎、毛料、瓷器、首饰、珍珠、玛瑙、珊瑚等民族特需品就达1000余种,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www.xing528.com)

有关部门统计表明,全州平均每5个人中有1人经商,1万人中有128个商业网点,98个专业市场。临夏地处偏远,不通铁路,进货速度却相当快。800多部家庭电话,500多辆私人大卡车,把外地市场与临夏市场紧密联合在一起。一旦市场缺少什么,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数万名临夏人个个都是“信息员”,经营者一个电话、一封电报,多则10来天,少则两三天,一车车货便从京、津、沪、苏、杭、粤等地发来了。

由于信誉好,厂家十分信任他们,十几万元的货,他们可以边销售边付款。中转环节少,这里的丝绸比杭州贱,毛料比兰州便宜,私营商品价格总是低于国营。有趣的是,许多外地客商把商品运到临夏市场,他们不是来销售,而竟然是来“划个价”,摸了底,又运走了,奥秘是这里的价格稳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